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蘭著名移動應用創業公司Supercell上月透露,為了在亞洲尋找成功機會,該公司正在評估為Android開發應用的前景。

Supercell CEO依卡·帕納寧(Ilkka Paananen)對《金融時報》表示,該公司正在“積極思考”谷歌的平臺:“進不了亞洲,就妄稱全球化。沒有Android,就沒法在亞洲做大。我們正在積極考慮這個平臺。”

由於iOS和Android的各項開發者和使用者指標已經引發了一場激烈的討論,所以帕納寧的這番評論尤其令人關注。

很多人認為,Supercell應該會繼續為iOS獨家開發應用,因為該公司僅從蘋果公司的這個平臺上就賺到了鉅額利益。事實上,他們今年4月的日均應用創收額就高達240萬美元,公司估值為7.7億美元。

亞洲市場現狀

科技部落格TechCrunch指出,在美國,多數人仍然認為iOS是主導平臺。儘管iOS與Android在美國市場的份額基本持平,但Opera的報告顯示,iOS的使用者“質量”更高——對開發者來說,這就意味著使用者人均開支更多。

但亞洲卻有所不同,那裡有很多國家的Android裝置數量都遠超iOS。

中國市場銷售的智慧手機中,90%以上都採用了Android系統,而在智慧手機裝機量中也佔據50%以上的份額。

除此之外,Android在韓國的網際網路使用量上同樣佔優,而Android裝置則佔據了東南亞市場70%的份額。

日本或許是個例外。儘管該國第一大運營商NTT DoCoMo尚未銷售iPhone,但這款產品仍是該國最暢銷的智慧手機。不過有訊息稱,蘋果公司可能很快就將與NTT DoCoMo合作。

帕納寧認為,總體來看,Android是在亞洲市場做大規模的關鍵。

Android逐漸佔優

兩大平臺之間的使用者數量差距卻成為Android受寵的關鍵因素

兩大平臺之間的使用者數量差距卻成為Android受寵的關鍵因素

各種報告都表明,iOS使用者的人均開支更高,但在很多亞洲國家,這兩大平臺之間的使用者數量差距卻成為Android受寵的關鍵因素。

這些資料也都佐證了帕納寧的觀點。不僅如此,實際的趨勢對iOS更加不利:很多亞洲創業公司對Android的重視程度都高於iOS。

雖然目前沒有多少開發者針對Android平臺開發獨家應用,但他們的確會首先對Android平臺釋出重要更新,而且普遍會優先面向Android平臺推出應用。

這與美國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那裡的很多公司會完全忽視Android。例如,耐克就不準備為熱銷的Fuelband產品開發Android應用,疏遠了數百萬潛在使用者和實際使用者。

亞洲資訊應用以Android為重

資訊應用以Android為重

資訊應用以Android為重

資訊應用是這一趨勢的引領者,而這類應用在亞洲很多地區的市場份額都超過了Facebook和Twitter。

擁有2.3億註冊使用者的日本資訊服務Line就是Android在亞洲受到重視的典型例子。

Line共提供50多款應用,他們在增加功能和改版應用時都首先考慮Android版,其次才是iOS。Line應用在日本的使用者不到5000萬,所以專注於Android平臺可以幫助他們吸引更多的海外受眾。

當然,其他因素也起到了幫助。Line發言人表示,由於Google Play不會進行審查,使之能夠更快地推出新版Android應用,而禮品和免費遊戲幣等模式也只能在Android上採用。蘋果公司曾在今年5月以違反App Store服務條款為由,要求Line調整iOS應用。

騰訊的微信也面臨著類似的情況。這款服務已經擁有4億註冊使用者,月活躍使用者也高達2.35億,他們最近剛剛部署了遊戲平臺和貼等商業化措施。然而,該公司卻首先在Android平臺上試點和釋出了遊戲,隨後才面向iOS推出。

不只是大企業,小型創業公司同樣如此。

總部位於台灣的資訊應用Cubie擁有800多萬註冊使用者,該公司通常會在iOS應用更新前很久就升級Android應用。

Cubie發言人詹姆斯·希爾(James Hill)表示,Android不僅為其貢獻了更大的使用者,而且提供了更大的測試空間——包括針對一小部分使用者測試新功能:

“從產品開發和A/B測試的角度來說,Android比其他平臺更容易測試功能和設計的變化。從數量上講,Android平臺顯然更大,尤其是在增長迅猛的亞洲市場,我們的多數使用者都位於那裡。

儘管我個人更喜歡iPhone,但從公司的角度來看,Android卻可以提供更大的空間讓我們嘗試新生事物。如果效果好,我們就會增加到iOS應用中,如果不好,也沒什麼傷害。”

部分企業仍青睞iOS

雖然也有一些例外,但這類企業多數都不主打亞洲市場。(儘管亞洲資訊應用現在已經開始國際化,但初期主要還是瞄準了亞洲使用者。)

新加坡的Burpple是一款專為美食愛好者設計的照片應用,2012年3月在iOS平臺上釋出。由於iOS在新加坡更熱銷,所以該產品直到2013年2月才登陸Android平臺。值得一提的是,新加坡是全球人均擁有蘋果裝置最多的國家。

然而,為了在東南亞市場擴大份額,Android是必須相容的平臺,更何況Android在新加坡的市場份額也在迅速增長。

另外一款誕生於新加坡的應用BillPin最初也只支援iOS平臺。

“我們一年前創業時的主要使用者群來自美國,所以我們專心發展iOS。我們首先開發iOS應用,網頁版和Android應用是6個月後才釋出的。”該公司聯合創始人達利斯·張(Darius Cheung)說。雖然並未透露使用者總數,但他表示,其中約有70%來自iOS。

他補充說:“但儘管如此,我們的很多使用者表示,可能會在下次購買手機時換成Android。”這也凸顯出一大行業趨勢。

印度視訊內容創業公司Spuul首席產品官、雅虎亞洲前高管邁克爾·史密斯(Michael Smith)最近發表了一篇著名的博文,闡述了Android在亞洲市場的普及率逐漸擴大,但同時也沒有避諱該系統的碎片化問題。

史密斯指出,Android使用者通常“花錢少,抱怨多”,但他也承認,Android已經成為一個不容忽視的平臺——儘管蘋果公司即將釋出的iPhone 5C可能會改變這種情況:

“對Spuul來說,我們別無選擇,只能同時支援iOS和Android。我們還發現Android正在瘋狂地增長,在某些新興市場的份額甚至已經超過iOS,而且增長速度也快於iOS。除非蘋果公司推出低價手機,否則我認為這種情況不會發生變化。我希望他們能這麼做,因為如果價格親民,那麼當使用者有選擇的餘地時,他們很可能就會選擇蘋果的產品。

但無論如何,我們都會一直相容這兩個平臺,而且我們知道,為了相容Android,我們肯定需要更多的時間、資金和人手。就是這麼簡單。”

先拋開低價iPhone不談,有傳言稱,蘋果公司即將與日本第一大移動運營商NTT DoCoMo簽約,後者幾乎佔據該國近半的手機使用者。

雖然日本開發商通常都不會只針對Android開發應用,但蘋果公司與NTT DoCoMo的合作卻會對Android在日本的地位產生重要影響。

科技諮詢公司Serkan Toto表示:“顯然仍有很多遊戲和高品質的應用首先來自iOS平臺,甚至面向iOS平臺獨家推出,但Android還是有一個巨大的優勢:他可以通過日本三大運營商銷售,其中最重要的是NTT DoCoMo,因為該公司還不銷售iPhone。

所以,這對Android在日本的滲透率和品牌形象而言至關重要,它擁有5000多萬使用者,成為該平臺在日本的重要優勢。”

亞洲趨勢變化最明顯

谷歌執行董事長埃裡克·施密特(Eric SchMIDt)曾在2011年12月做出了大膽的預言:Android到2012年夏天將成為開發者的優選平臺。雖然這並沒有實現,但亞洲的格局已經開始悄然轉變。

至於歐美市場的使用者是否也會促成與亞洲市場相同的變化還未可知,而亞洲是否會有很多開發者徹底放棄iOS,轉而為Android開發獨家應用,也無法判斷。

後一種情況尚未發生,但一些資源有限的小團隊的確有可能將主要的精力投向規模更大的Android市場。然而,對於大型開發者而言,iOS依然是最佳的創收平臺,而Android則有可能帶來更快的下載量增速。

但儘管如此,蘋果公司仍然可以藉助價格更低廉的iPhone扭轉市場趨勢。中國電信之前在新浪微博上釋出了一條訊息,吸引使用者預訂iPhone 5C。雖然這條訊息已經刪除,但卻從一定程度上驗證了這款傳言已久的裝置。

蘋果公司有望在9月10日的新品釋出會上推出這款產品——它能否對Android在亞洲市場的增長產生影響?時間會告訴我們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