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是最近美國創投圈傳播比較多的,來自 FirstMark Capital 董事總經理 Matt Turck,我們對這篇奇長無比的文章進行了翻譯簡寫,希望能幫你快速建立起對“物聯網”的認知座標軸。
“物聯網”是世上最令人困惑的技術趨勢嗎?
◎一方面,所有預測都說:數百億裝置將很快“連線”,數萬億經濟價值將被建立;
◎另一方面,大部分終端消費者的感覺:這些昂貴的小東西最好是能有,但也不是非要不可;
◎作為一種技術趨勢,它發展速度實在太慢,每年進展似乎只有一點點。
造成上述困惑的原因,部分是由“語義學”造成。
雖然這些新型裝備確實是物聯網一部分,但物聯網的定義不僅僅是桌上型電腦、膝上型電腦和智慧手機的連線,而是“一切硬體的連線”,這是種更廣泛和深入趨勢,貫穿於消費者、企業級應用和產業空間。
從根本上說,物聯網是關於任何客觀物體變成一串數字資料的轉換過程,你一旦給某個東西加上感測器,它就會像任何數字產品那樣運作:
◎發出用量、位置和狀態的資料;
◎可被追蹤、控制、個性化和遠端升級;
◎當與大資料和 AI 結合,它還可以變得智慧、有預測性和協同工作,甚至某些情況下可自主工作。
我們每年都會對物聯網全景做一個更新,以下是 2016 年版:2013 年,我們在努力理解物聯網的“合理性”;2014 年底,物聯網火速發展;2016 年,我們將繼續對它抱相當大期望,但也需要認識到:這個趨勢的展開還需要好幾年,有可能是幾十年。
●目前位置
今天物聯網所處位置,基本是 1999 年時的網際網路或是 2007 年時的手機。
1999 年,網際網路已經顯示出很多偉大之處,比如谷歌和亞馬遜發展得如火如荼,但那時的上網體驗還經常讓人受挫:撥號上網怎麼都上不去;或者就是一個可怕未知數,把銀行資料輸入到網站,你是在開玩笑嗎?
同樣,手機業在 2007 年已經取得許多關鍵性進展,比如更小外形、能通過 WAP 站點連線網際網路,甚至第一代 iPhone 已經發布,但當時,很難想象現在的智慧手機革命。
今天的物聯網就處在這樣一個拐點:未來已經展現,但分佈還不均勻。
從可穿戴、AR/VR 頭戴式裝置到聯網家庭/工廠、無人機、自動駕駛汽車和智慧城市,一個全新世界和計算模式正在我們面前湧現,不過目前還呈片狀分佈,而且既不好看,也不好用。
●什麼東西需要化這麼長時間?
有兩類原因,減緩了物聯網發展。一是簡單的“生態系統不成熟”問題。
物聯網願景的一個重要方面,不僅是裝置可連線到網際網路,也是裝置和裝置間能無縫連線,但截至目前,裝置間的“互操作性”很大程度還不存在,困難包括存在太多標準、沒有足夠多人對其中某項表示贊同等;
其它難題還包括:
◎將東西連到網上其實超乎想象地難,尤其是在工業環境下(像高溫、潮溼環境等,這些地方沒手機訊號也沒 WiFi 或遠離城市中心);
◎很多大資料相關問題需要解決,包括如何在本地處理資料、如何在感測器或網路級別減少雲資料傳輸量(這被稱為“霧計算”,還是個早期概念),目前還不清楚現有資料基礎設施是否能承受由物聯網創造的大量資料;
◎安全和隱私也很重要和根本,很多企業剛剛對資料可能帶來的麻煩有了解,隨著時間推移,他們會把這些事提到日程表優先項;
◎隨著無人機和無人車出現,法律法規也需要重新適應。這方面,監管機構的謹慎是可以理解的。
所有上述問題都可以解決,但找到解決方案需要時間。
第二,物聯網和網際網路不同,它不僅和軟體相關,也涉及硬體。
網際網路在網上創造一個全新世界時所遇到的“摩擦係數”很少,因為它幾乎只和軟體打交道,但物聯網涉及硬體,而硬體有物理客體必須遵循的兩大鐵律:距離和時間。
●硬體難題
過去 2-3 年,許多新物聯網創業者和 VC 不得不學習到/重新學習到一件事:要做出一個好硬體產品需要很長時間:
◎硬體產品迭代速度遠不能和軟體比;
◎硬體產品沒所謂“最小化可行方案”或“管他媽的,先發貨再說”;
◎一旦產品進入製造環節,根本沒回頭路可走;任何設計中錯誤都會導致幾個月時間的延宕;
至少,基於我和該領域創業者及 VC 們的談話,一個物聯網創業公司平均要花非常紮實的 18-24 個月,才能實際交付第一個產品(這裡資料主要基於我印象,並非精確資料)。
而無論出貨過程多麼難,這還只是戰鬥第一步,分銷問題隨之而來。網路銷售很偉大,但你必須和零售商打交道,這可能又會另外花你 1-2 年,才能真正做到多渠道分發的建立並開始大批量銷售。
而所有這一切也影響價格:因為各種硬體元件成本和來自零售商的利潤壓力,物聯網創業公司很難定價產品到很便宜,這也減慢消費者胃口。埃森哲 2016 年調查:高價是阻礙消費者購買物聯網產品的第一原因。
另外除像 AR、VR 和無人機等這些新產業,物聯網領域大規模產品的採用,很大程度將與市場上現有產品的自然週期有關。技術發燒友和嚐鮮者可能不會等,但消費者和企業,都不太可能一夜之間淘汰現有裝置,特別是當新產品很貴時。
◎消費者可能會每 1-2 年換手機;
◎鎖具、廚衛家電和汽車往往需要 10 年或更久;
◎工業世界,機器至少可用 15-20 年;
◎而真要實現物聯網世界的轉換,可能還需要完成以下事:可連線系統被植入下一代公寓建設(如預裝全屋智慧感應系統的新公寓房)、車輛或工廠設計中。
不過,生態系統中某些部分可能逆勢而相對更快改變,比如無人駕駛汽車可能會比預期早發生。部分觀察家預測:未來 12-18 個月,無人駕駛車將被允許在美國一些試點城市的真實生活場景中使用。
如果類似事發生,則將提速整個產業,特別是當製造商能證明自動駕駛比人類駕駛更安全時。但即便如此,現有公路基礎設施仍需要發展,以去適應無人駕駛汽車的大批量生產,這裡,則又需要幾年。
●創業公司持續大爆炸
但創業公司生態系統已啟動得紅紅火火。2016 年初,我們可能已進入到物聯網創業大爆炸的第 3 或第 4 個年頭,特別是在專注“消費級”這一側的物聯網應用。
很多孵化器(包括專攻硬體也包括 YC 和 TechStars 這種所有專案都孵化的)都在炮製這個領域的創業軍團。眾籌提供早期資金(儘管不像之前那麼給力),而大型中國製造商也樂意與這些創業公司合作,甚至直接投資。像 Dragon Innovation 這樣的諮詢公司/服務提供商,也做了很多手把手的指導。
此外,物聯網創業更像是個廣泛的全球性現象。Mattermark 排名前 100 的物聯網公司中有 52 家(超過 50%)不在矽谷;我們 2016 年物聯網年報裡,則有超過 150 家公司不在美國;另外高達 160 家法國創業公司參加了今年 CES 展,當然,中國已經是世界硬體工廠。
●VC 投入的錢持續增加
再來看看投資機構注入的資金量:
◎2013 年 18 億美金;
◎2014 年 25.9 億美金;
◎2015 年 33.4 億美金;
據 CB Insights:投資交易量即 Deal 數有下滑:2013 年 307 筆、2014 年 380 筆以及 2015 年 322 筆,但這也反映出產業一個自然演變,即種子投資減少,錢被更多集中性投向了一小部分晚期公司。
事實上就在 18 個月前,物聯網位於起步階段的公司還非常多,很少有公司到 B 輪或 B 輪之後的投資。但自我們釋出上個版本年報,這種情況已經改變明顯,一大把公司進入中後期融資階段,包括:
◎Sigfox ($115M Series D in 2015);
◎3D Robotics ($50M Series C in 2015);
◎Peloton ($30M Series C in 2015);
◎Canary ($30M Series B in 2015);
◎littleBits ($47M Series B in 2015);
◎Netatmo ($33M Series B in 2015);
◎Athos ($35M Series C in 2015);
◎Greenwave ($45M Series C in 2016);
◎Jawbone ($165M Series E+ in 2015);
◎FreedomPop ($50M Series D in 2016);
◎Razer ($75M Series C in 2016);
◎Ring ($61M Series C in 2016).
不過就整體而言,絕大部分 VC 對硬體公司並非“一見鍾情”,而更多是“起初不喜歡,後來被培養起”的那種情感:
因為 Fitbit 去年 IPO 證明物聯網創業公司可能非常成功,並且財務指標完善(FitBit 很賺錢,多數 SaaS 公司則不是)。但許多傳統風投人依然對硬體創業抱有懷疑,投資物聯網在今天很大程度上仍是“實驗性質”。
雖然現在硬體公司創業所需資本密集度已大為減少,但我們從市場上看到:一家公司仍需要融到 1000 萬美金,才能啟動並保持持續前進,至少在美國是這樣。
●產業資本為強勢主角
幸運的是:物聯網領域,CVC 即企業投資機構已經以主要玩家方式強勢進入。
CB Insights 資料:該領域兩個最活躍投資者是英特爾和高通。思科也出現在前 10,和傳統 VC 排一起,另外活躍度較高 CVC 還有:Verizon Ventures、GE Ventures、Comcast Ventures 和 Samsung Ventures。
產業資本佈局也是真正的國際化:法國羅格朗 Legrand 領投了 Netatmo 的 B 輪;西班牙電信及其他全球領先電信公司領投了 Sigfox 的 D 輪;亞洲投資者也很積極,比如富士康偶爾會做些領投,而新加坡 EDBI 已經是個非常引人注目的晚期投資者。
如果美國風投市場繼續降溫,對物聯網生態系統影響可能顯著。因為當一個市場發展艱難,歷史性看,這時產業資本和外國投資者通常表現不會很活躍,但也有可能物聯網創業公司融資規模已經到達一個“點”,這個“點”,使上述原則對它不適用。
●最大變數
下面是我們整理的 2016 年物聯網產業版圖:
對於企業級應用的創業公司,我預計:這些公司中許多隨著時間推移,可能會在業務模式上完全拋棄硬體元件。
●大公司已無處不在
充分認識到大公司已無處不在很重要,這意味一個生態系統是否 Make Sense,事實上,大公司已幾乎活躍於物聯網每個細分類別。
值得注意的是:網際網路時代,產業動態平衡殘酷但也簡單:一邊,是網際網路創業公司攪局者;另一邊,是被打得陷入癱瘓的既得利益者。但物聯網時代,情況有點複雜:
一些網際網路時代的創業公司已經成長為大公司,有些東西變得不清晰,比如誰是“最有能力破壞誰”這些事。
大型公共科技和電信公司已遍佈物聯網;晶片製造商(英特爾、高通、ARM)都在競相爭奪物聯網晶片市場;思科也直言不諱自己的“萬物互聯”概念,並在不久前以 14 億美元收購 Jasper;IBM 則宣佈在物聯網業務中的 30 億美元投資;AT&T 在汽車互聯層面已非常激進,與 10 大美國汽車製造商中的 8 家展開合作。
許多電信公司視其即將推出的 5G 網路為物聯網中心力量;蘋果、微軟和三星也一直非常活躍,提供集線器/平臺(如蘋果 Homekit、三星 SmartThings 和即將到來的新作業系統,以及微軟的 Azure 物聯網)和終端產品(如蘋果 Apple Watch、三星 Gear VR 和三星的大量可連線裝置,還有微軟即將推出的 HoloLens AR 頭盔);Salesforce 幾個月前,也宣佈了自己物聯網雲端計算系統。這個生態鏈上的名單還在不斷增加。
●谷歌和亞馬遜
但谷歌和亞馬遜需要單獨拎出來說一說,因為他們兩個的潛在影響力都非常巨大。
從 Nest(智慧家庭),到 SideWalk (智慧城市),到無人駕駛汽車,到谷歌雲,谷歌已經涵蓋物聯網生態系統中絕大部分業務,並在這個領域投資數十億美金。
另一邊,亞馬遜 AWS 雲服務似乎是個不斷增長的力量,不斷創新並推出新產品,包括它今年推出的新物聯網平臺也勢必將成為產業重要力量。額外地,亞馬遜的電商運營也在物聯網產品分銷環節中愈發重要,並且它的 Echo/ Alexa 已被證明是家庭自動化領域的一匹“黑馬”。
考慮到這兩個公司都:1)坐擁巨大使用者資料;2)幾乎能無限制抵達所有頂級人才,谷歌和亞馬遜現在發展速度,和他們當年還是創業公司時幾乎不相上下。
●倒逼傳統巨頭
技術世界之外,很多“傳統”企業巨頭(工業、製造業、保險、能源巨頭等)既能從中得益,但也對它心存恐懼。這或許,是重新思考一切的最好機會。
物聯網將使大公司從以“產品”為中心的模式,向以“服務”為中心的模式轉變。物聯網世界中,大企業將擁有他們客戶是怎麼使用他們產品的直接知識;也將能通過軟體來對市場的實際產品需求進行定製;甚至將能預測什麼時候產品會失敗,以及可能需要的支援。他們還有機會通過產品用量向客戶收費(而不是一次性買斷)、開放訂閱模式,並與客戶建立起長期關係。
這些變化,可能對供應鏈和零售影響巨大,另一方面,威脅也巨大。以汽車業為例,由谷歌、蘋果、百度或 Uber 軟體控制的自動駕駛汽車會帶來什麼?傳統汽車公司將因此被“降級”成為部分製造商麼?
這很大程度上將取決於這些公司是否能逐步把自己轉型成軟體公司,這在文化和組織構架上非常困難,一些傳統行業公司已有自己軟體武器,如“博世”的軟體創新計劃,或是“通用電氣”在新矽谷辦公室招募了數百名軟體開發人員。所以,這不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但要做到,需要付出巨大努力。
●上述這一切對創業公司意味什麼?
意味很多收購機會,無論金額大小,甚至如 Nest、Oculus 或 Cruise 這種巨大金額的收購,大公司已展示出收購胃口,而傳統領域大公司則最有可能對這些創業公司有需求,以讓自己轉型成軟體公司。
另一面,對那些打算堅持到底並做大做獨立的創業公司,路子可能相對窄,並需要精明計劃。
規模稍大公司如谷歌和 Nest,不會去做每個可連線產品(如家庭自動化系統中的每件裝置),但有可能在物聯網產業搶佔更大機會(比如成為家庭自動化平臺);或偶爾在市場上瘋狂瓜分最優秀人才,別忘了幾個月前 Uber 挖走卡內基梅隆 40 位機器人研究人員以幫助發展自動駕駛技術。
對年輕創業公司,成功可能是:從擁擠市場中找到屬於自己的一角;或是與正確巨頭合作,獲得他們生產和分銷網路。
●總結:
如果你停下來思考:一個完全互聯的世界需要什麼樣的變化時,物聯網領域正在發生的變化實際上已經顯著地快。
10 年前,我們認為是“科幻小說”裡的東西都正在變成現實,我們也已經非常接近被一個連線在一起的裝置、無人機和自動駕駛汽車所包圍的世界,一個更大問題可能是:我們作為一個“社會”,是否已經準備好這種級別/水平的改變?
via:矽釋出 By.Willi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