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的物聯網戰略與設計思路能夠為企業帶來獨特的產品與服務競爭優勢,但必須承認,如今物聯網方案的設計工作正愈發複雜。各個行業目前正面臨著一大重要挑戰——如何將軟體與感測器接入此前不具備聯網能力的產品當中。

另外,物聯網技術亦給企業帶來了新的定價、商業模式與合作關係調整方向。具備新型感測器、連線性與計算能力的產品將能夠有效改善產品的使用方式與使用者滿意度。而這反過來又令產品具備“即服務”屬性,即客戶為使用或者結果付費,而非單純擁有產品。

在今天的文章中,我們將瞭解IBM公司物聯網設計師Sam Winslet與Sophie Riche提出的物聯網策略與設計“七宗罪”,並探討如何迴避這些常見誤區。

一宗罪:貪婪

設計是為目標客戶服務的,而非為我們自己服務。

企業往往更傾向於立足內部思路進行設計,而忽略了客戶、合作伙伴與實際使用者的需求。在物聯網領域,目標受眾通常來自相當複雜且龐大的聯網裝置生態系統。因此,考慮到其差異化需求、目標、服務要求及期待,大家必須瞭解目標生態系統並以此為基礎制定決策。

二宗罪:嫉妒

強調差異化,而非單純推出類似功能。

聯網洗衣機或烘乾機當然非常有趣,但其實際價值應該體現在自動保修登記、匹配技術服務網路以及主動條件監控等層面。這些新功能正是物聯網旨在實現的“新型及改進化”客戶體驗的組成部分。企業不應過度關注競爭對手的成績,而該提供具備差異化的物聯網體驗與服務,從而真正憑藉獨特優勢脫穎而出。

三宗罪:暴食

能這麼做,不代表應該這麼做。

無論是何種產品或服務,最重要的是區分必要功能與可實現功能。有些企業僅僅出於“免費”考量而將大量舊有程式碼或者產品庫匯入新型物聯網產品當中。這種過度膨脹的思路顯然並不可取,特別是考慮到無腦增加功能數量的作法早已被時代拋棄。在這方面,蘋果公司的原則值得借鑑——易用性及體驗良好性要比功能數量更重要。

四宗罪:憤怒

避免不耐煩與自以為是的假設。

憤怒(或者說缺乏耐心)可能導致企業對客戶的物聯網知識及能力做出粗暴的假設。一百家企業眼中有一百種不同的物聯網技術定義,因此我們必須立足於最悲觀的基礎進行思考——例如認定客戶也許並不關心物聯網這類技術名詞。他們只關心產品或服務能否幫助自己解決問題,且對物聯網裝置連線及結構一無所知。

五宗罪:慾望

設計工作同樣需要剋制。

在物聯網領域,人們往往很難剋制自己氾濫的慾望,即將一切必要或不必要的產品接入網路。雖然對於正確的客戶群體,這種聯網能力非常重要,但也有相當一部分方案要不需要聯網。如果設計不當,過度連線只會帶來更高安全風險,並令終端使用者承擔更高管理成本。

六宗罪:自負

避免過於複雜或過於簡單。

物聯網解決方案需要具備實用性,而實用性源自對使用者預期及需求的滿足。自負的企業往往總以為已經非常明確客戶需求,且無視各類後續反饋。然而,這種自負情緒很可能導致您的物聯網產品在體驗上過於複雜或者簡單。

七宗罪:懶惰

要讓客戶輕鬆使用,我們必須投入更多努力。

企業不應迫使使用者投入大量時間與精力來摸索解決方案的使用方式。首先,產品的設定時間不能太長——如果幾個小時還沒搞定,甚至需要諮詢服務熱線才能解決,那麼產品在客戶的第一印象中就已經相當糟糕。另外,客戶還應該能夠快速輕鬆地使用物聯網產品中的功能。這意味著供應方必須努力做好一切前期準備,從而預先幫助客戶解決疑難。

瞭解了這常見的“七宗罪”,接下來我們要談談應對此類問題的可行辦法。其實這項任務並沒那麼複雜,遵循以下三個基本步驟就能很好地解決問題:

1. 致力於打造一套安全、可擴充套件且開放的平臺。

2. 利用專業知識、應用與解決方案解決商業問題。

3. 建立您自己的認知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