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耐基梅隆大學的研究人員最近釋出的一篇研究文章中指出,許多智慧手機 App 收集了使用者大量的位置資訊,這些應用的釋出者可以監控到使用者的各種行為細節。

卡耐基梅隆大學的電腦科學家們對此得出的結論是許多如今很流行的 Android 系統中的 App 都會收集手機的位置資訊,這些通過 GPS 定位所得到的位置資訊在 50 米內具有相當高的精確度。在進行該項研究的兩個星期中,每一名被試者平均被收集位置資訊 6200 次,也就是約每 3 分鐘這些被試者的定位資訊就會被 App 上傳一次。

這項研究的結果使人們加深了對於電子產品隱私保護的擔憂。在 2014 年的皮尤調查中發現,有超過 90% 的美國人感到自己已經對於個人資訊的洩露失去了控制。研究人員表示,雖然聰明的使用者已經明白使用移動裝置就意味著要在保護隱私與暴露隱私中權衡,比如導航 App 就將會把使用者的位置資訊上傳到應用釋出商那裡,然而大部分的使用者並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資訊是如此大範圍地被應用釋出者收集和分析著。

研究人員從 Craigslist 網站與卡耐基梅隆大學的學生群體中招募了 23 個使用 Android 4.3 系統的手機使用者,參與該項研究的手機使用者可以使用他們自己選擇的 App,這些 App 在安裝之時都請求獲取與個人資訊相關的多種許可權,這些許可權所要求獲取的不僅僅是位置資訊,還包括手機聯絡人資訊、通話記錄、日程設定以及相機的輸出資訊。研究人員沒有告知這些參與者研究目的,並且已經剔除了那些有著技術背景和對於隱私保護有著強烈意願的人。

研究人員發現即使是那些確實有必要使用定位資訊來提供服務的 app,它們要求獲取手機定位資訊的頻率也大大超出了提供服務所需的範圍。比如說一個提供本地天氣預報服務的 Weather Channel,在使用者參與研究期間平均發出了 2000 次手機定位請求,也就是說每十分鐘它就會要求定位一次手機的位置。用於查詢本地餐飲服務的 Groupon 確實有必要收集使用者的定位資訊,但是它在 2 個星期的時間裡對一個研究參與者發出了 1062 次獲取座標資訊的請求。

「Groupon 真的有必要每 20 分鐘就確認一次你在哪兒嗎?」該項研究的合作者、卡耐基梅隆大學的 Norman M. Sadeh 教授提出了疑問,「難道人們在睡覺的時候 Groupon 也要對其定位嗎?」

Groupon 和 Weather Channel 至今沒有回應教授提出的質疑。

App 供應商有充足的動機去儘可能多的獲取使用者的定位資訊。移動營銷協會的執行長 Greg Stuart 指出市場營銷人員對於包含了使用者位置資訊的線上廣告願意多付 10%-20% 的價格。在過去的研究中 Sadeh 教授和他的同事也對此有所發現,當一個 App 要求定位資訊的時候,在 73% 的時間裡它們會與一個廣告網路共享這些資訊。

Stuart 認為獲取位置資訊能夠讓線上廣告更加貼近消費者的需要,因為通過位置資訊可以分析出使用者有可能會對那些產品及服務更感興趣。根據移動營銷協會的研究報告顯示,使用定位資訊可以讓一個商家為其附近的潛在消費者推送廣告,運用這種技術手段可以使得商店客流量提高 40%。或者當消費者步入商場時,也可以用這種方法為其推送商品資訊。Stuart 還指出消費者往往都沒有意識到自己之所以收到特定的廣告正是因為位置資訊發揮了作用。

在所有頻繁要求獲得你的位置資訊的 App 中,又要數那些不能被輕易刪除的手機預裝應用對於位置資訊獲取次數最多。例如向各種 App 分配資訊的 Google Play 在專案觀測期間平均收集了 2200 次使用者位置資訊。谷歌公司對此事不予置評。

::__IHACKLOG_REMOTE_IMAGE_AUTODOWN_BLOCK__::1

除了研究各類應用對於個人資料的獲取情況之外,卡耐基梅隆大學的研究者們還想弄清楚一個問題:儘管大家都擔心個人資訊的洩露,但是是否僅有少數使用者會採取行動去保護自己的個人資訊,比如下載安全軟體或者是調整應用程式中的隱私設定。

卡耐基梅隆大學的研究人員每日向專案參與者傳送一則名為「隱私推進」的資訊,這則資訊可以讓參與者知道他們手機中的 App 收集個人資訊的次數。在每天收到這則資訊之後,有 95% 的參與者表示要重新評估他們所使用的 App 的隱私許可權,58% 的參與者選擇禁止 App 收集自己的資料。

不過「隱私推進」資訊現在已經不能在 Android 系統中使用了。因為受到了卡耐基梅隆大學研究結論的影響,該手機作業系統在更新之後就刪除了這個資訊推送軟體。在這之前研究人員還可以通過訪問日誌來獲得各類 App 對於使用者個人資訊的收集次數。

來自: tech2ip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