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偉達成全球市值第一公司;蘋果暫停下一代高階頭顯研發丨 RTE 開發者日報 Vol.227

RTE开发者社区發表於2024-06-19

開發者朋友們大家好:

這裡是 「RTE 開發者日報」 ,每天和大家一起看新聞、聊八卦。我們的社群編輯團隊會整理分享 RTE(Real-Time Engagement)領域內「有話題的新聞」、「有態度的觀點」、「有意思的資料」、「有思考的文章」、「有看點的會議」,但內容僅代表編輯的個人觀點,歡迎大家留言、跟帖、討論。

本期編輯:@CY@JLT,@ 鮑勃

01 有話題的新聞

1、英偉達市值超微軟,成全球市值最高公司

北京時間 6 月 19 日凌晨,英偉達市值達 3.34 萬億美元,五年間漲幅達到 3477.31%,超越微軟和蘋果,成為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

去年 6 月 13 日,英偉達市值剛剛跨越了 1 萬億美元;隨後,在今年的 2 月 23 日,公司市值突破了 2 萬億美元。6 月 5 日,英偉達市值超過 3 萬億美元。

至此,英偉達成為全球最有價值的 AI 科技公司,也是 AI 浪潮成為這個新時代主旋律的一個里程碑。(@ 愛範兒)

2、谷歌將 Gemini 移動應用引入印度,支援九種印度語言

6 月 18 日,據谷歌官方訊息,谷歌將把 Gemini 移動應用引入印度市場,除英語外還支援包括印地語、孟加拉語、泰米爾語等九種印度主要本地語言。

該應用允許使用者以任何支援語言進行打字或語音互動,利用 Gemini 人工智慧助手獲取幫助。此前,Gemini 應用於今年 2 月在美國首次推出,隨後陸續覆蓋歐洲、東亞等多個海外市場。

印度版 Gemini 應用還內建了訪問「Gemini Advanced」付費高階體驗的選項。基於谷歌最新的 Gemini1.5Pro 大模型,Advanced 版本提供 100 萬令牌視窗,可處理 1500 頁文件及複雜資料分析等任務,且同樣支援九種印度語言。(@ 品玩)

3、便於使用者「事實核查」,YouTube 新功能可為影片新增註釋及背景資訊

IT 之家 6 月 19 日訊息,當地時間週一,影片網站 YouTube 宣佈開始測試一項新功能:使用者可在平臺上為影片新增註釋,提供具有關聯性且便於理解的背景資訊。

YouTube 在官方博文中介紹說,使用者可以透過註釋,去告訴其他使用者與影片有關的其他資訊 —— 例如詳細補充新產品的發售日期、某個舊新聞片段的具體發生時間。

這項功能與 X(推特)上的「社群筆記」類似,後者可為某條推文補充更多資訊,或是提供相關的外部連結,或是為推文中涉及的新聞事件進行事實核查。(@IT 之家)

4、蘋果暫停下一代高階頭顯研發,側重明年釋出更平價 Vision Pro

6 月 18 日,據媒體報導,Vision Pro 製造關鍵元件的供應商員工透露,蘋果已經通知至少一家供應商,暫停第二代高階 Vision 頭戴裝置的研發工作,且蘋果一位前員工透露,蘋果在過去一年裡逐步降低了 Vision Pro 的開發優先順序,並減少該專案員工。但蘋果未正式回應此訊息。

此舉是在 Vision Pro 最近進行國際擴張並預覽 VisionOS 2 功能之後採取的。蘋果之所以做出這一決定,是因為它售價 3500 美元的 Vision Pro 裝置銷量開始放緩,以及蘋果對產品線和研發重點的重新評估。相反,蘋果正在效仿 Meta,專注於開發功能更少且價格更實惠的 Vision 版本,計劃於 2025 年底前釋出。(@ 華爾街見聞)

5、馬斯克稱正在制定特斯拉「宏圖計劃第四篇章」:將是「史詩級」的

特斯拉 CEO 馬斯克於近日宣佈,特斯拉正在制定宏圖計劃的第四部分,內容尚未透露。此前,特斯拉三度釋出宏圖計劃,先後致力於電動汽車、太陽能技術和可再生能源等領域的發展,並基本實現設定目標。

儘管計劃執行過程中曾受到市場和監管機構質疑,特斯拉股價一度下跌,但在每次宏圖計劃中特斯拉都儘可能完成規定目標。馬斯克對第四部分計劃的釋出,也許是為了穩定市場信心。(@ 財聯社)

02 有態度的觀點

1、百度李彥宏內部分享:智慧體是 AI 時代的網站,是生成式 AI 的未來趨勢

百度創始人李彥宏近日表示,他對生成式 AI 的智慧體十分看好,認為智慧體是 AI 時代的網站,將形成龐大生態。智慧體將具備對話、反思和規劃能力,而這些能力正在逐步完善。

他預測,智慧體或將具備協作能力,多個智慧體能協作完成複雜任務,對智慧體生態的發展將形成極大推動。(@ 騰訊新聞一線)

2、李飛飛對話「瀏覽器之父」安德森:談 AI 發展、開源重要性

史丹佛大學「以人為本」人工智慧研究院五週年慶典上,馬克·安德森與研究所所長李飛飛探討了 AI 的未來發展、創新生態系統和開源技術的重要性。安德森警告,禁止或限制開源,會導致創業公司倒閉,創新受限,技術發展被大公司壟斷。他強調走向「開源、創業公司、學術界」的三角關係才能推進技術進步。他還對人工智慧的信任和安全表示關注,強調不能被過度監管「劫持」。(@ 每日經濟新聞)

寫在最後:

我們歡迎更多的小夥伴參與 「RTE 開發者日報」 內容的共創,感興趣的朋友請透過開發者社群或公眾號留言聯絡,記得報暗號「共創」。

對於任何反饋(包括但不限於內容上、形式上)我們不勝感激、並有小驚喜回饋,例如你希望從日報中看到哪些內容;自己推薦的信源、專案、話題、活動等;或者列舉幾個你喜歡看、平時常看的內容渠道;內容排版或呈現形式上有哪些可以改進的地方等。

素材來源官方媒體/網路新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