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媒體這個新生事物在最近兩年變化巨大,從你身邊人的使用習慣就可以看的出來。你有多久沒上人人網或者開心網了?微博呢?

大洋另一邊的那些被抄襲物件也不例外。在更早跨入社交媒體元年的美國,細分的社交媒體開始逐漸壯大。

我們幾乎可以確定社交媒體的下一個方向:越來越細分,越來越小眾。 Business Insider 剛剛釋出了年度社交網站使用者分析報告,這份報告也許能給國內做社交媒體的老牌和初創公司一些啟迪。

  性別分化開始變得明顯

BI 的報告中,Facebook 和 Twitter 這兩個社交網路都有明顯的性別傾向。根據 2013 年的問卷結果,在使用傾向上,女性用 Facebook 的意向比男性高了 10%。

Twitter 則開始向男性使用者傾斜。此前 Twitter 使用者的性別比例一直比較平衡,皮尤的最新調則顯示,22%的男性在使用 Twitter,對女性這一數字是 15%。

無論這兩家最大的社交媒體願不願意,社交網路也許會變得更有性別區隔。

  對於青少年,Instagram 才是第一選擇

Facebook 仍然是美國最大的社交網站,它也並沒有如同人們預測的那樣快速下滑。近半數的少年 Facebook 使用者表示他們在 Facebook 上的活躍度上升了。

但它也許在喪失重要性。

在 Piper Jaffray 的一項調查裡,美國的青少年們把 Instagram 選為自己最重要的社交網站,Facebook 和 Twitter 的地位已經不保。

Instagram 的使用者還可能更有錢——調查發現,出生於富裕家庭的美國青少年中,87% 都在用 Instagram。

青少年使用者已經找到了比在網站上刷狀態更好的方式,Instagram 才是所有 18 歲以下人關注的焦點。

  不同社交網站的年齡層差異很大

像 LinkedIn 這樣的社交網站也許還不夠大,但擁有它獨特的優勢。LinkedIn 的核心使用者群集中在 30 至 49 歲,事業正處於黃金上升期的人群。它還吸引了更多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很多廣告商夢寐以求的人群。

BI 的報告顯示,對於這批使用者,LinkedIn 比 Twitter 更受歡迎。

YouTube 則會取代任何電視節目,成為廣告主的新寵。Nielsen 的報告統計,18 至 34 歲的使用者群中,至少一半在兩個月的時間內訪問過 YouTube。

對於“千禧一代”,它打敗了 Facebook 和體育網站 ESPN,成為青年人尋找數字內容的首選。

它的資料對傳統電視節目也是巨大的挑戰。為了吸引更多 18 至 34 歲的觀眾,不少電視節目都在換更年輕的主持人。資料證明,YouTube 在這個人群中比任何電視節目都受歡迎。

更年輕的未來消費者則熱衷於 Snapchat,閱後即焚應用。事實上,它的使用者群比 Instagram 還要年輕——Snapchat 的使用者中 60% 都是青少年,Instagram 則只有 28%。

國內的細分社交網路已經發展多年,規模上卻才剛剛起步。脈脈和雪球都立足於職場,tataUFO 這樣的新社交應用則希望佔領大學生戀愛生活,開拓更新、更細分的社交網路市場。

與之前提到的那些美國細分網站相比,他們還沒能引起波瀾。細分社交網站在國內還太小眾了,唯一稍微成規模的只有陌陌。

不過這不妨礙投資人對細分趨勢的看好。脈脈在今年 8 月獲得 2000 萬美元的投資,估值達到 1 億美元。與它相似的優士網早在 2012 年就融到 C 輪。圖片社交應用 Blink 剛上線就融到 2000 萬美元。在國內有一批忠實使用者的雪球網 9 月結束了 4000 萬美元的 C 輪。

人人、微博這樣的綜合性社交網路在國內還沒有做成氣候,就已經開始衰落了。細分社交網路呢?

 

來源:好奇心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