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營銷

事件營銷 – Event Marketing,是整合營銷(IMC, Integrated Marketing Communication )中,不可或缺的環節,也是近年來國內外十分流行一種公關傳播與市場推廣手段。

企業通過策劃、組織和利用具有名人效應、新聞價值以及社會影響的人物或事件,引起媒體、社會團體和消費者的興趣與關注,以求提高企業或產品的知名度、美譽度;同時也塑造情境、讓目標受眾體驗、試用,以達到樹立良好品牌形象,與促成產品或服務的銷售目的。

事件營銷20世紀90年代後期,網際網路的飛速發展給事件營銷帶來了巨大契機。通過網路,一個事件或者一個話題可以更輕鬆地進行傳播和引起關注,成功的事件營銷案例開始大量出現。

事件營銷

事件營銷遇見大資料

一個人的生活體驗中,產生對事物的經驗,會隨著周圍的環境,或者當下接觸到的人、事、物而改變。這裡通常會有一個週期,也就人們是在經歷事物中,會經過前期、中期、後期三個階段,進而影響人們最後的觀點甚至是決策。

同理,事件營銷也是需要經過活動前、活動中、活動後三個階段,甚至更長的週期,來實現營銷目標。一個成功的事件營銷,不僅僅要看重事件發生當下,更要從前期以及活動後期兩個階段,來檢視消費心理的全程演變。

而現今目標受眾的媒體接觸習性日趨多元化,消費行為的監測技術也日益成熟,當監測到的大資料與事件營銷的創意碰撞時,理性與感性交會,勢必產生新的化學作用,帶給營銷顧問或企業決策者新的靈感與啟發。

事件營銷
前期 (Pre Event)

事件營銷活動的前期,重在宣傳與尋找參會者,因此數量與質量,成為營銷資源投入的最重要指標。

到哪兒尋找目標受眾?除傳統的廣告、公關手段外,企業既存的資料庫,及與合作伙伴交換來的資料庫交錯運用,是現在普遍運用的方式。在當今網路使用普及的環境下,透過社群媒體監測,及探索到受邀物件網站使用偏好,適時精準投放,會讓目標受眾順著平時的媒體接觸習性,收到更精確的邀請資訊。

接下來是如何有效探知有意參會者的期待、蘊釀參會的情緒,以及過濾非目標受眾的參與 ,讓策劃人將資源集中在參會者質與量的提升。除了過去傳統的直郵、電話、傳真,與現廣泛被使用的電子郵件、簡訊、彩信之外;微博、微信等新一代行動網路與社交網路等溝通(Engagement)工具,都能將資料採集下來,有系統的歸類分析。讓活動創意更有策略性與、針對性,也能讓活動進行時的參與滿意度大幅提高。

活動進行中 (During Event)

成功的活動是雙向交流的,參會者的參會體驗越來越被重視,因為參會者的體驗好與壞將直接影響他們的決策。

從媒體接觸習性的改變,電子閱讀佔比越來越高;從人際溝通的模式來看,手機、平板計算機越來越被倚重。這也讓事件營銷的活動設計時,有更多的與參會者接觸的機會(Touch Point)。從早期慣用的一維碼(Barcode)、二維碼(QR code)、射頻識別(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到愈益成熟的人臉辨識技術。這些都能活化活動中的互動,活動創意中,如何巧妙運用O2O(offline to online)的設計,就能有效擷取參會者的行為資料。

後期 (Post Event)

高張力的活動結束,常會讓主辦方如釋重負般的大喘口氣。錯了,活動結束才是真正的營銷要開始。

事件營銷活動結束後,要如何分辨參會者是品牌喜好者、價格敏感群、還是能明確採購意向立即下單者?又如何評量活動設定的關鍵資訊(Key Message)被有效的傳播擴散?好不容易邀來的參會者,是會後品牌產品的推廣者,還是無動於衷,甚至負面資訊的宣傳者?活動結束後還要注意活動的聲量,與競爭者的口碑對比是否有變化,都將影響活動的效果,要保持關注並作出相應調整。

善用無處不在的Event資料

事件應用

讓活動前期、中期、後期的資料貫穿,可以有系統的將目標受眾的互動指標、行為指標、基本資訊與採購意向指標,清楚記錄並做出評比分數,準確瞭解參會者DNA以及活躍度,通過BI分析法,找到潛在目標客戶,再匯入業務開發系統(Sales pipeline)中,提供銷售團隊找到銷售切入點,定期追蹤。

實現營銷目標,就需要營銷策略打動消費者。從前期的SRM(Social Marketing Management),捕捉參會者口碑與興趣偏好;到活動中的CEM(Customer Experience Management),從參會者關心的事情入手,精準互動,提高活動的完美體驗目的;到後期CRM(Customer Relation Management)的管理維護,讓參會者從陌生客戶成為企業的忠實客戶。對目標受眾在整體事件營銷過程中的資料採集、互動、分析,將會是決定營銷成果的關鍵。因為,整合營銷的所有環節中,只有事件營銷(Event)是唯一能有機會與目標受眾面對面溝通的機會,必須即刻開始實踐。

自:36大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