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Internet Retailer 最新的調查報告顯示,2016年全球主流電商平臺的銷售額超過了1萬億美元。

電商平臺在全球電商領域扮演的角色正變得愈發關鍵,電商平臺市場的增長也為全球小企業在本國和跨國帶來了增長機會。

在美國,佔據電商零售業主導地位的是亞馬遜,在中國,阿里巴巴旗下平臺佔到了中國網上支出的四分之三。在其他地區,也有諸如MercadoLibre、Flipkart和Lazada等大型電商平臺,為消費者提供低價、廣泛的產品種類及便利性,這點是個人零售電商所無法提供的。而且有越來越多的小型電商平臺正在不斷湧現,其中很多都側重於特定的產品組合,這些零售商在消費者和投資者中都得到了廣泛的關注。

這些加起來就成為了一個不斷增長的龐大業務。根據Internet Retailer的分析顯示,2016年,全球18個最大電商平臺交易的商品總價值(包括阿里巴巴的電商平臺、日本樂天、奈及利亞的Jumia等)增長了21.5%至1.09萬億美元。按照這一數字計算,這全球18個電商平臺交易的商品總價值佔到了去年全球電商消費2.44萬億美元的44%。自2014年以來,這些電商平臺在這三年的期間內增長了51.7%。

這意味著什麼呢?對於許多較小的賣家來說,亞馬遜和阿里巴巴運營的電商平臺是接觸到國內外消費者的好渠道,因為這些電商零售巨頭擁有處理國際銷售障礙的資源,包括語言障礙、海關要求、物流與運輸等。

電商平臺還幫助全球的零售商吸引到了美國購物者。根據UPS和comScore公司在今年六月份的研究報告顯示,2016年有50%的美國消費者表示他們進行了跨境電商購物,這一資料高於一年前的43%。有32%的美國消費者表示他們是在美國的電商平臺上找到了中意的零售商。此外,能從美國電商平臺上的國際賣家獲得更低價的商品,是受訪者表示他們願意跨境購物的主要原因。

來自編譯:雨果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