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電視會是怎麼樣的?要回答這個問題,最好先問下,智慧手機是手機還是計算機。iphone是重新定義了計算機還是手機。有iphone這個前例,對電視的思考應該會相對容易些,雖然事與願違。這篇算是對“網際網路結構性機會bong”的一點註釋。

如果要重新定義電視,那麼就在電視基礎上做加法,增加諸多網際網路的功能,如果要重新定義計算機,那麼就拋開電視,將諸多計算機功能落實到硬體,這不是殊途同歸,是理念分歧不同的選擇。

個體晶片化的要點是,計算機作為工具能便利的被我們使用。在家庭環境,現有的計算機工具(PC,ipad,智慧手機)能否滿足我們的資訊化需求,是否還需要智慧電視這一硬體,及智慧電視需要怎樣的功能才值得我們去購買擁有?

智慧電視是在家庭環境內的計算機,應該具備電腦的大部分功能,是一臺大螢幕的電腦,能在電視上完成遊戲,上網,看電影,網購,視訊聊天等諸多功能。

我們主導著智慧電視這一晶片化工具的使用,從硬體和內容這兩方面來討論

智慧電視與生活方式

硬體:

1.與現有智慧終端的無縫對接,智慧電視與手機,電腦,平板通訊順暢,當智慧電視要分屏時,內容可以便捷顯示在這些終端上

2.互動方式的多種形式,體感,手勢,觸控,聲音等多種方式並存

3.隨內容更改硬體引數設定

4.作為營銷噱頭,清晰度,價效比,工業設計等,就暫不討論了

內容:

內容又要相對麻煩,需要有我們主導內容的使用的觀念,對內容進行重新審視

智慧電視上顯示的內容很大一部分是視訊,視訊又分為電視節目和網路視訊,那麼我們如何主導對這些視訊的使用

1.電視臺的消失與自助節目單的定製。每個電視臺都有自己的節目單,我們換臺是希望找到我們感興趣的內容,那麼我們就通過智慧電視將不同臺的節目和網上的視訊編排為一張個人化的節目單,智慧電視根據這個節目單播放節目,我們還需要遙控器嗎?

2.視訊互動與參與。我們不再是沙發土豆,對每個節目可以隨時吐槽,我們不要遙控器,但會拿著手機看電視,我們需要手機進行點評,通過手機截圖分享,檢視微博同好,看彈幕(分屏),這是對視訊資訊的2次消費。如果要更進一步推理,那麼手持手機的觀眾是節目的參與者和製作者,節目內容設計會考慮到觀眾的選擇結果,而執行A方案或B方案,也許不同的觀眾可以看到不同的方案。

3.視訊網站的新生。當觀眾對視訊內容進行互動時,那麼視訊網站(版權方)將抓住機會,比如視訊上出現一商店,演員時,視訊網站可以在分屏上編輯顯示該商店資訊,微博號,交通路徑,演員的微博,對視訊內容深層次的顯示,以備觀眾所需。觀眾看到一商品有興趣,用手機檢視分屏,獲取相應的資訊,這樣的資訊導流價值,與直接的廣告相比如何呢。

觀眾視訊觀看模式的改變,不可避免的改變傳統視訊的製作方式,內容。

智慧電視顯示的內容除了視訊外,還有遊戲,學習,網購等其他應用

學習方面的創新,也許是智慧電視的重要爆發點。體感互動方式會出現動作程式設計,不同的物件,由玩家的體感動作對物件進行程式設計。比如小鳥,玩家就可以通過自身的手勢決定小鳥的飛行方式,路徑及速度。這就使得動態黑板出現成為可能,老師在黑板上顯示圓的旋轉通過箭頭來表示,而現在老師可以藉助體感互動方便的讓圓真的旋轉,並顯示在智慧電視上,學生亦可互動解答問題。少兒節目裡通常有小朋友與主持人一同跳舞,現在通過智慧電視的視訊,將自家孩子的影像顯示到智慧電視裡,通過技術處理,替換原先的小朋友,變成孩子與主持人一同跳舞。雖然說這樣的應用是體感互動的運用範疇,但如果落實到智慧電視,就成智慧電視的功能了。

遊戲的互動性則是家庭成員集體活動的有力助手。智慧電視可以讓網購時進行虛擬試穿,智慧電視可以作為網路視訊聊天,留言板,日程表等螢幕顯示功能使用。

其他的應用則根據實際情境進行創新了,比如網上看到某視訊,就可以直接拉到自己的資訊處理中心,標上8:20播放,那麼一回家就可以看到這一視訊在播放了,實際上智慧電視諸多應用都會是在個人資訊處理中心基礎上實現的。

我們考慮智慧電視,是在思考我們未來的生活方式可能會是怎麼樣,終歸是對社會化媒體的理解與思考,這篇算是個體晶片化和資訊處理中心分析框架的具體應用。

來源:sbumbleb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