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百度、騰訊、阿里巴巴均有大手筆的產品或革新出現,掀開“社交商務”大戰帷幕。百度的“買什麼”是基於百度知道推出的一個導購平臺,有資訊,有問答互動。騰訊微信的“公共賬號”提供了一個基於關係圖譜和服務的商務平臺,有傳播擴散,有互動交流。阿里巴巴對天貓品牌旗艦店進行升級,提供了號稱“品牌站”的購物平臺,更加強調品牌和互動。

中國網際網路絡資訊中心分析師陳晶晶認為,三大網際網路巨頭的社交商務平臺均強調了互動的理念,但僅僅停留在即時通訊或非同步問答的層面上,而未來社交商務成功的關鍵將取決於多維度的互動,包括商家和消費者之間、商家之間及消費者之間的互動。

網際網路的應用往往源於生活而高於生活,利用資訊科技的便利將虛擬生活高度耦合於現實社會。例如:大家去購物中心的目的,不一定是去買東西,也許為了跟朋友一起喝個咖啡,吃吃飯,聊聊天,順便帶回來點東西。未來,社交商務的發展也會類似於此種意義上的交流和互動。

消費者之間的互動:在電子商務平臺上,大家相約去購物,其朋友也可以看到消費者瀏覽的頁面,互相點評提供參考建議。消費者之間互相贈送消費券和禮物等。消費者還可以以商品為節點,將自己的建議、購物或使用體驗,同步或者非同步的分享給正在選購同類商品的人群。慢慢的,經常在網上互動的人群形成圈子,相聚線上交流互動,並將線上的這種互動行為延伸到線下,開展社交聚會等娛樂活動。

商家和商家之間的互動:在天貓這類購物平臺上,消費者往往希望能夠通過一站式購物獲得更多折扣。商家的平臺不一定會大而全,但商家之間可以聯動起來,為消費者提供更大折扣力度。此外,商家之間的聯合還可以舉報不法商戶和差評師等等。

商家和消費者之間的互動:大資料時代,電商平臺的優勢是擁有數量龐大的使用者和資料。商家可以利用平臺提供的資料探勘軟體對消費者進行資料分析,投其所好主動營銷。或者定期以優惠的折扣和禮品回饋老客戶。

目前,大多數電子商務平臺僅僅是提供銷售的職能,網站佈局為產品展示貨架,電子商務網站若想提升使用者粘性和重複購買率必須在資料探勘的基礎上,藉助社交功能發展社交商務,只有“多維度互動”才能盤活這種社交商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