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2013年之後,一個理念越來越被人們所深刻理解,即移動網際網路是對於網際網路的一個真正顛覆,未來這個市場將10倍甚至百倍於我們之前所使用的那個PC網際網路,目前我們看到的,只是朝陽升起前的一抹亮光。

 

這一論斷的根據在於,未來的移動裝置將會是多終端的,或手機、或pad、或可穿戴裝置,甚至冰箱和洗衣機,衛生間的梳妝鏡,其應用遠比PC廣泛。移動裝置擴充了人類利用網際網路的廣度,會刺激出大量的潛在需求,並形成一個龐大的移動商業市場,形成全球性新經濟模式的增長引擎。

儘管現在,公司們仍很難從移動網際網路的大發展中賺到現實利益,但使用者習慣仍不斷從PC向移動端轉移,各方力量仍在向這個領域大舉投入,競爭日漸激烈。

2012可以算是安卓裝置的爆發年,2013是安卓裝置向縱深挺進的一年,而iOS裝置的持續滑落已在之前被準確預測到。截止2013年末,中國的安卓裝置活躍數量為3億部,較去年增幅放緩但增量更多來自於農村地區。千元以下智慧機的迅速普及,為移動網際網路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安卓統治智慧機接近80%市場份額的情況下,中國的移動網際網路又將進入新一輪的跑馬圈地。未來移動網際網路的發展方向,將是為使用者帶來更多實際價值而非僅提供娛樂與社交功能。已有越來越多的公司認準這一趨勢,並圍繞這一趨勢發力。讓我們看看過去一年中,各方勢力的種種表現吧。

 

騰訊

 

騰訊是BAT中在移動端動手最早的,發展也最為順利。這倒不是因為馬化騰早早看到移動網際網路的增長前景,而是由於騰訊對市場高度敏感的習慣造成的。那種任何業務也不願錯過,別人有自己也要有的指導思想,使得騰訊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能緊跟節奏,構造出一個相對最全面的移動生態。

過去一年,騰訊除了在微信和手Q方面獲得巨大成就外,QQ瀏覽器的崛起,在移動新聞客戶端、移動安全、移動視訊等領域的步步為營,也給人留下深刻印象。不過,微信的光芒似乎已壓過一切,讓人們無暇顧及其他。在微信這個有可能會變得超級巨大的平臺上,也似乎可以承載一切。微信是個優秀的產品,但過高的期望,卻有可能對其不利。

截止2013年底,微信的使用者數為6億,拒信其中有四分之一為海外使用者,其餘4.5億為國內使用者。微信的月活躍使用者截止2013年底為2.72億,僅次於Whatsapp的3.5億。微信如今已是印度等國iPhone使用者下載量最大的社交工具,也是中國唯一一款有一定國際競爭力和知名度的網際網路產品。

 

事實上,微信在社交關係方面的沉澱過程已告完成,未來再有任何新進者想蠶食微信的份額與使用者,在微信不犯明顯方向性錯誤的基礎上,將花費數倍於微信所支出的成本。使用者社交關係的轉移成本過高,這是微信的天然護城河。

2013年3月,高盛給出的微信估值為865億港幣,半年後這一估值飆升到了1356億港幣。騰訊股價也在2014年初時突破500港幣的歷史最高紀錄,較2013年初的股價上漲54%,距離萬億港幣的總市值已越來越近。2013年騰訊的發展速度在其歷史上僅佔第三位,20%左右的增速遠遠落後於前面兩個排位,但騰訊股價仍創出歷史新高。這得益於微信的超強表現,為騰訊整個集團拉高了估值。

當然,還有並未顯山露水卻並不遜色的手Q,沒有被納入估值增量範圍。手Q在流量上遠遠大於微信,可承載的服務種類甚至要多於微信,未來的某個時間點,手Q的價值也將凸顯出來,成為騰訊估值的另一大增量來源。

 

微信目前正開展商業化試水,新增的微信支付功能,以及微購商城和微生活等服務,對另一巨頭阿里巴巴刺激很大。雙方在去年8月之後進行了一系列攻防,阿里拼死抵禦微信對其電商生態的滲透,遮蔽掉微信公眾號及二維碼,打通與新浪微博的賬號互通,全力發展類微信社交工具來往。而微信則大肆清理與阿里電商有關的公眾號,穩步推進電商生態的建設和使用者習慣的轉移。

微信支付給使用者帶來了全新體驗,其便捷、簡化和安全的支付流程,對支付寶構成很大威脅,更對阿里電商生態造成威脅。現在看來,移動端能否賺錢確實並不重要,引導使用者進行使用習慣轉移,才是當下更重要的事情。

微信是個令人高山仰止的專案,稍有能力與之叫板者如網易和阿里巴巴,拼全力推易信和來往,最終也只能是落得慘敗。而無力追趕的一眾公司,也只能是羨慕嫉妒恨了。騰訊僅憑藉微信一款產品,就能成為中國移動網際網路之王,更何況再加上已經營許久的手機QQ等強勢產品。

騰訊的移動QQ瀏覽器,是過去一年表現非常不錯的移動產品,在產品設計和體驗上日趨細緻,精雕細琢,應用了許多微創新到產品中去,市場份額也穩步上升。但在騰訊圍繞著微信而展開的移動生態打造中,瀏覽器倒並不那麼重要,更重要的一個產品是嘀嘀叫車。

 

嘀嘀叫車目前的市場佔有率遠超快的叫車,而一些小公司已在過去一年被清洗出局。嘀嘀叫車在佔據市場優勢的情況下,於2014年初接受1億美元的C輪投資,並接入微信支付。嘀嘀叫車即便未來幾年仍不進行商業化運作,不獲得產出,但只要引導使用者使用微信支付,促成使用者支付習慣的養成,其為騰訊帶來的價值遠比從市場上獲得直接受益要大很多倍。

2014年騰訊的移動端發展狀況,目前看來是高歌猛進,一片繁華景象。但這也有可能是微信的強勁增長把一些異常狀況掩蓋起來了。騰訊的移動端也還是有一些隱憂的,其他家之所長正是騰訊之所短。

騰訊雖然在移動支付和移動電商方面給阿里巴巴構成極大壓力,但在移動搜尋、應用分發、LBS等領域,對百度及360暫時沒有任何威脅。2014年騰訊將在移動瀏覽器、移動應用分發和移動安全方面發力,移動地圖業務將走差異化發展路線,以期將產業鏈做全,做大。2014年對於騰訊移動端而言,將會是風雲激盪的一年。

 

百度

 

百度的移動業務在2012年三季度之前仍波瀾不驚,主要原因是雖然該做的事情都在做,成效卻沒有顯露出來。李彥宏重安卓輕iOS的論斷是正確的,移動端商業模式難尋的顧慮也確實存在,但在移動端只練不說和又說又練,明顯是不一樣的,會給市場傳遞出積極與否的訊號。

 

好在有360的正面挑戰,使得百度像是從睡夢中驚醒過來,開始發力。360挑戰的是百度傳統搜尋業務,與移動端無關。但投資者對百度的不滿並非因為其業務受到挑戰,而是由於移動戰略進展沒有達到投資者預期。於是,一貫理性的李彥宏也開始表現出超越實際的堅定決心,用價值觀給員工輕度洗腦以提振士氣,制定長遠戰略堅定執行。這一切都取得了非常不錯的效果。

百度在年初時制定的戰略是移動搜尋和LBS為雙引擎,注重移動應用分發。當時百度移動搜尋佔市場最大份額,但不壟斷,能拿的出手的也就移動搜尋了。但也就不過半年時間,移動搜尋的使用者數及搜尋請求均同比增長一倍,活躍使用者超過一億。地圖和個人雲增速更快,到上半年為止,地圖就已積蓄起同高德一爭高下的實力,而個人雲業務的使用者則飆升至8000萬,為國內最大。在2013年上半年移動端的高速發展過程中,百度股價從80美元開始逐步回升至100美元左右(下半年最高飆升到178美元)。

到6月份時,百度進行了一次不動聲色的架構調整,成立移動雲事業部,LBS事業部。原有的搜尋業務被分為搜尋業務群組和前向收費群組。移動業務的脈絡更趨清晰,三季度百度移動端的營收首次佔總營收的10%,讓一直對百度移動看衰的外界對百度的進步有了個最直觀的印象。

2013年百度進行了四次收購,其中兩起與移動業務有關,首先是3.7億美元收購客戶端視訊公司PPS。這對於百度旗下愛奇藝的移動視訊業務意義重大,有效地彌補了愛奇藝在這一塊的空缺,改善了其落後局面。

 

另一起重要的收購是18.5億美元收購佔91無線,花大價錢拿到了這個利潤豐厚的業務。收購後,在應用分發領域,91助手、安卓市場和百度手機助手共同發力佔去了整個市場接近40%的份額,分發量達到9000萬,迅速對360手機助手形成強大壓力。

到了8月份百度世界大會時,百度首次提出了輕應用概念,意圖解決長尾應用的分發困境。輕應用的好處在於即搜即用,無需安裝,標準化頁面體驗,沒有終端限制,開發成本低。更重要的是,百度的移動搜尋有了變現渠道,這打破了之前一直困擾百度的移動搜尋商業變現問題。有些旅遊類和美食類的長尾應用,在百度輕應用平臺上得到了很好的分發。

到2013年底時,百度移動搜尋在一年內增長超過1600%,百度出現了14款使用者過億的移動產品,其中手機百度客戶端使用者過4億,百度地圖使用者量過2億。其他如手機瀏覽器、魔圖、百度雲、愛奇藝、百度視訊、百度手機助手、手機衛士、安卓市場等,使用者量均已過億。

值得一提的是百度的國際業務,也以移動為主。百度國際化的主要三個區域在北非、東南亞和中東。去年百度首先在非洲地區釋出了兩款移動瀏覽器,接著又在泰國發布了反病毒app,2014年有可能推出搜尋。這種利用移動業務反向逆襲的模式是否能成,還要看日後的表現。不過百度去年釋出的英文開發者工具,似乎已胎死腹中。

現在看來,百度的移動戰略是這樣的:圍繞搜尋、LBS、應用分發、視訊四大領域,打造一個包含使用者、開發者在內的健全的生態系統。底層是大資料、雲端計算、深度學習等前沿技術支撐的平臺,供開發者提交產品與網站以吸引使用者,第二層是應用支撐層,由百度地圖、個人雲、百度手機助手、手機百度客戶端、91助手、百度手機衛士等百度系產品所組成,最上一層是入口和變現層,通過91無線和輕應用實現流量的分發,並收取分成,同時獲取使用者,向下層匯入。

百度移動端過去一年的進步很大,已圍繞自身的流量入口特點建立出一個獨有的移動生態,但百度的移動業務在通用性和粘性方面不如騰訊,賬號體系孱弱,這是其自身基因所造成的。不過,百度似乎正在抓緊時間改善這一點。

 

百度在賬號體系上的改造,是通過給使用者提供多層次服務來實施的。例如口碑不錯的個人雲,百度金融,可穿戴裝置等。百度去年進入網際網路金融領域,釋出了兩款產品,分別是“百發”和“百賺”,也釋出了百度理財app。金融業務對賬號體系的完善有著顯著作用,其歸屬於移動雲事業部之下,如果百度能將該業務做大,可以在發展業務的過程中沉澱下使用者的登陸習慣。

此外,百度移動雲之下的可穿戴裝置業務,也是對此現狀進行改善的一個重要力量。百度所有可穿戴裝置均需用個人雲賬號登入,而且百度對可穿戴裝置的重視程度很高,對其未來寄予厚望。作為移動網際網路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其未來前景還是可以看好的。

2014年,百度將遭遇更強烈挑戰,騰訊也將進入應用分發市場,在瀏覽器和地圖方面也將發力,而原本鐵板一塊的移動安全市場也會風起雲湧,百度在去年底強勢推出了移動安全產品——百度手機衛士,補齊百度移動安全短板。顯然基於安卓優化大師升級而來,擁有一億使用者量的百度手機衛士也將衝擊著目前的移動安全市場格局。百度目前的股價已接近200美元,市值600億,這完全得益於過去一年在移動領域取得的成績,百度移動雲部門提升了一位不到30歲的副總裁,不僅證明了百度在該領域成果頗豐,也證明其擁抱未來的決心。

 

阿里巴巴

 

阿里巴巴的移動端事實上是三巨頭中最弱的,甚至比不上奇虎360。主要原因在於,阿里巴巴的主要業務並非面向最廣義使用者,僅在移動電商和支付領域佔有優勢,但卻揹負著要與面向最廣義使用者的騰訊和百度直接競爭的虛名。

 

阿里巴巴是BAT中覺悟最晚,動手也最晚的一個,收購新浪微博18%股權,可視作阿里對自身處境的一次覺醒。而在下半年力推來往的動作,則可視作對移動端現狀的一種略帶絕望的幡然醒悟。

在美國也一樣,移動電商的概念並不落地,因此阿里能做的事情只有在移動網際網路上為傳統PC購物開啟一個無線化的口子。天貓、淘寶和手機支付,是阿里在移動端的核心競爭力。但當阿里體會到社交之王騰訊在移動端對其傳統電商生態的侵襲之時,一場保衛戰開始了。社交生態是能最直接對電商生態產生實際影響的一種業態,通過社交關係而連線在一起的實物商品交易,粘性更高,銷售成本更低,而所有這些,依靠流量分配機制獲取收益的阿里並不具備。如果阿里早一年力推來往,情況就完全不一樣了,但現在,似乎有些晚了。

其實阿里在移動端的擴充遠比想象中要早,只是失敗了。早期的阿里雲在移動OS方面的開拓,正是從最基礎的層面試圖搶奪入口的一個業務,只是這個專案過於急功近利,在涉嫌侵權遭到谷歌打壓後一蹶不振,失去了上位的機會。

國內業界一直對阿里移動端的實力有過高期待,但實際上,過去一年阿里的一切行動,都有種被逼無奈的感覺。收購新浪,高德、快的、UC、陌陌等,都是股權投資,佔坑不被競爭對手獲得的意圖明顯。而全資收購或控股的移動業務如丁丁、友盟、蝦米音樂等,則對大局無甚影響。

圍繞著支付寶、淘寶和天貓這三個移動客戶端,阿里聚集了一批友軍,這種多國部隊式的整合,對提升阿里移動端實力幫助不大,最終還是要靠提升自身實力來擺脫困境。正因為如此,四季度阿里開始力推來往,意圖用構建社交關係鏈的方式促進電商業務,抵禦微信的衝擊,這可算作阿里在移動端真正發力的開始。

過去一年,雖然手機淘寶和天貓等客戶端獲得超過6倍以上的發展,但兩者實際成交也僅佔各自PC業務的一成。這不是能通過推廣手段可以改變的現狀,移動電商和支付的天然屬性,決定了這類業務不太可能獲得與微信一樣的發展速度。

 

在困境之下,馬雲又提出了全面移動化的主張,要用手機淘寶替換掉PC上的那個淘寶,甚至還想讓員工的辦公環境實現全面移動化。這些主張可代表一種決心和意願,若真的實施起來,則矯枉過正了。

阿里的移動部隊,目前除了核心的購物和支付業務之外,其餘大多集中在社交和本地生活領域,出彩者鮮見。快的叫車全面落後嘀嘀叫車,來往與微信的差距更大,不可同日而語。新浪微博在該領域仍保持龍頭位置,只是阿里在利用微博這個問題上出現錯位,為了集團上市而盯著眼前蠅頭小利不顧其他,盲目用微博進行粗暴的導流,導致新浪微博在使用者體驗上出現偏離。而18%的股權,讓人不明白阿里到底是要把微博扶植起來,還是要將其消費殆盡。

阿里在年末雙12時曾發起送彩票活動,斥資三千多萬元為使用者購買當期雙色球彩票,並贈送給使用者,目的在於鼓勵使用者使用手機支付。而幾乎同時對支付寶進行收費的政策,也是為了加強移動支付的使用率,加速將使用者向移動端轉移。在收購了一大堆業務之後,阿里又轉向利用真金白銀和資源扶持自身業務的策略,甚至不惜推出與新浪微博業務有本質衝突的來往,這種混亂的戰略,讓人對其後市難以看好。

或許,阿里巴巴根本就不需要有一個移動端戰略,先解決好淘寶的流量窘境,把PC端的規則調整至健康狀態,讓賣家有錢賺,才是阿里最該做的事情。

阿里巴巴2014年唯一的看點,是雲端計算。隨著亞馬遜雲入華腳步的臨近,阿里雲又要開戰了,他們要隨著亞馬遜雲的腳步前往全世界各地,與亞馬遜直接展開競爭,好有骨氣的想法。不過,與百度移動雲的概念不一樣,阿里雲與移動業務是脫節的,這似乎是有別於移動業務的另一個故事了。

 

奇虎360

 

談起奇虎360的移動業務,就不得不提其PC搜尋,因為這家公司雖然在移動應用分發領域佔據了顯著位置,卻除了安全和瀏覽器外,缺乏一個完整的移動產業鏈。這一點在奇虎四季度的某些表現中已能被明顯感知。

 

奇虎360去年的主要精力,是放在了搜尋業務之上,在移動安全的優勢得到鞏固之後,搜尋成為支撐360股價的主要因素。360年末透露出搜尋所佔市場份額已超過20%,假若這個數字的水分不多的話,也只能證明360並沒有擺脫搜尋上的弱勢地位,仍處在使用者獲取和使用者習慣培養的階段,距離顛覆百度還有不小的距離。

360的搜尋戰略,應該是在份額達到30%左右啟動流量注入策略,強行切下40%的份額。但從目前位置到30%的份額,是一段艱難的路程。在使用者習慣沒有養成之前,注入流量會影響到其他部分的營收,且得不到相應回報。如果百度搜尋不犯下滔天大錯的話,目前的市場格局仍見不到被打破的可能。目前搜尋業務在360內部的地位似乎有所下降,360必須為投資者找到新的想象空間,以維持股價。而這個想象空間,就是移動化。

奇虎360是較早進入移動應用分發的企業,與當時的91助手是應用分發兩強。這個移動端少有的能見到利潤的業務,在短時間內甚至成為一個入口,幫助奇虎360搭上了移動網際網路的一趟早班車。

在百度收購91無線之後,兩者曾在幾款國際知名遊戲的分發上面,有過激烈攻防。360認為自己的植物大戰殭屍在分發量上遠超百度,而百度認為自己在資料上並不落後。這是筆糊塗賬,不過我認為百度的分發能力並不弱於360,因為百度採用的是多渠道分發的策略,移動搜尋等工具也擔當了應用分發的職責,且效果很好。而360方面,只有強悍的手機助手在孤軍奮戰。

360的手機遊戲分發能力確實很強,其平臺是遊戲開發商都願意入駐的,根據來自幾家知名手遊公司的分發資料來看,其資料要比百度好看得多。不過這只是遊戲領域,在其他應用領域的分發,360應該不是最強的。去年從來自手遊公司的一些資料來看,360遊戲分發平臺和聯運平臺的成本已越來越高,這不是個好事。

在移動安全領域,由於360在PC端的全面控制力,其在移動安全領域也仍是唯一霸主。手機衛士目前使用者量為4億,控制了七成的市場份額,360所有業務的崛起,都或多或少與這個強大應用有關。但在2014年,隨著騰訊和百度在移動安全領域的發力,360同樣也將面臨激烈的挑戰。

 

移動安全是個入口業務,一直以來都受到重視。不過,去年年末時這種重視程度似乎在BAT三強中又有所加深,騰訊將投入資源在2014年把移動安全做大,而百度也釋出了自己的安全衛士,阿里巴巴也有意要釋出自己的安全產品。2014年的形勢,對於360而言並非那麼樂觀,是大力推出人們已有預期的移動搜尋,還是消耗精力在移動安全領域鞏固地位與對手死磕,是個兩難的選擇。

以360的資源和實力而言,不大可能採取多線作戰的方式,只有抓緊核心業務不放鬆。在多個戰線與別人展開競爭,是吃力不討好的事情,這一點360之前已有所感悟,因此一定會分清主次。

展望2014

 

目前的移動網際網路格局,已從群雄混戰轉向集中化,除BATQ之外,有能力貫徹移動戰略的公司已不剩幾家。這個市場將出現資源和實力向寡頭集中的趨勢,也會出現馬太效應。最終各自佔領一塊地盤,各自尋找自身的商業化開發途徑。

2014年的移動大戰將會異常激烈,戰爭將主要在BATQ這幾家之間展開。在移動社交、移動支付、移動安全、移動應用分發、移動瀏覽器、移動搜尋和地圖等領域,會有非常激烈的爭奪。

總體而言,移動搜尋、移動社交和移動電商這三個領域,出現重大格局變化較難。而在移動支付、移動瀏覽器、移動安全和移動應用分發方面,則存在很大的爭奪空間。希望各巨頭的2014年,能在競爭中打出姿態,打出優雅,打出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