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62633188-4424-0421a

作者:江羊羊

在使用者調研開始之前,我們要做好使用者定位:我們的使用者分為哪些年齡段的,收入水平都是怎麼樣的,等,其實也就是使用者畫像。在做好了這些工作之後,我們往往才會開始採取以下的方法,進行有針對性的使用者調研。

  1. 問卷調查
  2. 焦點小組
  3. 相關人士訪問
  4. 現場觀察
  5. 二手資料
  6. 競品調研

 

列舉了這幾個調研方法,看起來都是有理有據,非常科學的方法,但是仔細推敲一下,就會發現其中的問題所在:

使用者反饋的資訊有可能是假的資料

我們做使用者調研,挖掘使用者的本質需求的時候,我們當然是想讓使用者說出真實的想法,也可以說是沒有經過大腦思考的,最本質的客觀事實,沒有經過任何外界因素影響和干擾的,不摻雜任何主觀意識的反饋資訊。

但是,我們獲得的使用者反饋資料往往是不真實的,為什麼會導致這個結果呢,這需要從收集反饋資訊的過程中查詢根源,讓我們換位思考一下,站在使用者的立場去考慮,我為什麼要花費我的時間,給你們填寫調查問卷,或者是跟你們聊一些這方面的需求;往往使用者是不願意這樣做的,那麼我們通常採用的方法是發放一些小禮品,或者抽獎之類的好處。

中國有句老話:吃人嘴短,拿人手短。使用者在這種得到好處的情況下,反饋的資訊往往會是偏向好的一方面。比如:在我們的登入頁面,這個登入按鈕是否第一時間就引起了您的注意?這樣的問題,在使用者拿過好處後,還需要思考一下再決定的時候,他們往往會反饋相對利好的訊息。在這個過程中,其實反饋的資訊已經失真了。這其中也隱含著另外兩個問題,接下來再說另外幾個原因。

原因一:群體影響導致假資料

對於中國人來說,直白一點也可以說是面子問題的因素。

回憶一下調研場景,一群好哥們或者好同事,遇到你們在調研問題,人家拿了好處,基本都是給了利好方面的意見,你好意思給其它另類的意見嗎?如果你給了,人家肯定說你這人怎麼怎麼地吧?進過一番思想鬥爭,你也就範了,隨大流吧。

原因二:調研問題的設定,導致資料失真

在頭腦風暴後決定的問題也好,或者是經過資料分析後得出的問題也好,往往一些確定下來的問題,就是有問題的,典型的一個問題就是:問題本身帶有導向性,容易誤導使用者做出錯誤的選擇,這個選擇往往是經過自己大腦思考後得出的結論。

原因三:認知水平參差不齊

對於調研中的問題,或則選項的描述,很多時候是沒有嚴格的界定的;不同的使用者對此問題的認知也不太一樣,那麼調研就有可能出現與實際情況相差甚遠的情況出現。

比如:讓公司的30個男人評價一個女人是否漂亮。

  • 張三評價說還行;其實他內心感覺這個女人的胸比較大,是自己喜歡的型別;
  • 李四會評價說不好看,因為他內心感覺這個女人的腿型不夠好看,不是iphone6的腿;
  • 但是王五可能會說太漂亮了,她的腰是A4腰,那小蠻腰,很性感;

其實我們調研的目的,就是綜合所有因素考慮這個女人是否漂亮,但是調研物件都太看重某一個方面,而把其它方面的因素剔除了。

 原因四:把預設調研場景強加到調研物件身上了

調研時,需要預設一個場景或條件,再收集資訊。然後從各個角度再調研,去交叉驗證這個預設場景是否正確。這是比較傳統的方法,理論上是合理的。

但實際上很少人去做「交叉驗證」這個環節,只做了「預設場景」,相當於把調研設計者的主觀意志強加到使用者身上。

舉例:調研問題這樣寫:你出門打出的話,首先想到的是哪個叫車軟體:

  1. 滴滴
  2. 神州
  3. Uber

這個例子,就是把位置因素強加到了調研物件身上,說到底還是使用者畫像沒有做好,假如這樣讓調研物件去選擇的話,有可能人家出門都是私家車,都不叫車,這個時候可能人家就是憑感覺寫一個選項,可想而知,這樣的結果,肯定是存在很大的不準確性的。

總結:

使用者調研的最終目的是挖掘到使用者的最真實的需求。

為了獲取到這個需求,在調研之前,我們要做大量的準備工作,不然的話,我們後續工作的作用可能就會等於0,那麼做什麼工作呢?大概以下幾個:

  1. 使用者分類:把使用者按照不同的維度進行分類,理想情況是分類越細越好。
  2. 使用者分析:充分的瞭解我們的每一類使用者,最好是搞一個十分詳細的使用者畫像出來,還是越細越好。
  3. 問題設定:要仔細推敲每一個調研問題的正確性,是否有隱性的引導意思,是否符合此類使用者型別。針對不同類別的使用者,同一類別不同調研場景下的使用者,都要設定好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