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61153929-9346-uPSjx4SpcsL7ibzwhwaZwzheyDww

從2014年起,“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已經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新引擎,創新創業對城市的貢獻也毋庸置疑。但隨著“雙創”工作持續向深入發展,“創業網際網路泡沫”、“創業場死亡年”等現象開始顯露併成為熱議話題。

 

這意味著,僅靠全民參與的熱情和大把的投資基金是遠遠不夠的,必須有一套科學的理論引導,充分利用好社會資源,促使雙創真正走向實體經濟,尤其是與製造業這一國之根基相結合,可持續地創造價值。

 

那麼,為什麼至今創新創業還沒能很好地與實體經濟和製造業相結合呢?

 

在庫叔看來,癥結可能在這裡。

 

創新創業僅靠單一產業鏈的支援

 

必須明確的是,創新創業不僅需要產業鏈上下游供應商,更離不開人才、基礎資料、公共服務的產業環境。

 

以汽車這個工業品舉例,為什麼中國創業者做車都不成功?出了一些“PPT”公司,開完釋出會就死掉了。

 

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中國汽車創業者缺乏對汽車有系統研究的人才,即“人才斷片”。在汽車生產中,有的人管動力,有的人管外形,但很少有精通汽車的電子系統、底盤、能源等各方面的團隊。其次,缺乏必要的基礎資料和公共服務平臺。

 

來看看一些產業成熟國家的做法。國外有一家名為Rainspeed的汽車公司,創始人Frank M·Rinderknecht是德國人。雖然該公司規模只是一個20人左右的工作室,但其生產的車已經成功掛牌上路,而且其零部件供應商都是業內頂尖。

 

怎麼做到的?首先就是在德國,擁有數十年從業經驗的汽車人才非常多,對每個領域都瞭解,小規模的團隊都具備總成汽車的能力。

 

其次,德國汽車行業已經形成了完善的產業基礎資料庫和配套加工能力,各類供應商和汽車各部件的資料有一個系統的集合,全產業鏈的資源能夠得到快速有效地調配。

 

當某車企計劃做一個碳纖維車身時,訂單發出後可迅速找到專業給寶馬、瑪莎拉蒂等做車身的供應商;再比如,工程師在確認好底盤設計後,可在基礎資料庫中快速匹配相應的動力系統、管理系統、外殼等資料和供應商。

 

像這樣短時間內實現從設計到量產的能力,中國目前並不具備。比如去年熱門的“遊俠電動車事件”,創業團隊設計的概念車型和樣本車型差距極大,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前期設計時缺乏基礎資料庫,結果樣車基本就是在別的成品車上換了一個外殼,貽笑大方。

 

於是,對於一箇中國創業者而言,由於能力有限,無法拿到整個產業鏈的各種資源,即使斥巨資做出一輛樣車,量產的過程也極其漫長,最終難免被“拖死”。

 

從這個角度看,中國創新創業的成本高昂。而如果能夠通過建立公共服務,全面整合上下游及橫向各環節的資料等資源,從各環節扶持那些初創企業,完全可以幫助其大大降低創業成本和社會資源消耗,併為未來的柔性製造奠定基礎。

 

智慧財產權沒有真正發揮推動創新的作用

 

任何一個社會的創新,智慧財產權的保護絕對是最重要的事情。中國智慧財產權保護方面存在兩個非常奇怪的現象。

 

一是每年專利申請的數量不少,但專利的應用並不多。在國外,申請專利保護是為了在產業化運用的過程中阻擋競爭者,而我們“搞發明是搞發明,做產業是做產業”,這使得專利發明無法發揮真正的價值。

 

二是仿冒山寨行為拉低國際形象,錯失與真正具備創新能力的團隊的合作機會。智慧財產權保護不僅僅是企業申請專利數量的問題,政府、法律、產業鏈等都應該深刻認識到智慧財產權的重要性。

 

還是以Frank的公司為例。2015年,Frank受邀來參加上海車展,但參觀之旅並不愉快,因為某個中國企業展出的車型與Frank公司的設計一模一樣。氣憤的Frank在跟展會主辦單位溝通後,幾經周折,只得到了取消該中國車企參展資格的結果,後續便再無任何反饋。

 

更重要的是,原本Frank受邀來到中國是計劃跟國內幾大車企合作,讓Frank公司的設計團隊和國內的設計團隊聯合建立一個汽車設計公司,專為中國各車企提供設計圖紙。然而此事一出,合作的事情自然不得不擱置。這是不是就嚴重地阻礙創新?

 

一味地效仿甚至惡意山寨,的確會讓不少認真創新的設計團隊心寒,更不要說未來的合作事宜,嚴重阻了產業創新。更何況,抄襲之風難止,今天你抄襲法拉利、蘭博基尼,再過幾年可能越南、泰國就該抄襲你了,這不是一個產業健康發展該有的狀態。

 

企業缺乏國際化視野和全球資源整合能力

 

未來的製造和創新一定不是地方性、以國界為標準的,而一定是全球化的。

 

仍以汽車為例,在德國,汽車製造的車燈、電池等零部件和銷售網路的鋪設,都是在全球各地配置資源。比如,一家七八十人規模的車企,他們汽車上的鋰電池就來自中國洛陽。這樣的企業,其成功率和創造性就會大不一樣。

 

反觀中國一些企業,雖然也一直在倡導“走出去”,但具體做法實在是浮於表面——要麼是賣東西,要麼就是出國“考察”。每一年都會有大批的中國商務考察團飛往國外,跟國外企業握個手、籤個MOU(合作諒解備忘錄)、拍個照,就完事兒回國了,後續也沒有進入產業層面。

 

一開始,外國人面對中方的這種做法是完全懵然的狀態,雙方的資源並沒有通過MOU實現真正的整合。長此以往,虛與委蛇無法建立信任基礎,中方企業也必然無法獲得長足發展。

 

中國現在推行“一帶一路”的策略,其意義絕不止於將國內剩餘商品銷售出去,同時還需要整合全球資源。過去我們將“疆域”視為政治覆蓋的地方,現在我們還應該著眼“經濟疆域”。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大環境下,如何集合產業精英、拿到全球創新資源,站上產業鏈中不可替代的位置,是中國必須重視和思考的問題。

 

“閉門造車”早已被詬病,但僅僅意識到這點還不行,中國企業家和創業者的視野必須大限度地拓寬,不僅要放眼全國,更要放眼全球。

 

創新創業的科技文化素養培養不足

 

創新創業本身具備複雜多樣的特性,這就要求社會各界一起參與到雙創環境的營造中來。

 

從創業者角度出發,以最常見的創新論壇為例,瑞典的創新者之夜更像一個時尚Party,所有創業者的造型、動作、語言、PPT都經過專業包裝,整場路演像“中國好聲音”那樣緊張激烈,包括觀眾在內的每一個參與者都能全程全身心投入。

 

反觀國內,大都只是請幾個創業導師上臺演講,然後一批年輕創業者路演創業專案,創業導師打打分、籤個約,然後論壇結束後就散了。在這種近乎程式化的流程中,很難讓參與者有興趣從頭看到尾。

 

如果中國創業者能夠採用靈活有趣的創新形式,創新論壇等就能更好地發揮其價值,營造正能量的創新環境。

 

在今年兩會期間,“工匠精神”首次出現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實際上,“工匠精神”不僅是成熟創業者和企業需要的特質,更應該是從公民幼年起就著意培養的素養。

 

當國內的孩子在看“喜羊羊”、“熊大熊二”動畫片時,國外的孩子在看“汽車人”、“鋼鐵俠”等完全基於現代大工業的片子,尤其是德國兒童,日常看到的多是跟手工、製造等相關連的科教類電視節目。“千里之行,始於足下”,不同的幼兒教育氛圍會拉開越來越明顯的差距。

 

在各類創業專案中,不乏創意十足但不具備實操性的案例。這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創業者本身不具備基本的科學素養,對機床、模具、電子元器件的規格等沒有概念,甚至有些技術已經是成熟可用的,但創業者自身執意要重新開發,就造成了社會成本的浪費。更可悲的是,還有不少同樣缺乏科技素養的投資人願意為他出資。

 

這種現象不是一個創業培訓班能夠解決的問題,它需要長期、持續、潛移默化、全民的工業文化素養薰陶。

 

當然,媒體和輿論導向的作用也十分重要。當“跑男”、“歌手”滿天飛,明星藝人成為年輕人唯一追捧的物件,誰還知道“董明珠”、“雷軍”?

 

作為媒體,應該正確引導輿論風向。例如,我們的央媒是不是可以開設工業科教頻道、青少年文化教育專欄?地方電視臺是不是可以多進行科教宣傳片教育,讓青少年加強對工業和科技基礎知識的理解與掌握?

 

當然,企業作為創新創業的主體,更應該發揮主觀能動性。在營造城市創業大環境時,企業自身首先保持開放的心態,因為開放也是一種創新。

 

以蒙牛開放工廠的舉措為例,“紙上得來終覺淺”,書本的說教作用始終有限。但如果能夠讓民眾親眼見證企業的整個工藝流程,很容易實現“豁然開朗”的效果,提高對工業、科技的認知。

 

對於企業而言,在這種“工業開放旅遊”的過程中能夠很輕易地對參觀者完成品牌文化的滲透,培養創新創業的社會氛圍,收穫忠實的潛在客戶。而且,工廠要想達到對外參觀的標準,自身的安全保障以及技術實力都需要經得起考驗,這對企業自身也是一種正向的推動。

 

當下,中國正處於轉型發展的關鍵時期、經濟增長的換檔期,支撐發展的要素條件發生了深刻變化。新常態下,要想成功開展創新創業,必須正視自身的侷限性,理性思考已經出現和即將面臨的問題,讓雙創真正為城市、為國家不斷提供新鮮發展動力。

作者:工信部工業文化發展中心主任助理 韓強

瞭望智庫
http://www.lwinst.com/index.php?m=content&c=index&a=show&catid=17&id=13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