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網路匿名等原因,網路欺凌與網路暴力的行為,比現實世界中表現得更突出。諾頓網路安全顧問瑪麗安·梅里特女士表示,在全球範圍內,大約有20%的青年人都曾經受到網路暴力的干擾,亞太地區的比例更高。她在香港得到的資料是30%。

 

不久前,北京一所高校裡的學生團體在人人網上的公共主頁賬號相繼遭遇盜號。盜號者在這些公共主頁上釋出該校部分輔導員的隱私資訊,甚至在主頁上釋出不雅色情圖片。盜號者利用公共主頁散佈不良資訊,不僅汙染了網路環境,也對當事人造成了影響。有學生在網上譴責盜號者的行為,結果這名學生的人人網賬號也被惡意盜號。

管理某一個公共主頁賬號的小張告訴記者。在日常的生活裡,她多次感受到網路帶來的困擾。有的是同學上傳了一張自己並不願意展示給他人的私人照片,有的是不認識的人在自己的網路文章後留下帶有誤解的評論。她曾發過一條微博表示對某明星的反感,沒想到第二天就引來了該明星粉絲團蜂擁而至的謾罵。

由於網路匿名等原因,網路欺凌與網路暴力的行為,比現實世界中表現得更突出。2月28日,在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舉辦的“遠離網路欺凌——中美專家解讀網際網路安全形勢”講座上,諾頓網路安全顧問瑪麗安·梅里特女士談到了全球各地的青年人普遍遭遇到的網路騷擾、網路暴力現象。

瑪麗安·梅里特表示,在全球範圍內,大約有20%的青年人都曾經受到網路暴力的干擾,亞太地區的比例更高。剛從香港來到內地的瑪麗安·梅里特說,她在香港得到的資料是30%。

她分析說,網路欺凌與暴力行為的起源,與網際網路活動初期網上活動基本上是匿名的這一特點有關。在美國,一些偏激的團體和網站愛在網上搞一些惡作劇,在網上,專門有一批愛煽風點火,搞過火行為的人。

“這與青少年成長過程心理髮展的需要,以及當今青年人對網路的依賴有關。”中國人民大學心理學教授雷靂說。處於這個年齡段的青少年有著獨特的心理需求,在網上,他們可以自如地選擇性地呈現自己,找到帶給他們親密感、歸屬感的小團體,可以獨立作決策但又能滿足實際的需要,甚至過火地發洩情緒卻不會在現實生活中造成任何後果,這些都讓青少年覺得“網路很好”,喜歡上網。

在雷靂看來,在網上說一些故意惹別人不開心、過激的話,重複地釋出資訊騷擾別人,恐嚇別人,造謠對別人汙名化,釋出裸照或涉及和性有關的內容,把某個人踢出網上的團隊等,都是網路欺凌的表現形式。

2004年的美國電影《賤女孩》中講過青少年之間的網路暴力現象,網路謠言可以誤解、僵化一個人的形象,讓女孩之間的小團體彼此殘忍地對待。現實社會中,有些學校裡供學生髮布“緋聞”的網站也是網路欺凌的滋生地。

無獨有偶,在中國,陳凱歌的新片《搜尋》,講述的也是一樁網路暴力(人肉搜尋)引發的悲劇。

“很多青年人不知道向誰說這個問題。” 瑪麗安·梅里特說,有時候問題的關鍵在這裡。

在美國,網路欺凌針對的弱勢群體往往是同性戀者、雙性戀者、變性者,有時只是“你和別人不太一樣”。例如剛到了一個新的學校,升學過渡時,總有一些人比別人更有“權利”一些。不難理解,這些弱勢者往往不會選擇向長輩、老師、機構談到此問題。

小張所管理的公共主頁在被盜號後,第一反應也不是向學校求救,覺得那樣“不太酷”。她告訴記者,即便找了老師,老師大多也會拿“網上的小事,自己解決”敷衍回來。

記者致電人人網客服中心反映此情況,如果使用者遭遇盜號,使用者可以通過提供註冊資訊、身份證資訊等確認身份,然後拿回號碼。同時,人人網的伺服器也會自行檢測,如果發現黃色圖片等不良資訊,系統會自行刪除並以站內信的形式告知使用者。

可對於謠言,恐怕再聰明的電腦也無能為力。在美國,一個13歲的孩子在校園裡成天被其他的孩子譏笑,最後不堪忍受,也沒有和父母討論過這個問題,就選擇了自殺。這個案例使得美國出臺了一部新的法律。

這已經不只是網際網路的問題,更是教育的問題,網路欺凌帶來的傷害並不比現實中小。瑪麗安·梅里特建議說,青年人可以藉助安裝網路安全軟體抵擋網路欺凌。不僅如此,在遊覽網站時,應首先關注網路隱私安全方面的設定,並且跟好友進行分享。在登入社交網站時,密碼加上手機上傳送的程式碼雙重驗證,離開時要退出網站。“一定要保護好自己的隱私和在網上的形象,這對於畢業後找工作都會產生影響。”

雷靂希望青年人健康上網,把網路作為一個工具,不要因為上網而失去與日常生活中的朋友和家人社交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