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各廠商的集體發力,瀏覽器市場逐步由微軟一家獨大,到群雄逐鹿的態勢演變。在剛剛過去的2012年第一季度,國內瀏覽器市場份額又發生了哪些變化?當前的格局如何?。

一.2012年Q1瀏覽器市場份額情況

根據百度統計流量研究院的資料分析,國內瀏覽器市場上位列三甲的分別是IE6.0,奇虎360,IE7.0。三個版本的瀏覽器流量份額佔到了總份額的66.6%左右。


分品牌來看,國內瀏覽器市場的分佈與與全球的整體情況相差迥異。雖然2011年Q4在全球市場上,微軟旗下IE系列瀏覽器的流量份額已跌破50%,Chrome和Firefox流量份額均超過20%。然而2012年Q1在中國,IE系列瀏覽器的流量份額大於60%,其統治地位短期內仍然不可撼動。緊隨其後的是國產品牌奇虎360瀏覽器(20.66%)和搜狗高速瀏覽器(5.52%)。Chrome和Firefox雖然在國外大獲成功,但是在國內想要和前幾位瀏覽器廠商抗衡還還有待時日。

二.瀏覽器市場變化趨勢

各品牌瀏覽器的變化趨勢也反應了一些有趣的現象。

1. IE

IE流量份額呈緩慢下降的趨勢(除“3Q大戰”特殊時期,下文詳述),近兩年來流量份額下降了10%左右。


其中,IE6正逐步退出歷史舞臺,但“消滅IE6”仍然是一個長期的過程:


IE6所丟失的流量份額,大部分被IE7,IE8接管:


2. 奇虎360

奇虎360瀏覽器的流量份額變化趨勢中,最讓人印象深刻的無疑是2010年10月-2010年2月的猛然驟降——這便是網際網路歷史上著名的“3Q大戰”。騰訊和360從2010年9月底的專題對噴,發展至10月的彈窗大戰,繼而演變成“二選一”,雙方鬥爭的激烈程度超乎想象。

騰訊根據瀏覽器中的UserAgent的標識封殺360瀏覽器,因此360瀏覽器隱藏了UserAgent標識,使資料統計平臺無法獲取到360瀏覽器的真實流量資料。在此期間,雖然360瀏覽器的流量份額有所降低,但資料統計平臺所捕捉到的資料並非真實資料,360瀏覽器的流量份額遠高於此。之後360又恢復了UserAgent標識,並逐步統一了各版本的UserAgent,使得流量資料又恢復正常。

“3Q大戰”之後的一年以來,奇虎360瀏覽器流量份額穩定在20%-22%之間。


3. 搜狗

搜狗瀏覽器無疑是“3Q大戰”的受益方。2010年11月3日騰訊釋出公告逼迫使用者作出二選一的選擇。同期,搜狗瀏覽器的流量份額迅速上升併成功獲取一定規模的使用者。之後便坐上國產瀏覽器的第二把交椅。


4. Chrome

Chrome從2010年初到2011年Q3保持了良好的上升趨勢,流量份額一度達到了5.33%。而2011年Q4到2012年Q1又略有回落。Chrome想要在國內取得長足進步還有待時日。


5. Firefox&Maxthon&TT

與搜狗、Chrome的崛起相對應的是,老牌瀏覽器的流量份額江河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