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三屆佛山商博會與第十二屆中國國際中小企業博覽會智慧建材與家居展同期於廣州舉行,活動由國家工業和資訊化部、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廣東省政府聯合主辦,約170多家企業參展,廣東省人民政府副祕書長盧炳輝,佛山市副市長麥潔華等政府領匯出席了峰會。會上,阿里研究院首次釋出了《網際網路+產業叢集》研究報告,為叢集企業的網際網路轉型升級之路提供了方向。

阿里研究院《網際網路+產業叢集》報告主要闡述瞭如下幾個觀點:

一、        經濟增長模式正在由WTO+外貿向電子商務+消費轉型

阿里研究院認為,中國產業叢集大部分屬於中小企業聚集型叢集,始於改革開放,興於WTO,實質上是全球第三次產業轉移的產物。然而隨著人力成本的不斷上升,中國製造業正在喪失人口紅利優勢,不少品牌生產線開始向東南亞轉移,出口陷入負增長。然而與之並行的是國內中產階級的崛起與消費升級現象,2015年前三季度,我國出口總規模10.24萬億元,下降1.8%,而以電商消費為代表的快遞業務量,上半年同比增長了43%,電商平臺消費升級趨勢明顯。經濟增長模式正在由WTO+外貿模式向電子商務+消費模式轉型。

中國產業叢集企業不是沒有優秀的工藝,而是缺乏品牌。網際網路在推動自有品牌方面,比傳統模式成本更低。例如2015年以來淘寶推出的中國質造專案,在莆田、東莞等多個地區開展活動,扶植了一系列自有品牌。一些企業家感嘆,相比網際網路,電視臺+明星代言的高投入品牌塑造模式已成為過去時。

二、        網際網路正從市場邊界、工藝流程、商業模式三方面改變製造業

阿里研究院認為,網際網路並非簡單的工具概念,它將改變製造業的組織形式和運營模式。網際網路的特性是可知,可算,可反饋,生產製造業的關鍵是生產週期、成本和細分市場。網際網路+讓企業的市場邊界級數擴大,資訊流的打通讓產業叢集市場不再受地域空間的限制,從以往的區域型市場,變成買全國,賣全國,甚至全球。以1688線上產業帶為例,佛山、溫州、虎門入駐產業帶後,2014年成交額季度平均環比增長率分別達到了133.4%、88.99%和153.4%。

雲端計算、大資料的出現,讓柔性化製造,個性化製造的規模化成為可能,亦改變了製造工藝流程,例如廣東尚品宅配,是一家定製化傢俱企業,之前以軟體業務為主,企業配利用其IT優勢,使銷售、生產各環節做到資料聯通,通過匹配非模組化需求,以雲端計算的方式整合板材加工工藝,攤薄每個部件的成本,做到個性化製造規模化。由消費者驅動的CBBS商業模式正在形成(C指消費者,第一個B指零售商,第二個B指供應商,S指服務商)

三、        網際網路+正在重塑整個供應鏈與空間佈局

阿里研究院認為,傳統供應鏈正在從環節與追溯概念上改變供應鏈。電子商務使供應鏈各環節之間資訊更加對稱,減少了中間環節,使整個供應鏈更加健康,另外,資訊透明化也使供應鏈協同更有效率。例如,1688將羊絨產業各環節線上化,並與紗線,紡織等中間環節進行市場資料對接。解決了因原絨產業高度壟斷,紗線業高度分散而導致的中小紗線紡織企業採購難的問題,同時也使紡織、服裝企業能夠快速對接市場需求,提升產品適應性。另外,從B2B到B2C,資料鏈的打通產生了產品溯源機制,消費者可以快速追溯到原產地和原廠家。據三隻松鼠透露,任何一個消費者如果對哪一個產品不滿意,現在可以很快追溯到具體車間的具體操作員。

另外,網際網路也從空間分佈上正在改變傳統產業叢集的組成形態。原本一些專業市場的發展,實際是資訊集散地。現在這些沒有產業支撐的專業市場在迅速衰落,很多轉型成電商產業園和創業園,例如嶺南電商產業園,就由原來的嶺南鞋城轉型而來。網際網路使一些小微代工企業也具備了營銷能力,從而走向企業化轉型之路,製造業也開始出現從大聚集向小聚集轉變的趨勢。除傳統產業叢集之外,淘寶村,菜鳥產業園等網際網路基因的新型產業叢集也在形成。

四、         產業轉型升級“新雁型理論”

阿里研究院認為,網際網路改變的是人的行為,人的行為必然改變離人最近的行業,例如零售業,隨後向批發,製造逐漸轉移。而資訊供應鏈是最先改變的,例如電子商務,隨後會帶動相關支撐服務業的發展,如物流和金融。目前,在資訊流領域,零售平臺已完全成熟,批發平臺已經開始由資訊平臺向交易平臺轉型,製造業將是下一個風口。另外,對應零售的物流快遞業,第三方支付與小微貸款機制亦趨於成熟,B2B貨運物流,B2B網際網路金融,將是下一步發展方向。

阿里研究院:2015年網際網路+產業叢集研究報告_000001 阿里研究院:2015年網際網路+產業叢集研究報告_000002 阿里研究院:2015年網際網路+產業叢集研究報告_000003 阿里研究院:2015年網際網路+產業叢集研究報告_000004 阿里研究院:2015年網際網路+產業叢集研究報告_000005 阿里研究院:2015年網際網路+產業叢集研究報告_000006 阿里研究院:2015年網際網路+產業叢集研究報告_000007 阿里研究院:2015年網際網路+產業叢集研究報告_000008 阿里研究院:2015年網際網路+產業叢集研究報告_000009 阿里研究院:2015年網際網路+產業叢集研究報告_000010 阿里研究院:2015年網際網路+產業叢集研究報告_000011 阿里研究院:2015年網際網路+產業叢集研究報告_000012 阿里研究院:2015年網際網路+產業叢集研究報告_000013 阿里研究院:2015年網際網路+產業叢集研究報告_000014 阿里研究院:2015年網際網路+產業叢集研究報告_000015 阿里研究院:2015年網際網路+產業叢集研究報告_000016 阿里研究院:2015年網際網路+產業叢集研究報告_000017 阿里研究院:2015年網際網路+產業叢集研究報告_000018 阿里研究院:2015年網際網路+產業叢集研究報告_000019 阿里研究院:2015年網際網路+產業叢集研究報告_000020 阿里研究院:2015年網際網路+產業叢集研究報告_000021 阿里研究院:2015年網際網路+產業叢集研究報告_000022 阿里研究院:2015年網際網路+產業叢集研究報告_000023 阿里研究院:2015年網際網路+產業叢集研究報告_000024 阿里研究院:2015年網際網路+產業叢集研究報告_000025 阿里研究院:2015年網際網路+產業叢集研究報告_000026 阿里研究院:2015年網際網路+產業叢集研究報告_000027 阿里研究院:2015年網際網路+產業叢集研究報告_000028 阿里研究院:2015年網際網路+產業叢集研究報告_000029 阿里研究院:2015年網際網路+產業叢集研究報告_000030 阿里研究院:2015年網際網路+產業叢集研究報告_000031 阿里研究院:2015年網際網路+產業叢集研究報告_000032 阿里研究院:2015年網際網路+產業叢集研究報告_000033 阿里研究院:2015年網際網路+產業叢集研究報告_000034 阿里研究院:2015年網際網路+產業叢集研究報告_000035 阿里研究院:2015年網際網路+產業叢集研究報告_000036 阿里研究院:2015年網際網路+產業叢集研究報告_000037 阿里研究院:2015年網際網路+產業叢集研究報告_000038 阿里研究院:2015年網際網路+產業叢集研究報告_000039 阿里研究院:2015年網際網路+產業叢集研究報告_000040 阿里研究院:2015年網際網路+產業叢集研究報告_000041 阿里研究院:2015年網際網路+產業叢集研究報告_000042 阿里研究院:2015年網際網路+產業叢集研究報告_000043 阿里研究院:2015年網際網路+產業叢集研究報告_000044 阿里研究院:2015年網際網路+產業叢集研究報告_000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