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視覺化,36大資料

主要結論:
1. 調查顯示,已經部署資料視覺化的企業僅為15%,除此之外,約有56%的企業計劃在1-2年內部署相關應用。由此可見,資料視覺化市場仍處於應用初期階段,且短期內潛力巨大。

2.使用者在選用資料視覺化產品時,偏向免費的、開源的產品,選用收費的商業化產品的使用者僅為35%。

3.通過視覺化發現資料的內在價值、滿足高層領導的決策需要和滿足業務人員的分析需要,成為企業部署視覺化的主要目的。

4.SAP、IBM和SAS是使用者使用資料視覺化最多的三個品牌,40%的使用者認為Tableau是資料視覺化領域的領導者。

5.優秀資料視覺化產品應該具備的功能,排在前三位的分別是能夠與其他資料來源連線、強大的分析模型,以及門檻低、業務人員和高層也可以作資料分析。

一、資料視覺化應用現狀和趨勢調查

儘管資料視覺化的歷史可以追溯到20世紀五十年代,但該項技術真正在企業級發揮作用還是近些年的事。從下面的圖表中我們可以看出,當前已經部署資料視覺化的企業僅為15%,但有56%的企業計劃在1-2年內部署相關應用,足以說明資料視覺化市場仍處於應用初期階段,且短期內潛力巨大。

資料視覺化,36大資料

目前有很多工具或產品可以實現資料視覺化,甚至視覺化已成為商業智慧和資料分析產品的基本配置。對於資料視覺化工具的選型,被調查的使用者中有43%表示會選用免費的開源產品,35%的使用者會選用提供全面支援服務、收費的商業化產品,還有22%的使用者會選用免費的商業化產品。

免費的開源產品一般使用起來沒有限制,但應用門檻高、學習成本高,適合有一定技術實力的企業;免費的商業化產品一般是資料視覺化廠商提供的免費版本,功能和應用上會有一些限制,適合資料量不大、對分析要求不高的中小企業;而收費的商業化產品往往需要大量資金支援,但部署和應用簡便、服務有保障,尤其適合有資金實力雄厚的企業。

資料視覺化,36大資料

從企業部署視覺化的目的來看,排在前三位的分別為:通過視覺化發現資料的內在價值(36%)、滿足高層領導的決策需要(30%)和滿足業務人員的分析需要(25%),僅有9%的企業選擇需要更美觀的展現效果。
資料視覺化,36大資料

資料視覺化與傳統的資料分析不同,傳統的資料分析往往是分析出結果後,通過視覺化的效果展現出來;而資料視覺化是在展現的過程中分析資料,洞察資料中的內在價值。從調查結果中不難看出,通過視覺化的手段洞察資料中的價值已成為主流趨勢,資料視覺化很有可能會顛覆資料分析的傳統模式。

二、資料視覺化市場和產品功能調查

資料視覺化主要包括兩大主流市場,一類是非商業化的產品,比如開源產品或者程式設計類的工具;另一類是商業化的產品,比較知名的有Tableau、Qlikview、SAS視覺化分析、Microsoft Excel、SAP BusinessObject水晶易表、IBM Cognos等。因為非商業化產品的種類和數量太多,因此本次調查中只針對Tableau、Qlik、Tibco software、SAS、Microsoft、SAP、IBM和Oracle八家商業化的資料視覺化產品和服務提供商展開。

資料視覺化,36大資料

在此次調查中,筆者分別從知名度、流行度和領導者三個角度進行分析。從知名度來看,八家廠商幾乎不分先後,只有微小的差距,排名比較靠前的是IBM、Tableau、SAS、Microsoft和Oracle。

資料視覺化,36大資料

從流行度調查來看,SAP、IBM和SAS佔據前三位,所佔比例分別為19%、18%和17%。相比Tableau、Qlik等新興BI廠商,SAP、IBM和SAS等傳統BI廠商擁有更多使用者基礎,在企業中的知名度更高。

資料視覺化,36大資料

從領導者調查來看,Tableau以40%的優勢遙遙領先,這與2014年Gartner針對商務智慧與分析平臺的魔力象限排名也非常吻合。雖然Gartner魔力象限每年排名都會有所變化,但Tableau、Qlik等以資料視覺化為主要產品的BI廠商,正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佔領大資料市場。

資料視覺化,36大資料

被調查者認為一款優秀的資料視覺化產品應該具備的功能,排在第一位的是能夠與其他資料來源連線,所佔比例為19%;排在第二位的是強大的分析模型,所佔比例為18%;門檻低、業務人員和高層也可以作資料分析排在第三位,所佔比例為17%。其次為靈活美觀的展示效果、整合R等主流分析工具和移動端展現,除此之外,雲端展現關注的人較少。

三、總結

通過這次對資料視覺化的調查,可以瞭解到目前國內對資料視覺化的部署應用程度還處於初級階段,但是未來的發展擁有巨大潛力。除此之外,不管是Gartner還是國內市場的調查,國外廠商的產品仍佔主流地位,國產品牌不管是在知名度還是佔有率上都有很大差距。隨著大資料技術的不斷深入,相信專注於資料視覺化、甚至是整個商業智慧和分析領域的國產廠商會越來越多,衝擊洋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