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圖(infographics)和視覺化(visualization)是兩個容易混淆的概念,無論是剛剛入門視覺化的新生,還是在此領域摸爬滾打好幾年的老生,要他們立馬說出這兩者的區別,並不是件容易的事。而Robert Kosara卻寥寥數語卻將兩者的區分點表達地十分清楚,感謝視物致知博主的翻譯。
基於資料生成的資訊圖(infographics)和視覺化(visualization)這兩者在現實應用中非常接近,並且有時能夠互相替換使用。但是這兩者的概念其實是不同的,到底什麼是區分這兩者的關鍵?視覺化是指那些用程式生成的圖形影像,這個程式可以被應用到很多不同的資料上。資訊圖是指為某一資料定製的圖形影像,它往往是設計者手工定製的,只能應用在那個資料中。這個區別點聽起來似乎是顯而易見的,而在實際中,這兩者之間的界限卻往往難於區分。很多人都會把這兩者混淆起來,犯指鹿為馬的錯誤。
例如O’Reilly Radar的“Lies, damn lies, and visualization”,此文以科學資料視覺化為出發點進行對視覺化的討論,但是文章卻引用上面這個圖片為例子來說明視覺化不是客觀的。當然這個結論是值得懷疑的,更糟糕地是這個作為例子的圖片並不能稱之為視覺化,它正是資訊圖的代表:這個圖示是為了某個具體資料而設計。它有資訊圖的代表特徵:它是具體化的,自解釋性的和獨立的。為了滿足這些特徵,這個圖是需要手工定製的。並沒有任何一個視覺化程式能夠基於任一資料生成這樣具體化的圖片並在上面標註所有的解釋性文字。
與具體的,自解釋性的資訊圖不同的是,視覺化則是普適的,比如平行座標圖並不因為資料的不同而改變自己的視覺化設計。有時候視覺化程式甚至可以應用在它並不適合的資料上,但是程式本身不能告訴使用者這點。視覺化的強大的普適效能夠使使用者快速應用某種視覺化技術在一些新的資料上,並且通過視覺化結果圖象理解新資料。但是選擇適合資料的視覺化技術卻依賴於使用者個人的經驗和運氣。所以說,與針對已知特定資料進行圖示設計的資訊圖繪製相比, 使用者更像是通過對資料進行視覺化的應用來學習和挖掘資料,而普適性的視覺化技術本身並沒有解釋資料的功能。
綜上所述,視覺化是普適性的,而資訊圖是具體的。視覺化是不因為內容而改變的,而資訊圖則和內容本身有著緊密的聯絡。視覺化基本上是全自動的,而資訊圖需要手工定製的。兩者都並不是完全客觀的。他們都需要作者在創作中把握合理的表達資料的方向從而正確地傳遞資料資訊給觀眾。
自:36大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