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釋出了一個有意思的視訊,在描繪由騰訊公司開發的中文多功能應用軟體-微信時,紐約時報首次創造出“超級應用”的概念。視訊裡說:“它是你的Whatsapp, Facebook, Skype 以及 Uber, 它是你的 Amazon, Instagram, Venmo 以及Tinder, 它是我們甚至都還沒有相關的應用軟體的東西。 ”將所有這些功能全都放在一個應用軟體裡面,這件事本身就足以令人印象深刻。但是騰訊公司,這家超過其本土競爭對手阿里巴巴,目前亞洲最具價值的公司有著更大的目標:公司創始人在去年9月宣佈,微信將在不久以後釋出其自己研發的應用軟體,更確切地說它叫做“小程式”。通過此舉,微信將競爭“從應用到應用”的層面轉移到了“從應用到作業系統”的層面,即它將目標瞄準在應用分發,一個目前僅在谷歌和蘋果的作業系統和其各自的應用商店裡執行的功能。此功能在管理兩個平臺生態系統中起到了核心作用。

因此,微信捕捉到該功能等於說即使不是顛覆,但至少也是削弱這兩個科技巨頭在智慧電話產業中的領導地位。很顯然,挑戰仍然存在,但微信從曾經一個遠遠大於自己的平臺的互補產品,到現在擁有顛覆這些平臺並且建立自己平臺的潛力,光是想想它是如何做到今天這個位置就足以令人吃驚了。

做為騰訊公司在2010年啟動的一個內部專案,微信當時只是一個即時通訊應用軟體。它在中國市場擴散並且在2013年1月達到了3億的使用者量。這個即時通訊應用軟體新增了一個額外的功能,即朋友圈,一個類似Facebook Wall的功能,朋友們可以在上面分享想法、照片和視訊。同年,為了回應阿里巴巴的支付寶,微信釋出了自己的電子錢包。於是支付寶和微信加入了一場向各自的錢包上新增越來越多服務的競爭,就像在紐約時報的視訊裡所說的,將錢包變成了“瑞士軍刀”。至此,微信仍然被視為是一個應用軟體,即使它是“超級”的應用軟體:它將各個不同的、強調更聚焦功能的應用軟體集合在一個應用軟體上。微信並沒有挑戰作業系統本身,作業系統是負責這些應用軟體在他們的生態系統裡協同作業,而微信僅僅是開始了一個較慢的非中介化的策略:在過去,這些服務是由不同的應用軟體直接基於作業系統應用介面建立的,現在他們則逐漸基於微信自己的需求而建立。2015年11月份,微信的使用者量達到了6.5億。一年之後的同一個月,騰訊公司披露微信將會很快成為小程式的總部,由第三方基於公司提供的構架進行開發並可通過微信這個超級應用軟體進入。小程式不用安裝在智慧手機上,不佔用裝置的記憶體,只需連線網際網路即可。因此,使用者可以遠端獲取內容,減少對傳統應用軟體的需求。相比起之前旨在獲取由谷歌和蘋果公司的互補產品如支付寶、優步等產品提供的功能,小程式旨在獲取目前僅由平臺本身執行的一種功能,即應用分佈。

第三方內容入口是智慧手機平臺架構的關鍵:它一端連線市場、第三方應用軟體開發者,另一端連線使用者,當然還有硬體製造商和廣告發布者。如果該功能逐漸由騰訊的微信來執行,而不是由谷歌的安卓或者蘋果的蘋果商店來執行,那麼他們的平臺將逐漸喪失對多端市場的控制,其建立在多方之間起到媒介作用的領導地位將被削弱。眾所周知,平臺是網路效應的總部,一旦他們在各個方面觸及了臨界質量的使用者,那麼就可以保證“全部拿下”使用者,形成指數級的增長。但是當平臺丟掉了對一個方面的控制將會發生什麼呢?之前以多麼驚人的速度幹成的事,將會以同樣的方式破滅。這一切比微信在過去幾年中通過將平臺處理的服務多樣化來刺激增長,從而建立起自己的網路效應來得更加的真實。

因為小程式,如今微信正處在一個顛覆現有平臺的獨特位置。潛力是巨大的,但是它真的能完全實現麼?有意思的是,網景公司也曾做過同樣的嘗試,它曾經是跨作業系統瀏覽器市場的領頭羊(佔1996年市場份額的80%)。網景公司曾預想一個世界,軟體將會完全通過網際網路釋出、通過網路瀏覽器進入,甚至開始研發一個跨網際網路的操作介面。這個想法激起了觀察者們在10年中瘋狂探索網際網路可能性的熱潮,它引起了巨大的關注以至於微軟公司都被嚇壞了。在一個由比爾蓋茲撰寫的著名的備忘錄中,這位微軟公司前CEO分析了“網際網路浪潮”,他認為這個想法是對微軟的關鍵威脅。這直接導致了微軟的激烈反應,微軟將IE瀏覽器與Windows軟體捆綁銷售,在幾年中就把網景公司殺死了。2000年,IE瀏覽器擁有80%的市場份額,網景擁有15%的市場份額。我們由此得到的教訓就是,即便微信今天擁有顛覆谷歌和蘋果的能力,但是這兩家公司仍然可以反擊。他們會像微軟一樣反應激烈嗎?他們可以將自己的作業系統與一定數量的增值應用軟體捆綁銷售。蘋果似乎就在即時時通訊和電子支付的功能遵循著這個方法。他們是否會利用現在的領導地位呢?鑑於微信是建立在這兩個平臺的應用程式介面上的,他們可以這麼做,但如果想要不使終端使用者失望或者不嚇跑其他開發者,實施這個策略將會比較微妙。

微信,曾今僅僅是一個極小的互補產品,一個基於比它大很多的平臺、蘋果或者谷歌作業系統的即時通訊應用軟體,如今擁有了顛覆的潛力:它可以成為未來建立智慧手機的平臺。這個潛在的競爭不是傳統的競爭,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它不是同類公司瞄準同類市場地位並且用相似的辦法來進行的競爭,而是平臺自己的互補產品來對抗自己的平臺領導者的競爭:這個威脅不是來自於平臺外部,而是來自平臺內部。微信曾今就是基於蘋果和谷歌的平臺和作業系統開發的。以前,微信僅僅是在由這些平臺領導者劃定的範圍內生長,將不同的應用軟體統一到自己的日漸增長的生態系統當中。而如今,它在玩弄邊界,它不僅僅看到了圍牆的另一邊,甚至還看到了農夫的房子。我們不應該對如此的活力感到驚訝,因為平臺顛覆並不新奇或者罕見:比如在上世紀80年代,IBM被微軟和英特爾的聯盟拉下了王座;又或者在2000年左右,谷歌打敗了雅虎。所有這一切都因為相同的原因:

(1)在原有平臺中開發一個新的解決方案用以覆蓋平臺處理的大部分功能;

(2)獲得原有平臺無法處理的功能;

(3)說服其他利益相關者改換平臺。

因此,結果也是相似的:曾今的互補產品成為了新的平臺,曾今的平臺成為了新的互補產品。在數字世界裡競爭應該將這一點牢記在心:適配在一個平臺裡並不能使你的公司註定永遠成為它的互補產品,但卻是能讓你的公司有一天成為平臺領導者本身的唯一機會。

來自:創瞰巴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