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程式資料統計平臺阿拉丁今日釋出9月排行榜單。根據榜單,相對於8月上線的前100個小程式,一個月後出現了30位替代者:工具類佔比30%, 零售類佔比20%較Q2增加9%,內容、泛娛樂、生活服務基本維持在10%左右。小程式創業的垂直領域正如何原生APP一樣越來越廣泛:內容類、餐飲類、泛娛樂、旅行類、生活服務類、遊戲類、公益類和體育類都有出現。據36氪瞭解,由於小程式開發成本低,大量開發者目前同時開發多個主打不同功能的小程式,甚至有的形成了幾十上百規模的小程式產品矩陣。有的開發者將此前APP的綜合功能拆分,一個功能開發一個小程式。比如小睡眠就是心潮科技中主打助眠的板塊拆分而來。另一種型別,如朋友印象,做了匿名聊聊、朋友猜猜等一系列基於社交鏈病毒傳播的爆款小程式。正類似於早期微信公眾號發家時的情況,開發者在廣撒網,賭能“中”多少個。一位開發者表示:小程式主打“即用即走”,這種輕屬性決定了使用者會對單點功能出現追捧,太複雜反而不容易成為爆款。

目前的小程式大體可分為兩類:一類是本身有APP的大中型開發者,把此前的功能精簡後放入小程式平臺,比如摩拜單車、美團、58轉轉、京東購物;另有一類是在小程式平臺上土生土長出的應用,因為模式不同於此前的原生APP,也被人稱作“新物種”。

從目前呈現出的頭部小程式來看,大部分“新物種”類爆款,天生具備社交基因,能直接借勢微信群的傳播邏輯。比如群應用、王者榮耀群應用、群裡有事等工具類產品。

看上去零售場景令人趨之若鶩。微信生態此前就曾試水微商,彼時儘管沒摸順最適宜的路徑,但也誕勝出“拼多多”這類社交+電商的玩法。而工具類依然是開發者集中湧入的垂直領域,不過工具類依舊面臨著傳統APP工具的老問題——變現。

值得關注的變化時,36氪接觸的多家小程式團隊都在近期拿到了早期融資,“5、6月份大家還在觀望,7、8月份開始集中下手了。”

以下為阿拉丁小程式9月榜單及報告全文:

自 36k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