resize

農技服務作為我國農業發展的核心技術關鍵部分,存在農藝師人群不受重視,存在各附加職能部門中,沒有真正起到指導農業的作用;農技服務市場經濟化缺失,農藝師技術無法直接受益;培訓體系不完整,沒有較完備的培訓體系支撐農藝師成長。

相較國外先進的農業發展大國,例如美國,以色利,其先進的農技服務已經在市場和農戶自身身上得到了體現,此部分將會成為我國農業發展的重點。

中國農業生產模式發展歷程:

resize 1

  一、中國農業發展趨勢

2014年底,土地流轉呈現加快發展的態勢,全國家庭承包經營耕地流轉面積3.8億畝,流轉比例達28.8%,經營面積在50畝以上的專業大戶超過287萬戶,家庭農場超過87萬個。

resize 2

2014年中國一產GDP佔比9.2%,二產佔比42.6%,持續穩定下降中。截止2014年底,中國農村勞動力人口約1.79億,約佔人口總數13%。未來5至10年內,農業勞動力人口將加速下降,農業服務人口將加速增長。

resize3

美國從事農業生產領域的人口只佔總人口的2%,但是,從事與農業生產有關的化肥、農藥、種子等生產資料的生產、供應和農產品加工、銷售以及為農業生產服務的人口至少佔到了總人口的10%以上。

趨勢:種業—科技化;畜牧業種植業—規模化、專業化、產業鏈一體化。

  二、中國農戶結構現狀分析

中國約1.79億人口於農村從事農業經營,生產及收入水平差異較大,導致經營消費特點也有較大不同,不同人群對於低價、賒銷、技術等的需求程度也存在非常大的差異,切入不同農戶的模式和方法也將不同。

農業服務之於不同規模農戶的現狀概覽:

resize4

  三、農技服務現狀及問題

農技服務人員作為直接接觸農戶,並影響農戶經營決策的服務群體,值得深入研究。

1. 農技人員數量不足:

我國註冊農藝師/農技師人數140萬,全國農民6.19億,平均500個農民可享受1一個農藝師的技術指導,加之非註冊農技師及獸醫約300萬人,農技服務缺口仍然較大,市場嚴重不成熟。

2. 農藝師體系分佈不完整:

•政府農務部門(農業部、農科院等)的農藝師:公務員性質,薪資固定,與農戶溝通物理距離很長,無足夠服務動力,水平參差不齊。

•農資經銷商群體中的農藝師:農資零售經銷商存在大都在縣級,鄉鎮級別的地方。零售商為了能夠有效的進行銷售行為,會在銷售初期簡單學習售賣農資的相關屬性,適用物件以及成效程度等。有較大規模的農資企業會有自己培養的農藝師進行各種農資新產品的研發,從而製作出對抗各種農業種植問題的有效方法。

由此可見,當前農藝師人群分佈無法真正落實到農業種植當中,這樣就直接導致農業種植戶只能存在靠天吃飯的困境。

3. 農技服務未市場經濟化原因:

•傳播條件不完善:種植幾十年的農戶其自身經驗豐富,實踐能力強,能夠有效的解決種植的實際問題,但是由於其自身文化程度限制,很難將自身的經驗轉化為有限的理論知識,傳播途徑受到嚴重限制,農技能力隨時存在斷層風險。

•利益機制不完善:當前市場沒有完整的體制支援農技服務進行市場經濟化,有經驗的農戶沒有較直接的利益驅動去傳播和扶持其他農戶,導致知識流通受限。

4. 理論技術知識與實際經驗知識存在較大差距

當前市場沒有形成比較有規模和嚴謹體系的培訓機構,目前存在培訓流程混亂,師資力量不夠等問題。

•培訓只為獲得認證:當前市場大部分培訓機構培訓流程是面授培訓3天以及1天考試,考試通過後便可成為農藝師。實際實踐能力欠缺,後續培養服務缺失。

•培訓體系不完善:目前,農科院、農業院校都開設了下鄉實踐活動,在學生團體中能鍛鍊部分學生的實際能力。農務政府部門週期性的在全國開展各種農業技術線下交流會,促進當地的農業技術發展。但是,由於交流會,實踐活動等受眾群較小,跟進不夠持續,各地農業針對性稍弱導致對提高種植農戶實際農技服務水平效果較慢。

相較國外先進的農業發展大國,例如美國、日本、以色利,其先進的農技服務已經在市場和農戶自身身上得到了體現,農技服務人員也成為了其國家推動農業現代化程式的中堅力量,此部分也將成為我國農業發展的重點。

  四、網際網路+農業經營生態

resize5

(注:這裡包含了主要的農業生產經營相關網際網路公司,不包括農村消費升級型別公司。)農民收入水平落後,全國農民人均收入約1萬/年,這是農業生產落後、食品安全等問題的源頭,農業生產經營網際網路化的核心是幫助農民賺到錢,可通過降低生產成本、科學種植、優化銷售渠道等方法實現。

仍然值得關注的領域:農業大資料、農業供應鏈金融、農產品品牌化、加工保鮮技術等。

  五、網際網路+農業技術服務案例

針對農業技術服務諸多痛點,創業者從不同角度切入解決農業技術服務資訊化難題,基於公開資料及創業團隊意願舉例說明農技服務網際網路化程式情況。(農技服務+網際網路方面的創業團隊眾多,不乏呱呱農業助手、雲種養等團隊,此文內不一一舉例說明。)

1.農醫生——農業互助社群

resize 6

2.老農幫——農技服務平臺

resize 7

3.富農場——養殖農技服務平臺

resize 8

4.農管家——農技服務社群

resize9

  六、國家的農業型別劃分

通過參照已開發國家農業特點及其農業現代化發展歷程,有助於開拓思路、梳理投資邏輯,以及輔助創業團隊降低創業團隊是錯成本。

已開發國家現代農業發展路徑大致可分為三類:

1、地廣人稀類國家:美國、加拿大、俄羅斯

機械化 → 生物技術化 → 管理變革

2、人多地少小農經濟主導:日本、韓國

生物技術 → 機械化

3、工業發達土地資源相對不足:法國、德國、英國

機械化、生物技術並進

  七、美國現代農業發展程式及啟示

resize10

美國農場數量及平均規模發展過程:

resize 11

美國農業部1999年資料,全國210萬農場中,絕大部分農產品由3.8萬大農場生產,大農場也是絕大部分農資買主,全美農場主每年支出1850億美元購買土地、農機、化肥、農藥、飼料等生產資料。

1.美國農技服務市場概況

美國約1萬家農技服務公司,年銷售額70億美元,Top5公司聯盟佔70%市場份額。典型的地方公司約20人組成,年收入$200W左右。1950年後,美國有些農業家庭聯合一起購置重型裝置分時共享。六十年代後期,美國越來越多農技服務公司從事商業性農業生產。

從事農技服務行業的公司從生產廠/經銷商那裡買來產品(種子,化肥,農藥,灌溉器材等),連帶技術上門服務於農民。農技服務公司不單賣種,肥,藥,還要提供病蟲草害預測,植保技術,施藥施肥服務和培訓。農技服務公司按照每畝的防治費用收費,利潤遠遠高於賣產品,農技服務公司直接面向農戶。

農技服務流程:

1) 植保專家/顧問在生產季節開始給農場客戶提供全季生產計劃

2) 技術人員根據專業人員制定的計劃,實施系列服務:施肥施藥、機械除錯維修、操作記錄、灌溉服務、有機農作物管理、精準農業、測土測葉測水取樣、田間管理等。

農技服務推廣渠道建設:

•聯邦政府推廣:農業部;

•州級推廣:州立大學農學院,對推廣專案進行決策監督及評估,州級推廣專家全國4000多名;

•縣級推廣:由大學推廣站組織聘用優質評審小組,向農民推廣科技知識,全國縣級推廣人員12000多人,25%博士,碩士佔大多數。

2.美國農業資料與資訊化

•資料庫:美國國際農業資料庫(AGRI COLA)、國家海洋與大氣管理局資料庫(NOAA)、地址調查局資料庫(USGS)等規模化、影響大的涉農資訊資料庫對農業發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動作用。

•資訊系統:利用GPS、農田遙感監測系統RS、農田地理資訊系統GIS、農業專家系統、智慧化農機具系統、環境監測系統、系統整合、網路化管理系統、培訓系統等實現對農作物精細化自適應噴水、施肥、撒藥。美國農業資訊化高於其工業81.6%。

  八、日本現代農業發展程式及啟示

resize12

日本農業現代化始於二戰後,目前日本農業的機械化、資訊化、良種化水平居世界前列,標準化、產業化、組織化程度非常高,農產品的質量安全和追溯體系完善健全,農戶收入、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與城市沒有太大差別。

日本農業發展客觀條件:日本國土37.8W平方公里(我國1/25),人口約1.27億(我國1/11),山地較多、人口少、一家一戶小規模經營。由於農業機械化程度提高、農戶有時間從事非農業活動,1970年後日本兼業農民增多:

resize 13

戰後初期日本完成了地主制度解體和自耕農創設,日本農村小生產為主,與歐美農業現代化不同,日本要選擇先改良土地和農作物品種再實現農業機械化的“一改三化”路徑,即“土地改良-化學化-良種化-機械化”。

1.一改三化

1)土地改良—日本特有農業現代化開端

•改良目的:提高地力、土地利用率,增加土地耕種面積。

•改良三階段:1949對水田改良 → 1960對旱田改良 → 1960中期對草地改良

2)化學化

使用化肥農藥等對生產率的提高起重要作用,日本農業現代化過程中過度的化學化曾經造成巨大汙染危害。

3)良種化

•水稻:始終把品種改良尤其是水稻放在重要地位,水稻品種改良世界一流(不同維度有不同品種:氣候維度有特寒、寒冷、溫暖、暖等;災害維度有抗風、抗溼、抗旱、抗災、施肥、抗病等;季節維度有早熟、中熟、晚熟等)。

•水果:1960後蔬菜種植主要為設施型生產方式,在水果質量及品種多樣化方面進行研究,使日本水果業發展位於世界前列。

4)機械化

特點:適用性強(適用化、小型化、輕型化、系列化、高效化)、種類齊全。

2.日本農業合作經濟組織三種型別:

•農民協會:1947年《農協法》頒佈後,開始出現農協。農協在日本網路最龐大、功能最齊全,日本99%以上農戶都屬於農協會員。農協業務範圍三方面:共同銷售、採購農資及部分生活資料、共同信貸保險。從中央到都道府、市、町、村都建立了經營上彼此獨立而又相互聯絡的民間農協組織,農協設有營農指導員,指導生產、經營,農民則集中精力搞生產。2009年日本共有農協741個,共有營農指導員14457人(其中農業技術指導員10881人,佔總人數的75.3%;農戶生產經營指導員1551人,佔10.7%;農機服務指導員314人,佔2.2%),96.8%的農協有農營指導員,19.4%農協有31人以上農營指導員。

•農業生產合作組織:由2個以上農戶組成的、共用大型裝置的合作組織。如集體栽培組織、共同利用組織、畜牧生產組織等。

•地區農業集團:以村為基礎,把區域內所有農戶組織起來,統一調整指導管理生產。

3.日本特色農業資訊系統

•DRESS系統:電信電話公司的實時管理系統DRESS,公眾電話後端連結大型資料庫、網際網路網路、氣象預報系統、溫室無人管理系統、高效農業生產管理系統及個人電腦使用者,提供農業技術、文獻摘要、市場資訊、病蟲害情況及雨保、天氣預報等資訊。各縣都設立了DRESS分中心,隨時交換資訊。

•GLS系統:農戶可按作物品種、地區特點在網上查詢農技資料,日本利用農田地理資訊系統GLS管理的耕地面積已超過20%。

在農業現代化發展的過程中,農業技術服務的推廣不可或缺,與網際網路良好的結合是提高服務效率與質量的關鍵。網際網路的資訊化、管理方式工具化的特性為創業帶來了廣闊的想象空間,但過度依賴於網際網路偏離農業服務行業的本質也可能會帶來更多的溝壑。寒冬之時,亦是迴歸理性創投之時。

文/楊磊(老農幫創始人,微信 rockyang21,訂閱號 laonongbangDY)、Iris(網際網路投資,微信835661681)、Alina(華澤資本,微信 542335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