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是大資料分析公司Amdocs的商業發展經理Yifat Kafkafi。
今天服務提供商們正坐在消費者資料的金礦上。
類似使用者位置、移動應用使用程度、社交媒體活躍度、數字內容消費程度、客戶地理位置分佈、客戶關係互動、付款和機器之間的感應之類的資料,都讓服務的提供商能夠更深層次的瞭解他們客戶的數字偏好,帶來體驗的提升。
事實是服務提供商成為了人們數字生活當中的一個整體。摩根士丹利的一項調查顯示,91%的智慧手機使用者24小時機不離手,他們僅僅通過分析使用者的地理位置資料就得出了這一點。服務提供商可以充分的明白他們客戶的交流頻率,接下來商店就可以在他們的休閒時間做一些準備。
但是擁有這些資料,而沒有將這些資料應用的工具也是不夠的,這意味著大資料分析開始嶄露頭角。新的大資料技術的發明,可以允許人們分析這種資料財富,同時具備提供更有意義的分析的能力——傳統的商業調查分析做不到這一點。
三V框架
使用三個以V為開頭字母的單詞形成的框架:容量(Volume),速度(Velocity )和多樣性(Variety),我們可以看到大資料分析是怎樣和傳統的分析相區別的,以及近年來商業情報的技術服務提供商如何使用大資料分析。
容量:快速而且便宜的收集,儲存和分析大量的資料。儲存和分析消費者近兩年的資料,而不是近三個月的資料,提供了對於消費者選擇偏好更深入的理解,以及使用更精確的內容推薦來定位使用者的能力。
速度:可以實時或者接近實時的速度分析資料和採取行動,例如當訂閱者到達特定地理位置的時候,推送有目標的實時廣告。有了批量模式的進行,被分析的資訊的相關度將隨時間推移而下降。
多樣性:從資料來源分析和獲得洞見的能力,即使在過去並沒有應用。分析網路資料可以更好的理解消費者數字行為和偏好。這些資料包括使用的應用程式,瀏覽過的網站,進行過的搜尋,觀看的視訊,進行過的支付,再加上這些行為發生的時間和地點。
挖掘的時機已到
受到以上所有潛力的鼓舞,服務提供商們開始移植大資料技術,發展新的商業模型,從這些資料的集合當中賺錢。新加坡電信(SingTel)的全球廣告總監格蘭特·瓦特(Grant Watts)在他最近的一次發言當中給予了詳細的闡述。“我感覺就像我們回到了淘金熱的日子一樣,但是我們依然在給這一次淘金當中的挖礦工人們製作牛仔褲。換句話說,我們誰都沒有發現金子在哪裡。”
服務提供商開始使用大資料分析,來發布高度個性化的營銷策略,提供更加活躍的客戶支援,並且優化客戶的網路體驗。下面列出有限的幾種使用案例。韓國的sk電信通過分析網路資料,對使用者行為的預測改進提高到以前的四倍。他們意識到,不太穩定的客戶通常會搜尋某些特定的關鍵短語,比如“資料方案”或者“運營商優惠”並且在他們3到7天之後,就有很大可能轉投其他運營商。通過識別有可能會流失的客戶特徵,他們有機會進一步採取措施來挽留高價值的客戶。
除此之外,也可以通過在客戶資料上的研究,給外展的合作伙伴提供有趣的見解,來生成新的營收流。在美國,Verizon電信正在分析使用者的位置資訊,瞭解客戶在什麼地點,怎樣花費它們的時間。這給企業提供能力釋出定位的廣告,但同時保持匿名和機器的聚合,並不打擾使用者的隱私。在Gartner研究機構進行的一個統計當中顯示,Verizon 電信可以讓一支籃球隊通過定位廣告,把他們一季度的門票收入增長35%。
大資料分析同樣在探測欺詐行為的準確性方面,達到了令人印象深刻的成果。最近,西班牙電信英國分支(Telefonica O2 UK)和一個領先的英國銀行之間的合作關係體現了這一點。西班牙電信的 JetSetMe 解決方案,實時傳送位置資訊給銀行的反欺詐系統,可以覆蓋所有簽約參與這個計劃的客戶。當客戶在海外旅行的時候使用信用卡,公司的實時防欺詐系統使用位置資料,來預測這張卡是否是合理的使用。判斷是否接受這個付款資訊。如果判斷是濫用,付款就會被堵住。這個解決方案的商業價值,可以為銀行減少數百萬美元的潛在損失,因為使用者通過這個系統付款的數額越來越高,他們這樣做減少了客戶向呼叫中心呼叫導致的額外費用,也改進了客戶的滿意度。
商業價值是巨大的,但是也不得不指出存在的挑戰,最重要的是隱私的擔憂。服務提供商必須遵守法律法規來使用客戶資料,同時也要非常小心的保護自己的品牌形象。如果資料被錯誤使用,品牌形象就會遭到損壞。
隱私宣告
由於隱私規範方面的不確定性,目前最好的實踐是使用通知使用者後再進入(opt-in)的方法。服務提供商應該清楚地和客戶溝通,哪些個人資料會被用來分析,將會怎樣使用,在使用之前得到使用者的首肯。所有這些都明確了客戶將會收到什麼樣的價值作為回報:這可能是更加個性化的體驗,對於附加內容的訪問,或者是更好的定價策略。
我們可以看一下英國第四臺(Channel 4)和著名的喜劇演員Alan Carr之間的採訪,在我的觀點看來,這對使用者同意後再實行的策略做了很好的解釋,證明這是一種簡單的,對使用者友好的,而且容易被實施的禮儀。
當然,網際網路和電商巨頭比如谷歌,eBay 和蘋果,當來到大資料時代的時候,也不會準備墨守成規。他們是使用大資料進行分析的先驅,而且已經在尚未實現商業化的過程當中,接受了大量的使用者資料。
谷歌已經是廣告方面的一個“發電廠”,谷歌的搜尋引擎,網際網路瀏覽器,手機作業系統,和類似電子郵件等應用程式,都已經積攢了海量的使用者資料。除了這些,最近對於智慧恆溫器硬體廠商NEST的收購,可以讓他們對智慧家居的資料有更多的掌握。
就像老一代的加利福尼亞州淘金熱一樣,仍然有些事情要靠運氣。服務提供商獲得很好的定位,不只是因為它們所擁有的資料量比較大,而且更重要的是他們可以實時與客戶溝通的能力。但是在競爭對手擊敗他們之前,他們必須快速移動。
自:動點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