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大學中國普惠金融研究院院長公佈了中國首份數字普惠金融報告--《數字普惠金融的實踐和探索》(以下稱報告),G20在即,這份報告被認為是中國金融及網際網路金融公司交出的首份“普惠金融成績單”。
在這個會議上,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易綱透露了《G20數字普惠金融高階原則》的8條內容,並表示規範發展數字金融,支援普惠金融的產品創新。易綱特別提到,支付寶的年活躍使用者約4.5億,“這在世界範圍內都是一個巨大群體,每筆支付交易成本低至2分錢”,充分體現了數字金融的普惠性。
《G20數字普惠金融高階原則》的8條內容包括:倡導利用數字技術推動普惠金融發展;平衡好數字普惠金融發展中的創新與風險;構建恰當的數字普惠金融法律監管框架;擴充套件數字金融服務基礎設施;採取盡責的數字金融措施保護消費者;重視消費者數字技術知識和金融知識的普及促進數字金融服務的客戶身份識別;監測數字普惠金融進展。
螞蟻金服首席戰略官陳龍表示,如今的經濟新常態需要包容性增長,數字普惠金融可以推動包容性增長和普惠金融的發展。要建立健全數字普惠金融發展的長效機制,必須從頂層規劃開始,以數字化推進普惠金融作為國家戰略,並從監管層面,鼓勵市場化,多元化發展,打造包容性金融體系,為創新預留髮展空間,同時做好消費者保護和消費者教育活動,並完善金融服務技術設施和孵化機制。《G20數字普惠高階原則》既高度契合了國務院的《推進普惠金融發展規劃(2016-2020年)》,又體現了G20數字普惠金融的精髓所在。
“普惠金融”從何而來?
近年來,普惠金融被屢次提及。普惠金融的含義和由來是什麼?在過去的幾百年,普惠金融跟隨時代發展經歷了什麼?報告給出了答案。
15世紀,義大利修道士展開信貸業務來遏制高利貸,被認為是普惠金融的萌芽。20世紀以來,小額貸款先後在孟加拉、巴西等國家出現,國際上掀起一股減貧熱潮,人們意識到,單一提供貸款是不夠的。
2005年, 聯合國提出“普惠金融體系”(Inclusive Financial System)的概念。它的含義是:以有效的方式使金融服務惠及每一個人,尤其是那些通過傳統金融體系難以獲得金融服務的弱勢群體。
從發展歷史來看,普惠金融是一種經濟理念,也是一種社會思想。它萌芽於公益但不止於公益。從2005年至今,發展中國家的公司、機構在普惠金融方面表現突出,賦予了這個概念以新的含義。
例如,肯亞的M-PESA業務、螞蟻金服等中國網際網路金融公司的創新,給普惠金融帶來了突破。這些年來,普惠金融發生了四個變化:從公益到建立了可持續的商業模式;從區域性地區到世界;從小微貸款到更為豐富的整個普惠金融體系(包括小微貸款、儲蓄、支付、理財、保險等);從人工實現到了數字技術實現。數字技術的發展實際上讓普惠金融躍升到了“數字普惠時代”。
“數字普惠”有什麼不同?
十年前,人們很難想象可以像今天這樣用手機轉賬、理財,也很難想象曾經只被“金字塔尖”人群享受的金融服務,如今因為網際網路等數字技術的發展,可以惠及數以億計的人群。報告認為,與傳統的普惠金融(例如銀行、小額貸款機構等)相比,數字普惠金融無疑在可複製性上具有巨大優勢。
以2006年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尤努斯博士在孟加拉創立的“窮人銀行”--格萊珉銀行為例,在過去的39年時間裡,格萊珉銀行共計幫助了800萬農村婦女獲得160億美元貸款,但由於傳統小額貸款的屬地化、非標準化,“格萊珉模式”很難在孟加拉之外的其他地區複製。
相比之下,網際網路技術則帶來的突破令人振奮:從2010年的“阿里小貸”到後來的網商銀行,螞蟻金服主導的小額貸款,採用線上放款的模式,在5年多時間裡累計為400多萬小微企業提供了近7000億元貸款,也就是說,作為網際網路金融的代表,螞蟻金服用5年時間做出了6個格萊珉銀行。
除了可複製性,在可獲得性、可負擔性和全面性方面,數字普惠金融也有巨大的優勢。除了基礎的支付服務外,理財、保險等需求也可以通過手機實現。值得一提的是,提供這些服務的金融機構、網際網路公司,並不需要依靠政府補貼來維持運營--技術的進步降低了服務價格,而讓更多使用者能承受得起的價格,已經足以讓這些機構自給自足。
螞蟻金服模式成為代表
“目前,螞蟻金服擁有4.5億實名使用者,這些使用者除了可以享受基本的支付服務,還可以享受理財、保險、信貸、徵信等服務。特別的,截止2016年6月底,螞蟻金服在支付、保險、信貸方面服務的三農使用者分別達到1.5億、1.2億、2200萬”。通過螞蟻金服方面透露的資料我們可以看出,作為一家網際網路金融公司,螞蟻金服已經成為國內數字普惠金融的代表,其服務覆蓋的使用者範圍、服務深度已經具有相當的代表性。
2004年,支付寶成立,解決了淘寶網上交易的信任問題。2010年,支付寶推出的“快捷支付”讓網路支付的成功率大大提升,支付寶的服務範圍大大擴充套件。同年,“阿里小貸”面世,開始解決阿里體系內商家的貸款需求,並首創了網路貸款的“310模式”(即3分鐘申請,1秒鐘放貸,全過程0人工干預),提升了貸款效率,也降低了成本。
2013年之後,螞蟻金服的服務深度開始快速加深。2013年,餘額寶面世,將理財與消費打通,極大降低了金融服務的門檻,同時也給傳統金融機構向數字普惠金融轉型的動力。2015年,徵信業務的推出則讓數字普惠金融有望擁有一個可識別、可控風險的基礎:徵信過程證明了“你是你”,也儘可能準確了描繪出“你是什麼樣的人”。在這些歷史發展過程中,螞蟻金服積累和精進了大資料、雲端計算、人工智慧等技術,並反過來再促進數字普惠金融的發展。
數字普惠金融不僅成為一個自然的趨勢,也得到了世界性機構組織的一致認可。此前7月份的2016年G20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通過了數字普惠高階原則,並鼓勵各國在制定普惠金融計劃時優先考慮數字化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