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am_data-center_image_726x726

根據Gartner公司的資料顯示,物聯網(IoT)將對資料中心市場、客戶、技術提供商、技術、銷售和營銷模式等產生潛在的變革性影響。Gartner估計,至2020年物聯網將含括260億個單位,屆時,物聯網產品和服務供應商將產生超過3000億美元的增量收入,主要部分來自服務。

Gartner公司研究總監Fabrizio Biscotti表示,“物聯網的部署會產生大量需要實時進行處理和分析的資料。而實時處理大量物聯網資料將增加資料中心工作負載的比例,使得提供商面臨安全性、容量和分析方面的新挑戰。

“物聯網連線遠端資產並提供介於資產和中心管理系統之間的資料流。這些資產可以被整合到新的和現存的部門流程中,以提供有關狀態、位置、功能等等的資訊。實時資訊使得更準確地瞭解狀態成為可能,而且,通過優化使用和更準確的決策,實時資訊可以提高利用率和生產效率。業務和資料分析可以讓人們瞭解物聯網環境下的業務需求資料供給,有助於預測物聯網裡激增資料和資訊的波動。

Gartner公司副總裁、著名分析師Joe Skorupa表示,“由於裝置數目龐大,再加上物聯網資料的超級大的規模、速度和結構,尤其是在安全領域、資料儲存管理、伺服器和資料中心網路方面,實時業務流程面臨風險。資料中心經理需要在這些方面部署更多的前瞻性管理能力,以期能夠積極配合與物聯網相關的業務重點。”

Gartner認為存在以下潛在的挑戰:

安全性——部署在跨越現代都市環境裡不同地區的各種裝置的進一步數字化和自動化會為許多行業帶來安全方面的新挑戰。

企業——仍會存在重大安全挑戰,原因是由大量裝置的部署而產生的大資料將大大提高安全的複雜性。而這反過來又將會對可用性要求產生影響,可用性要求也將增加,因此,實時業務流程存在風險,人身安全也有可能面臨風險。

消費者隱私——與目前的智慧計量裝置和日益數字化汽車的情況相同,未來大量的資料含有使用者使用裝置的資訊,如果沒有有效地保護這些資訊,可能會導致隱私洩露。此領域的挑戰特別大,因為物聯網所產生的資訊是為這些裝置提供更好的服務和管理這些裝置的關鍵之一。

資料——物聯網對儲存的影響就儲存資料型別來說是兩方面的:個人資料(消費者驅動)和大資料(企業驅動)。消費者在使用應用程式和裝置的過程中不斷學會更多的使用方法,因而會產生大量有意義的資料。

儲存管理——另一個因素是物聯網對儲存基礎架構的影響,會促進對更多儲存容量的需要。隨著資料需求的普遍增加,這種需要必須得到解決。現時的重點必須放在儲存容量上,要把重心放在考慮業務是否可以獲利和如何有效地使用物聯網資料上。

伺服器技術——物聯網對伺服器市場的影響將主要集中在關鍵垂直行業投資力度的增加和一些能在物聯網方面實現盈利或增加顯著價值的機構。

資料中心網路——現存的資料中心廣域網鏈路的規模是以應用程式與人類交往中產生的中等頻寬要求為基礎設計的。物聯網有望極大地改變這些模式,原因是未來的小訊息感測器的海量資料需要被傳輸到資料中心進行處理,這會大大提高資料中心的入站頻寬需求。

網路連線規模的增加以及有關物聯網的資料將加速分散式資料中心管理方法的使用,因而要求供應商能夠提供高效的系統管理平臺。

“物聯網嚇人的地方是來自分佈在全球各地的海量輸入資料。要將所有這些資料全部傳輸到一個地點,從處理技術和效益上來看都是不可行的,”Skorupa表示,“近來出現將應用程式中心化以降低成本和提高安全性的趨勢,這種趨勢與物聯網是不相容的。使用這種方法,各機構將被迫彙總多個分佈型的小型資料中心的資料,這裡會有初始處理成本。相關的資料然後被轉到中心點進行其他處理。”

這種新的架構為目前的操作人員帶來重大挑戰,因為他們需要將整個環境作為一個同質實體管理,同時又需要能夠監視和控制處於不同地點的構件。此外,要將如此數量的資料備份存在潛在的、不可解決的管治問題,譬如,網路頻寬、遠端儲存頻寬、備份所有原始資料的容量等等,都很可能是無法負擔得起的。因此,各機構必須實現有選擇地自動備份他們認為是有價值的/有比要的資料。這個篩選和排序過程會產生額外的大資料處理負載,進而會消耗額外的處理容量、儲存和網路資源,而對這些必須進行管理。

“資料中心的運營和供應商需要部署更多的具前瞻效能力的管理平臺,這些平臺可以包括資料中心基礎設施管理(DCIM)系統方法,用於協調IT和運營技術(OT)標準和通訊協議,以便能夠主動提供根據優先事項和業務需求處理物聯網資料點的運作設施。如果已經處於資料中心的規劃階段,則可以通過統從計能力管理或基礎設施能力工具包得到的模型將業務應用程式和相關的資料流包括在內,”Biscotti指出,“這些綜合性方案將影響到設計和架構的變化,會趨向虛擬化和雲服務。這會降低複雜性和提高按需交付能力,以提供可靠性和業務連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