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釋出《生活在此處——社交網路與賦能研究報告》。報告顯示,半數以上的青年願意嘗試以網際網路和社交網路為平臺的職業選擇。青年人在社交網路相關職業的選擇中,排名前三的分別為微商、公眾號寫手、電子遊戲玩家,其分別對應的百分比為30.3%、18.6%、16.8%。

報告以2016年十個大城市居民進行了抽樣調查,共抽取了3000多戶家庭進行調查,並從中隨機選擇了50%的家庭對他們的子女進行了配對樣本的調查,調查了網際網路和社交網路對老中青三代人的賦能。

社交網路改善離婚和喪偶老年人的主觀福利

報告顯示,使用網際網路和社交網路的老年人,其生活滿意程度顯著較高。在生活滿意度十分制量表中,使用網際網路和社交網路的老年人更傾向於高滿意度(8分及以上),約佔74.1%,比僅使用網際網路的老年人呈現高滿意度的比例高出15個百分點,也高於不使用網際網路的老年人呈現高滿意度的比例。

社交網路對於改善離婚和喪偶老年人主觀福利的作用明顯。不使用社交網路的喪偶、離異的老年人更易呈現中度或重度的孤獨狀態,平均比例約佔65%以上;而使用社交網路的喪偶和離異的老年人多呈現輕度孤獨狀態,平均比例在50%以上。

社交網路具有較強的情感賦能作用,促進代際交流增加、家庭關係更加緊密。35.2%的老年人認為在使用微信或QQ等社交網路之後他們與子女的關係變得更加親近,24.8%的中年人認為他們與父母的關係變得更加親近。

社交網路為中年人緩解壓力

調查發現,社交網路對中年人的人力資本和社會資本的累積具有幫助。45.5%的中年人認為社交網路對增加職業、教育和生活機會比較有幫助,15.6%的中年人認為很有幫助。

中年職場人群通過社交網路的連線,與同事溝通了感情,緩解了工作過程中的壓力。48.6%的被調查者認為社交網路對促進與同事的交流、給工作減壓比較有幫助,29.1%的被調查者則是認為其很有幫助。

以社交網路為平臺的新型青年就業模式興起

報告顯示,半數以上的青年願意嘗試以網際網路和社交網路為平臺的職業選擇。青年人在社交網路相關職業的選擇中,排名前三的分別為微商、公眾號寫手、電子遊戲玩家,其分別對應的百分比為30.3%、18.6%、16.8%,可見,以一種虛擬網路平臺為基礎構建的新型就業模式可能在青年中有一定的市場。

調查發現,90後和00後是QQ社交網路的主力,在QQ的各項功能上,90後和00後都超越了最早使用QQ的70後和80後。以QQ空間為例,90後的使用比例為73.5%,00後的使用比例為67.9%,而70後的使用比例為46.8%、80後的使用比例為53.5%。

家庭關係進一步連線,青年人是父母上網的帶路人和代理人

報告顯示,從家庭關係和構成來看,青年人自然是社交網路使用的先行者,他們對自己的老年父母呈現出一種“帶路人”效應。這種效應表現在,針對不上網和不使用社交網路的老年群體,青年人主要起著引領作用;針對上網和使用社交網路的老年人群體,青年人起著促進的作用。

無論父母是否使用網際網路和社交網路,青年都更傾向“代理消費”,即幫助父母上網購買所需的商品,青年人的“代理行為”逐漸日常化。父母使用網際網路和社交網路的家庭中,青年幫助父母“代理”購買商品的比例為71%;父母不使用網際網路和社交網路的家庭,青年人幫助父母“代理”購買商品的比例為55%。

報告認為,子女的“代理消費”通過促進老年人的物質和精神福利,很大程度上提升了老年人的生活滿意度,提升了家庭成員的親密關係。

自 techwe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