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物流業暗藏的四大O2O商業平臺
大膽預測,2014年將是移動互聯在傳統行業商業化爆發的一年,最容易催生的是O2O的商業機會。物流作為數千年的傳統行業,同樣也不例外。有人誤以為O2O就是賣東西,其實錯了,O2O更大的價值是一種服務體驗,以資訊服務為載體的平臺經濟。

物流行業有哪些O2O的機會呢?這個話題需要一手懂物流、一手懂移動互聯的人才能夠明白。而當下,懂物流的人不懂移動網際網路、懂移動網際網路的人很難懂物流,所以真正能夠看懂商機的人並不多。本人作為一個在物流業從業10多年,同時移動互聯裡玩了3年的跨界人物,略看出一二,給大家分享如下:

一、公路物流領域存在巨大的O2O平臺

中國有3000萬卡車司機,大部分司機每天處於移動狀態,據調查目前這些卡車司機的智慧手機普及率已達80%。消費上,每輛卡車的司機一個月消費上萬元,包括找業務、吃、住、行、車輛維護等(燃油、罰款另算),一小撮司機已經形成自己固有的小圈子,但整個卡車司機的基於移動互聯的平臺尚未形成。如果能夠依託目前全國的公路港為基礎、物流園區為載體,打造一個司機的移動互聯的O2O平臺,為司機提供一體化的綜合服務,這將是一個不錯的O2O平臺。

商業價值:3000萬卡車司機×1萬元/月;
前提:誰手上能整合這樣的司機資源,能夠具備協同公路港、物流園區商業化的能力?目前僅有幾家公司擁有絕佳的機會。

二、快遞業存在的O2O精準營銷和服務平臺

中國國有和民營快遞+落地配一線人員將近100萬人,他們滲透到每家每戶,是實現線上線下O2O營銷的重要資源,具備重要的大資料探勘價值。2013年雙11淘寶+天貓產生1.52億包裹,預計2013年全年中國將超過80億包裹,這些包裹可以看出這個平臺O2O營銷的商業價值。未來的營銷是基於大資料探勘的精準營銷,電商能夠接觸到客戶的就是最後一公里的物流服務的角色,在大資料驅動下快遞員投遞過程中順道如果能幫助線上品牌實現精準的營銷(比如就是一個二維碼營銷),這將是一個不錯的商機。

商業價值:80億包裹,每個包裹上獲得0.5元的營銷費用,這將是40億的市場;
前提:誰能抓住和控制住這些快遞,誰能控制這些包裹的源頭,當然最有可能的是馬雲的菜鳥,這就是物流業末端潛伏的商業價值。

三、最後一公里物流服務站點O2O商業平臺

談到這一點時,其實有點與第二點相關,目前新的商業模式正在興起,他只是從物流服務衍生出來的O2O商業平臺。比如京東與唐久便利點的O2O融合、北京最近興起的地鐵提貨服務、最後一公里的生活半徑平臺、阿里巴巴推動的貓屋等平臺,這都是從最後一公里物流角度衍生出來的O2O商業平臺。這個平臺完全可以實現商品虛擬展示、移動互聯下單的購物體驗。

商業價值:暫時無法估量,但趨勢所向;
前提:目前比較亂,做本地化電商有整合這樣平臺的機會,實現以物流服務電商的功能。

四、基於物流社交圈的O2O商業平臺

誰能夠整合中國物流最大的社交圈,誰將具備未來商業整合的基礎。商業的本質是人,不管是小米手機還是羅輯思維,不管是黃太吉還是褚橙電商,本質上是挖掘粉絲的商業價值,未來細分領域的粉絲經濟的存在重要商業價值。當然,物流存在著重要的商業差異,懂的人應該看得明白,前面提到的是toC的產品和服務,物流是toB的產品和服務,因此必須具備能夠影響到toB的決策者才能夠具備商業價值,一旦影響到toB的決策者,商業價值將遠遠超過toC那麼大的規模。

在中國的物流圈,可能本人對這個最有認識。原因是目前手上的團隊正在打造這個居於線上社交平臺的物流圈子,而且基本上是微博、微信全網覆蓋,具體怎麼O2O法這裡暫時不方便細化,但基於O2O推動的toC、toB的服務將具備重要商業價值。

商業價值:暫時無法估量,但趨勢所向;
前提:必須花幾年的時間積累線上SNS的資源,然後逐一商業化。

總結:

2014年將是O2O服務的元年,電商的O2O已經在2013年打響,2014年是服務O2O的重要滲透之年,機會面前人人平等,看到機會的未必是最大的贏家,真正的商業形態是做出來的。你可以不關注,你可以不思考,但社會需求的顧客習慣已經在變化,移動互聯已經改變他們的習慣。

自:天下網商 作者:黃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