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G為核心的移動網際網路迅速崛起帶來的必然是無線資料流量的暴增。根據美國行動通訊和網際網路協會(CTIA)釋出的最新報告顯示,去年美國無線資料流量達8667億兆,比2010年的3880億兆增長了123%。而以newpad為首的各種移動手持終端的持續增長會使數量流量呈現滾雪球效應。Cisco 甚至預測,2016年全球移動網際網路通訊的資料流量將擴大至目前的18倍,達到平均每月10.8E位元組。

流量激增運營商喜憂參半

調查顯示,越來越多的美國人擁有不止一個移動上網終端,裝置滲透率達到105%。連線網際網路的裝置加快普及,推動資料流量激增。僅拿蘋果iPad3為例,其上市後一週在美國網際網路的流量份額已經達到10%以上。資料顯示,全球2011年智慧手機的總流量相比上年增長約兩倍。到2016年,移動資料流量將比2010年增長10倍。屆時,來自智慧手機等移動終端的資料流量將與來自PC和平臺電腦的資料流量持平。

但資料業務發展迅猛的另一面,是運營商業務青黃不接——傳統業務受衝擊,新業務尚無形成營收。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針對全球電信運營商的一份調查報告聲稱,預計在未來的幾年內,隨著移動商務、第三方內容和融合服務的持續增長,電信運營商的收入流失將會顯著增加。

此外,資料流量激增帶來直接的影響就是移動資料網路的承載能力面臨越來越大的考驗。以AT&T為例,2007-2010年,AT&T的移動資料流增長了令人驚訝的8000%。由於難以承受飆升的資料需求,AT&T在2009年年底和2010年年初發生幾次斷網事件,讓這個百年品牌背上了網路質量差的罵名。因此,如何合理地承載這些爆炸性增長的資料流量成了運營商的當務之急。除了個別運營商採取限制流量上限外,另一個有限措施就是增加硬體設施建設。在美國,2011年全美運營商的基站數大幅增長至28萬個,較2010年底增加3萬個,這也是這一數字的年度最大增幅。統計顯示,自2001年開始,美國移動運營商累計資本開支已達2460億美元,這還不包括購買頻譜的費用。

而在歐洲,電信網路運營商協會甚至表態,為了刺鐳射纖網路的投資,應當允許電信運營商向競爭對手收取更高的網路租賃費。

歐美運營商醞釀新一輪業務整合

傳統業務深受挑戰,資料流量尚不能真正轉變為收入,運營商創收壓力倍增。在此背景下,運營商開始對自身業務進行調整,例如AT&T近日變賣黃頁業務,這是其繼電話租賃和貝爾實驗室之後割捨的又一塊從固定電話時代遺留下來的業務資產。據稱,鑑於無線業務現已成為AT&T的主要營收增長點和關注重點,公司將集中精力於無線、IP、雲等核心業務。為此,AT&T斥資3.5億美元培訓新員工。

而在歐洲,越來越多的歐洲巨頭在緊縮開支的同時,將創收希望放在了海外市場。今年年初,英國電信再次公佈擴張計劃,在土耳其、中東和非洲進行全方位投資。在2012財年的前9個月中,英國電信在亞太和拉美地區的訂單增長了50%以上,對集團業績的拉動作用明顯。

北歐巨頭TeliaSonera也加大了對俄羅斯的開發力度。該公司正在同相關方商討收購俄羅斯第二大移動運營商MegaFon的股權。

就連一直在歐洲電信巨頭們的“夾縫”中生存的虛擬運營商維珍移動(Virgin Mobile)也將進軍拉美年輕市場,以社交網、視訊為賣點。這是維珍移動3億美元拉美投資計劃的一部分。維珍移動計劃到2016年通過合作方式將業務擴充套件至拉美地區,覆蓋智利、哥倫比亞、巴西、阿根廷、墨西哥和祕魯等市場。

此外,發力4G成為多數運營商的選擇。移動網際網路新技術的引入速度明顯加快。HSPA技術從試驗網到商用網用了1年時間,而LTE的這個過程只用了不到9個月。

考驗運營商流量經營智慧

資料顯示,全球2011年智慧手機的總流量相比上年增長約兩倍。到2016年,移動資料流量將比2010年增長10倍,資料流量猛增,運營商的核心業務遭到分流成為全球通訊業的一大趨勢。

面對來自移動終端的資料流量的爆炸式增長,運營商的治本之策是強化網路能力以經營資料流量,進而使流量增長所帶來的收益增長最大化。對於運營商而言,一方面,是思考如何合理地承載這些爆炸性增長的資料流量,另一方面,是思考如何經營和管理這些流量。而解決這兩大問題的關鍵是強化網路本身的能力,並通過建設“增強型智慧管道”和“異構網路”來實現。

業內專家認為,智慧管道是運營商開展流量經營的基礎,全球不少運營商已經開始部署策略和計費控制功能,國內的運營商也已經基本明確了“智慧管道”戰略。

還有一種說法提出“增強型智慧管道”,即針對多接入網路的融合策略控制以及內容加速,這一舉措將可以提升使用者的資料業務體驗。而“異構網路”主要是針對使用者密集的熱點地區,通過多種無線技術、無線架構以及不同回傳技術靈活組網,以實現無論在無線小區的哪個位置,無論在忙閒時段,都保持網路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