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號,噹噹網全場圖書五折的訊息,對於見慣了價格戰的網路使用者來說真不算什麼。但是噹噹網電子書全場免費的訊息,引發了電子閱讀行業的熱議。噹噹的這次市場促銷活動,非常激進地沒有向出版社和相關作者做任何通知,甚至也沒有給予任何機構足夠滿意的解釋,這就是為什麼最後變成了微博上諸多出版人和作者對當當的討伐……
有人批評噹噹無恥,居然罔顧自己合作伙伴的利益,不少律師也出來批評噹噹網涉嫌違約。然而我們忍不住要問,是什麼讓李國慶這樣一位上市公司老總鋌而走險,甚至一副極度悲壯地樣子,把這一切視為開啟市場的決戰。筆者認為有以下幾個原因:
第一、噹噹網市場擴張乏力。
有兩個原因導致噹噹網電子書市場擴張能力的乏力:首先,中國現有電子閱讀的使用者相當穩定,已經形成了自己的閱讀品位和付費習慣。中國目前對電子閱讀使用者主要以網文閱讀為主。這是整個電子閱讀市場的主力軍。但是,無論是它們的閱讀品位還是對閱讀體驗的要求,都比較單一,甚至是低階。可以說,這個群體給別的產品的發揮空間的其實很小。對於市場開拓能力不強的企業來說,要開啟這個市場,往往只能燒錢了。
其次,噹噹網雖然熟悉紙質書籍的推薦和銷售,但是並沒有找到適合電子閱讀使用者的營銷方法。這麼多年來,在電商眼中的營銷,還只是停留在價格戰的高度。一旦遇到什麼風吹草動,比如同行放話要加大投入,第一時間就想著靠價格促銷來應對。從噹噹全場免費,導致京東也搞五萬本電子書免費就能看出這個特點。賣電器思維的慣性在延續,甚至還影響到別的行業的營銷。
前些日子我與噹噹的市場人員接觸,一見面他們就和我說燒錢的事情,彷彿做市場就是燒錢,現在想想行業的慣性思維是很可怕的。
第二、噹噹的技術能力還有很大的差距。
相比於亞馬遜的智慧匹配推薦書籍不同,噹噹網的各種針對書籍使用者的推薦效率遠遠不如亞馬遜高。周圍的朋友最大的感悟就是在亞馬遜買東西越多,亞馬遜越知道自己想要什麼,而到噹噹買東西這麼多年,還覺得彼此像陌生人……噹噹技術不行,只好靠運營,運營不行,最後煩躁到只能靠價格了。
第三、電商賣電子書缺乏靠譜優質的內容來擴充套件市場。
正如前文所說的那樣,主要使用者大都只看網路小說,它們習慣採用包月讀書的方式來支付費用,這部分利潤目前牢牢掌握在盛大手裡。因為盛大擁有最多最全最新的網路文學寫手和他們的作品。這不是傳統的線下出版社所能擁有的資源,即使買下這些版權,卻買不了使用者去盛大等網文平臺讀書的習慣,因此單純地靠囤書是抓不住使用者的。
另外,出版社本身對待電子書的矛盾心理,不能全心投入,導致現有電子書的質量良莠不齊。出版社提供的很多電子產品,要不就是年代久遠,要不就是錯別字連連,甚至有讀者發現某標為正版書的電子產品里居然有XX論壇手打字樣,讓人哭笑不得。
面對這樣的一堆產品,噹噹很難通過常規方法來做這個長尾市場,只好搞街邊“一元店”大甩賣。
第四、被前期投入綁架。
噹噹網早期曾全力打造自己的掌上閱讀終端,就是為了跟上移動網際網路的大潮和抓住kindle在大陸市場沒有做大的時機。但是,遺憾地是它沒有抓住這個市場機遇。亞馬遜至少還打出了平牌,而噹噹網則搞壞了口碑。先不說閱讀終端軟體長期的差評評分,機器中內建的五百本書,居然沒有一本是完全的。用這種“釣魚”法來對待支援自己的使用者,難免讓人覺得太不厚道。
噹噹網對電子閱讀的巨大投入,直接綁架了自己,迫使它不得不在這條路上一直走下去。現在沒錢燒了,可是又要營銷怎麼辦,只好去切割出版社的利益了。
第五、潛在的電子閱讀使用者市場巨大,放棄太可惜。
噹噹網看到了這一點,亞馬遜也看到了這一點,劉強東、馬雲都看到了這一點,所以大家在付出鉅額成本的同時,都不捨得放棄這個市場。不過相比於淘寶網電子書的盈利,噹噹網這幾年發展勢頭不那麼好,劉強東通過多次促銷蠶食噹噹的份額,淘寶越來越變成低價書籍的集散地,而天貓在圖書銷量上的提升,也是一個客觀事實。至於亞馬遜依靠kindle帶來的使用者高粘性,絕對讓噹噹網睡不好覺。所以,電子書是噹噹的必爭之地,只有保住電子書市場的份額,才能保住紙質圖書的份額,只有保住紙質圖書的份額,才能保住自己作為“中國亞馬遜”的念想。
所以,燒!燒出市場,燒出使用者習慣,燒出未來……使用者相信你,員工相信你,可是出版社和作者不相信噹噹,因為他們發現噹噹的促銷,居然是讓自己在買單。
第六、對自己公關和善後能力過分自信。
事實上事件出來後,噹噹的公關部門就開始了各種救火行動。噹噹高估了自己控制供應鏈的能力。結果發現自己得罪的不僅僅是新晉諾獎得主,而得罪了一系列背景深厚的出版社。就在促銷當天,人民日報就發文指出噹噹的不妥之處。噹噹網一夜之間,碰了一鼻子灰。
第七、缺乏規則感,對法律沒有敬畏……
總之,噹噹網在上述多個原因的綜合影響下,發動了這次破壞行業的行動。可惜李總最後沒有罩住各種反對的聲音。很多年前,碰到一個近代史學家,他說這幾年碰到的不少中國企業家都有毛澤東的性格,就是沒有什麼不敢做。但是在現代商業社會,不遵守規則的企業家必然要付出代價。任何出格的、損人的商業行動,更是不太容易被行業接受。
不過,話說回來,我個人感覺李國慶這次冒險還是有些成績的。因為,筆者發現週五一天我的同事幾乎一整天都在噹噹網上下載圖書,其中好幾個是kindle的深度使用者,他們下載的越多,就越形成對當當閱讀端的依賴和習慣就越長,當然相應地這個生意要回本,時間也就更長了。
可是,噹噹的危機也恰恰在這裡。對於電子書這塊本來就沒打算大力經營的絕大多數出版社來說,你要出版社陪著你一起培育使用者,而且還做利潤率這麼低的市場,它肯定不幹。要不然某出版領袖也不會在新浪微博上大喊,大不了以後不做了。
眾多出版社最終會和噹噹和解嗎?這不是筆者所能預測的。筆者只是希望噹噹網能夠切實履行自己對合作夥伴的義務,將出版社和作者的損失降到最小。對於開拓市場的行為,筆者認為是可取的,但是不應該是羅賓漢似的。大家都罵盜版商強盜,但是你不能簽了協約後明搶是不?說到這裡,必須說一下淘寶,淘寶為什麼這麼多年被認可,在電子書領域也能後來居上,和淘寶非常重視對合作夥伴的責任不無關係。
對於出版社來說,我知道你們覺得很受傷,不僅僅利益受損,還面子上有點過不去。只是你要是不做電子書的話,可能結果對你的傷害更加大。因為你退出市場的結果就是使用者馬上可以上網搞到盜版。到時候,沉渣泛起,你哭都沒地方哭去。噹噹網是老牌電商網站,它還是有一個屬於它的讀書人的文化的。這個圈子對於噹噹銷書還是有價值。所以與噹噹的交涉,應該設定在把損失適當取回為宜,不要逼死了它。
另外,是不是可以適當考慮轉變一下合作方式。既然出版社擁有如此強大的市場地位,為什麼不乾脆選擇一個合適的平臺當成自己的賺錢工具。
第一、放棄絕對的產品定價權,改用相對靈活的定價方式,比如給予電商一個不必事前通知的預算額度,只要在這個額度內,它可以隨意降價或者免費。
第二、建立精確到每一本書的預算,任何一本書的銷量經過這麼多年的沉澱,大致的範圍是可以估算的。因此,可以適當設立每本書的銷售量,在這個額度內所有的收益都歸出版社,超過的部分歸電商或者雙方分成,並取得某些獨家合作權力。
第三、改變紙媒出版為核心的模式,逐漸過渡到紙書和電子書並重,直至電子書為核心的道路上去。通過這個轉變的過程,逐漸改進電子出版物的質量,讓正版和盜版開始有顯著區別好不好?
在這個世界上,只有懦夫才畏懼改變,傳統的出版行業一樣有能力挑起資訊化的大梁,而第一部就從理解體驗經濟開始,把每一本書的編輯做好,這不僅僅是一樁生意,更是出版人的責任啊。
via:i黑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