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谷歌 (Google) 工作是怎樣一番體驗?

羅小胖發表於2014-08-07

先介紹下背景:我大三暑假在Google實習,之後convert成full time軟體工程師,去年5月畢業,10月入職到現在。所以,我只能回答,一個普通工程師在Google工作的體驗。

如果去問現在的googler,你最喜歡Google的什麼?我想,沒人會說free food、零食、滑梯、辦公室等等,儘管上述幾點基本已經被妖魔化。大部分人會說,是因為“人”,Googler

我始終覺得我的同事們和我的manager以及我report line上的人,極其優秀。無論是技術,還是性格,無論是學識還是情商,都很優秀,或者至少在某一個方面非常突出。這種45度角仰視的感覺在剛入職的時候最為明顯。我的同事並非都出自名校,來自各個地方,有各種文化背景,但只要一進到格子間,大家統一的表現就是professional

這種同事的優秀,多多少少給我造成了很大的壓力,讓我感覺面臨著在職場生存的問題。我一度認為自己非常的amateur,就像一個正面迷迷糊糊的傻小子,不停的在問這問那。我慢慢習慣,沒有任何一個問題,我從別的同事那裡得不到答案或者參考。“他們真的很懂”,這是我外人在一起時經常掛在嘴邊的話。

然而就算傻小子也知道,沒人一開始就懂,都是有一個學習的過程,學的快慢而已。別人跑得快,我跑得慢,那我就要比別人跑更多的時間,才能跑相同的路程。

時間一點點過去,第一個季度結束,第二個季度結束,我漸漸有了自己的cook book。開始有別人問我問題,徵求我的設計意見。直到看到自己做的第一個project正式launch,上述的壓力才慢慢減緩,或者說是我的抗壓能力在漸漸提升。

[其實一切都是人家安排好的]直到有一次跟一個同在Google的學姐吃飯,聊到我剛入職時候的不知所措,她就跟我講,Google賴以生存的企業文化就是這樣:讓你意識到別人比你更優秀(且更努力)。(她甚至講到,說如果一個應聘的人能夠表現出如此氣質,那他被錄取的概率就會加大。)而我不僅僅是意識到,而是切身體會、無比信服。

Google很像大學,因為我無時無刻都在學習。不僅僅是我,我的mentor(加入Google 2年,去年被promote),我的manager(加入Google 2年半,第六個月被double promote,出過兩本js的書),以及我打過交道的很多非常資深的同事,都還在吧“學習”掛在嘴邊。向誰學?每一個同事都可以做我的老師。我並不因此而感到自卑或不舒服,相反,我很樂意在這樣的環境中積累知識和能力。

其次就是culture fit。什麼culture?Engineer culture

有一句話說的特別好,Google runs on engineers,and runs for engineers。工程師在這裡確實比較中心和主流,所有非tech的職位都比較邊緣化(現在的很多tech公司都是如此)。做tech的人多了,亂碼七糟的事情也就少了,同事之間的關係非常簡單而直白。大家的目標非常簡單直白:把產品做好。這個目標也和個人的目標相吻合,產品做好了,加薪升職就很自然,你的影響力也會提高。

Engineer culture在我看來還包括,內部的資訊透明(其實也沒那麼透明,但確實行業內比較領先(Apple打了噴嚏)),所有人辦公環境一樣(這個是真的),各種產品alpha版本的試用,20%project(並沒有所謂的減少,而是大家都在做更實際的20%),自下而上的決策,Okr制度,prototyping等等等等。(當然還包括,迷star trek,x-man,白色網球鞋,和asian小女友)。 

我從來不會說這種culture最好,我們必須要面對的現實是,做tech的人,與人交流的能力是短板。一般能說會道的人,落到實際行動上往往很一般,而那些悶頭做事的內向怪,效率會高的出奇。你很難講師如此的是文化造就了這樣一批人,還是這樣一批人建立起了這樣的文化。大部分時間面對電腦的工作一定會削減你和別人交流的能力。這跟大學也是一樣的,學霸們基本都不愛太和別人說話。但這種性格隨著年齡和職位的增長,會被慢慢磨合。做了manager,天天要開各種會,你要把自己的想法講給別人,甚至去說服別人,慢慢來,都會變好。(或者說沒變好的,被大自然都淘汰了)

你問Googler五年內的打算,沒人會說“我覺得我仍還會在Google做我現在做的事情”。“那你會去哪兒?” Start up(初創公司)是大部分人的回答。It's all about impact

所謂影響力,在產品領域分為兩種。一是你個人對你所做的產品的影響力,二是你的產品對世界的影響力。在Google,第一種影響力很低,第二種影響力很高。沒錯,你隨便加入一個team,他們的產品使用者都是千萬級的。像search、gmail、chrome、android這種主流產品,更是沒的說。但具體到你身上,你做的工作對這幾千萬幾億使用者的影響有多大呢?你做的工作對整個產品線的影響有多大呢?大部分情況是,真的很小。

這種小不是說,你的工作使用者看不到,或者可能看到了也沒注意,而是說換成了隔壁的王小胖來做,一樣可以。具體到“你”個人,在整個公司,或者對於這個產品而言,並非不可替代。(我入職第一天就跟別人講,沒有VIP的感覺。可能你做到了VP,就有VIP的感覺了吧。)我想,這應該是大部分問什麼想要去做start up的原因。我沒有start up的經歷,所以不能做出結論。 不過有一點我可以肯定,我大部分時間跟別人講我在做什麼,都只能說,我work on什麼什麼,我還沒有機會講,我build了什麼什麼。你叫我“一個工廠裡的小零件”嗎?我欣然接受。但我要你面對現實,“小零件也有大夢想”。所以我從不介意別人說我的impact小,因為這是一個積累的過程。

然而你在一個大工廠裡,就沒有點兒優勢嗎?還是有的吧。Google的infrastructure(基礎結構)做的非常的好。無論是後臺的能力,還是internal tools,都處於業界領先的狀態,尤其在大資料的處理方面。這樣的infrastructure給了每個team施展的舞臺。你想做一個新的產品,不需要考慮如何scale,用心產品做好就是了。至於訪問量從幾千到百萬的瞬間增長,早有人替你想好了解決方案。

Google有很多人在做Internal framework和internal tools,大都方便快捷,簡單易懂,做的成熟了就變成open source。諸多現有公開的framework和dev tools都是從google internal開始的。離職的人最懷念google的是什麼?(要是說“吃的”就太有出息了)大部人最懷念Google的internal framework和tools。由於涉及confidential的內容,就不展開太多了。

說點兒雜七雜八的。

你想象中大家都很有錢?我真的從沒這麼覺得,至少和我差不多level的人從不讓我這麼覺得。如今的Google開出的package已經不比當年異軍突起(盡情的去怪FB在行業裡攪局吧),員工的benefit別的大公司也基本都有,所以這兩年加入的人,基本生活水平很一般,再加上灣區的住房問題,無論租房買房,負擔都很高,導致大家budget比較有限。早些時候加入的人可能會好很多。但至少所有人都愛free shirt,free food,free beer,等等。team裡一堆年輕人,生活和大學生沒什麼差。

傳言Google花在每個員工身上的福利成本(飲食、辦公室、健身房、等等)是這個員工工資的六倍。這個數字這兩年應該不怎麼準確了。這兩年Google急劇擴張,每週都有兩、三百新入職的員工(2012年我intern的時候,基本是每週幾十個),所以很多硬體條件都沒跟上,比如辦公室擁擠、零食架永遠是空的、食堂排大長隊。對我而言,這些沒有那麼重要。在公司吃好吃壞,三樓到一樓有沒有滑梯,你的辦公桌上擺了幾塊多大的螢幕,這些又能說明什麼呢?

很多人關心招聘和麵試的問題。現在越來越多來面試的人針對code interview準備的非常充分,比如做了很多書上的題(cracking the code interview),有的人甚至上過專門的培訓課,白板做題又快又好。我personally並不覺得這樣有什麼不好,但是面試和招聘的人漸漸都有了一個共識,就是會做題不等於會寫code,會些code不等於會做開發。所以我們在接受面試培訓(培訓後才可以面試別人)的時候,都會講說,如何通過45分鐘的code interview來發現一個人是不是合適在這裡工作。我個人在給別人面試的時候,會刻意注重這個人思路是否清晰,遇到問題能不能主動尋找解決方案。Again,如何面試涉及到一些confidential的I資訊,但是核心思想是,只會做題的人,會越來越難以在code interview裡得到正面的反饋。(我記得知乎有一個問題,就是講什麼是一個好的面試題,有一個回答是說,看你有沒有build things up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我很贊同。)

Remote office vs. Mountain View. 我intern的時候在Google Pittsburgh,氛圍稍有不同,可能是因為Pittsburgh office裡的人普遍比Mountain View的人年齡大一些,所以更chill。也或者是當時我作為一個intern,大家對我的期待比較低,所以壓力沒有很大。Remote office有一個侷限性就是project很有限。比如你想在Pittsburgh,那麼可供選擇的產品領域就那麼幾個,很有可能沒有你最感興趣的一塊。但想象Pittsburgh的房價物價,拿著和在加州一樣的稅前薪水,生活應該輕鬆很多。至於在別的國家的office,我就不是很清楚了。

歸根結底。

很多人認為進入Google是目標。其實進入Google只是漫漫職場路的第一步。第一步邁的多大,並沒有那麼重要。但你走起路來是不是漂亮,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你第一步所形成的肌肉記憶。

Google像學校一樣,培養了我的很多習慣,我的同事們教會了我很多東西。這種生存體驗本身也讓人飛快成長。

最近有行業裡有一句話特別流行,叫“你如果能當海盜,為什麼還加入Navy(海軍)?”說的挺好的。但是,如果你曾經服役過Navy,去當個海盜還有那麼難嗎?
來自:知乎
相關閱讀
評論(4)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