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網際網路的藍海市場已經由硬體指向了生態系統和更具個性色彩的服務領域,它所要求的還不限於開放,還有個性化、便捷化的使用,而這與HTML 5“跨平臺”、“炫酷”和“快捷”等特質不謀而合。
2007年,賈伯斯斷然拒絕Flash,並預言“網際網路的未來屬於HTML 5”,大大小小的網際網路企業隨後開始爭相嘗試這一掌握未來發展方向的技術。
然而,這個甫一出世便被喬幫主推到聚光燈下的熱門技術,從概念的提出到標準的制定,一路走來卻十分不順。制定者們的理念之爭、各大廠商的利益之爭、先天條件受限等問題,使得業界對HTML 5的發展前景充滿憂慮。2012年可謂是HTML 5多災多難的一年,W3C與WHATWG因理念不合而分裂,Facebook高調放棄HTML 5,蘋果因自身利益放慢HTML 5腳步……這些無疑給前景本就不太明朗的HTML 5蒙上了更多的陰影。
但網際網路的本質就是自由與分享,開放的力量永遠大於封閉,2012年年底,W3C宣佈規範正式定稿;今年5月份頒佈的5.1工作草案,預示著HTML 5標準之爭暫告一段落,這一最新的WEB標準的未來也逐漸清晰起來。回觀HTML 5坎坷的成長經歷,以及最終受到人們的推崇,與其顛覆式的創新以及開放精神是相吻合的。
隨著資訊科技的深入發展,網際網路逐漸滲透到人類生活的各個領域,不僅改變了人們的生活習慣,還將網際網路的自由、開放精神深入到全世界網民的心裡。但開放與封閉之間似乎存在著永恆的悖論,隨著網際網路企業的發展,各大商業公司的崛起,人們開始為自身利益去割裂、阻斷了原本自由、開放網際網路。打破壟斷和平臺限制、讓各領域聯通起來,成為新一代網際網路人的夢想。而HTML 5跨平臺、高度相容的特性使之成為打破局面的最強武器。
各方角力 命運坎坷
HTML 5最早的名稱是 Web Applications 1.0,是用於取代1999年所制定的 HTML 4.01 和 XHTML 1.0 標準的。2004年,它由Web超文字應用技術工作組(WHATWG)提出,於2007年被全球資訊網聯盟(W3C)接納,二者開始合作組建新的HTML工作團隊。
次年,HTML 5的第一份正式草案公佈,W3C曾宣稱,“HTML 5是開放的Web網路平臺的奠基石。”但其鋪設的歷程並不順利,迷茫、猜忌、困惑,以及喋喋不休的爭吵陪伴了它從誕生到成長的全部歷程。
相比HTML 5發展局勢已然明朗的當下,過去或許用“山窮水復,柳暗花明”來形容更顯貼切。而這一切都與標準制定陣營的分化有著直接關聯,在長達數年的發展過程中,HTML 5的既面臨過很大的挫折,也收穫有意外的驚喜。
矛盾的第一次的爆發導致了WHAT與W3C的分道揚鑣。據稱,原本HTML 5標準已經在超過90%的協議上達成共識,但在最後的關鍵時刻,二者宣佈因理念不同而放棄合作。其實分歧早在2011年1月就已出現,但最終在協議即將告成的關鍵時刻破裂。做為激進技術派的WHATWG意圖製造一個跟隨市場或技術動態的靈活標準,而後者則堅持走傳統路線,意欲確立一個固定不輕易更改的標準規範。
蘋果、Mozilla、Opera擁護WHATWG,而W3C則積極拉攏微軟,標準制定理念與廠商利益之爭夾雜,使得二者的矛盾更加激化。
在HTML5主要陣地的瀏覽器層面,加入WHATWG並吸收其創始人伊恩的谷歌Chrome,與加入W3C的微軟IE之間的爭鬥一直沒有間斷過,儘管總體上IE一直保持著老大地位,但市場份額卻一直在下滑,而Chrome在近幾年呈現上升趨勢。去年10月,據愛爾蘭瀏覽器市場研究公司StatCounter的統計資料顯示,Chrome市場份額已超過微軟IE,成為全球第一大瀏覽器。儘管微軟拿出另一家市場研究公司的資料,稱其市場份額仍居首位,但明顯地其霸主地位遭到了Chrome的挑戰。
爭端不僅在W3C與WHATWG之間,WHATWG的內部也存在著矛盾,由於與蘋果積怨已久的谷歌進入,兩者水火不容之勢更影響著HTML 5標準的制定。
HTML 5標準的制訂原本是基於技術開放的原則的,但在具體標準上,作為制訂者的各大廠商卻一再堅持己見,如視訊格式上,就存在著以蘋果牽頭的MPEG陣營與谷歌牽頭的WebM陣營之間的矛盾。谷歌指責MPEG格式為蘋果一家專有,如若商業化存在著專利的問題,成為標準違背了HTML 5的開放原則。為與其對抗, 谷歌將Youtube上的所有視訊全轉為WebM格式。
2012年出現了HTML 5發展史上最大的失敗案例,即Facebook高調宣佈放棄HTML 5,其CEO馬克·祖克伯失望地表示,“Facebook 的應用完全依賴 HTML 5 是最大的錯誤,導致浪費了 2 年寶貴的時間,將來要改為原生應用。”當時HTML 5應用的不夠成熟,帶給Facebook使用者的的確是極差的體驗。
確如賈伯斯所言的,未來是Web App的天下,但現階段能夠為使用者提供更好體驗的Native App(原生應用、本地應用)才是主流。這位蘋果的創始者還曾預言,像HTML 5這樣在移動時代中創立的新開放標準,將會在移動裝置上獲得勝利,PC上亦是如此。
但昔日力推HTML 5的蘋果,現今卻因為自身利益,而對HTML 5發展限制諸多。據推測,基於HTML 5的WebApp或將令蘋果的經營利潤增長在2015年遭受高達30%的損失,iOS原本的封閉系統也將由此被打破。基於此種顧慮,蘋果從iOS4.0開始關閉了大量對HTML 5至關重要的API,並在iOS平臺上給HTML 5應用開發者設定了重重障礙。
給移動互聯帶來新機遇
歷經重重波折之後,去年12月17日,W3C宣佈HTML 5規範已正式定稿的訊息,而到了今年5月,涵蓋了最新近百項修改的HTML 5.1草案正式公佈。該草案對HTML和XHTML的標籤、相關的API以及Canvas、影像img標籤及svg等都進行了改進,效能得到了進一步提升。
對此,業界反應普遍樂觀,認為屬於HTML 5的變革時代即將到來。傲遊天下科技有限公司CEO陳明傑表示,這個草案“成為一個新的起點,為各大廠商提供了很好的規範,爭相支援HTML 5已經成為各大廠商的必然選擇。”
有資料顯示,截至2012年6月,我國手機網民規模已達到3.88億,網民中用手機接入網際網路的使用者佔比已達到72.2%,手機首次超過臺式電腦,成為我國網民的第一大上網終端。移動網際網路改變的不僅僅是人們獲取資訊的方式、生活和行為習慣,還有更為自由、開放的觀念。
但移動網際網路領域一樣難以避免地存在封閉和壟斷,手機作業系統不是完全封閉的iOS,就是掌控在谷歌手裡的安卓,本該逐漸走向開放的移動網際網路市場漸漸封閉化。而當以蘋果為代表的智慧手機揭開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序幕之後,原生App大行其道,在很大程度上扮演著移動網際網路的入口角色。但系統平臺之間的格局以及版本差異,卻掣肘原生App的發展,從而形成一個個以系統為中心的資訊孤島,這些都是與標榜自由、開放的網際網路精神背道而馳的。
HTML 5之所以一經提出便廣受業界推崇,甚至被認為是移動網際網路領域改朝換代的利器,很大原因就在於其設計之初就確立的開放原則,基於此原則的相容、實用與跨平臺性,能將App的中心從系統改為使用者,打破封閉格局,更好地服務於使用者,而這才是移動網際網路的真正趨勢所在。
隨著標準的進一步完善以及硬體設施的發展,HTML 5的跨平臺優勢開始不僅侷限在App的跨平臺使用上,基於HTML 5的FireFox OS還有Tizen,都意欲打破早已被Android還有iOS所壟斷的作業系統局面。
在今年行動通訊世界大會(MWC)之後,有分析師認為,因為硬體創新上的乏力,當觸控式螢幕、大屏手機已經成為主流後,智慧手機引領行動通訊和消費者電子行業中心的時代已經開始改變。北京大學教授劉德寰在本屆網際網路大會上也表示,在現今的移動網際網路時代,對於手機的消費正在進入無所謂品牌的快時尚時代,“我們會發現原來非常低的比例,像螢幕、外觀這些外在的東西,現在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也就是說以時尚性為核心,而不是以純裝置、技術為核心的點開始大幅上升。”
換句話說,移動網際網路的藍海已經由硬體指向了生態系統和更具個性色彩的服務領域,它所要求的不僅僅是開放,還有個性化、便捷化的使用,這與HTML 5“跨平臺”、“炫酷”和“快捷”等特質不謀而合。
HTML 5之所以能打破封閉局面,關鍵在於它能滿足人們現階段的諸多需求:跨平臺、多屏的普遍適用、及時更新、還有公開的技術標準,這些優點都是封閉的系統所不具備的,且都已經可以通過目前的技術手段,在每一個瀏覽器或平臺上得以實現。
變革之際 積極部署
曾有觀點指出,移動網際網路時代會打破原有固化的網際網路格局;在變革之際,誰能抓住先機,誰就能在其中脫穎而出。而HTML 5無疑是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一項關鍵技術,對其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與網際網路相關的大小公司都開始在HTML 5上進行積極部署。
儘管如此,當然,HTML5的發展也面臨著嚴峻挑戰,繼去年Facebook的高調宣佈放棄HTML 5後,廣受業界好評的LinkedIn也於今年宣佈放棄對HTML 5的探索,迴歸原生App的懷抱,各式各樣的唱衰言論也從未斷絕。
對此,磊友科技聯合創始人趙菲表示,類似Facebook這樣極度依賴瀏覽器的應用,當選擇HTML 5時,其實是受制於瀏覽器廠商的,因此不如轉而去做客戶端,“利用社交網路強大的使用者群去佔領市場,才是最好的選擇。”
但縱觀未來的發展趨勢,他又認為,在Web網路世界真正具有話語權的還是佔據廣大使用者市場份額的瀏覽器廠商。對於HTML 5而言,瀏覽器廠商的支援一直是HTML 5得以發展的關鍵,各方瀏覽器廠商也的確不斷加大對HTML 5的支援力度。
據《2012年度HTML 5狀況及發展形勢報告》顯示,從全球瀏覽器市場來看,除開市場份額不斷擴大的Chrome、Firefox和Safari這類積極支援HTML 5的瀏覽器外,曾經的瀏覽器霸主IE,在IE9之前的版本對HTML 5的支援度都十分低。但在去年,微軟開始積極向HTML 5靠攏,從IE9到IE10,對HTML 5的支援度由40%上升到了68%。目前對HTML 5支援度較好的瀏覽器實際佔有量達到了66%,而不支援HTML 5的瀏覽器份額正逐漸萎縮。
從國內情況來看,至少有36%份額的瀏覽器在支援HTML 5。基於開源的Webkit核心的傲遊、谷歌、360極速瀏覽器、搜狗的瀏覽器的使用率達到了31%,其中360安全瀏覽器對HTML 5的支援度達到了88%,穩居國內第一。移動瀏覽器上,由於移動裝置更新速度快,且硬體和瀏覽器支援狀況優於PC平臺,目前對HTML 5的支援度均高於60%。
W3C HTML 5中文組主席謝子斌認為,HTML 5標準基本確定後,尋找有效的盈利模式成為其能進一步發展的關鍵。而遊戲是首選的HTML 5商業化應用突破口,極好的跨平臺性令其可以輕鬆實現網頁、APK、TV端等應用模式,”。
在國內外,包括歐朋、UC、觸控科技這樣走在HTML 5技術前沿的開發商,都在積極研製開發框架和配套工具,並免費提供給中小開發者,極大地便利了HTML5應用開發。
在作業系統層面,已經有圍繞著瀏覽器核心構築的FireFox OS等嘗試,把HTML 5技術與系統本身相結合,從底層推進HTML 5的發展。北京謀智(mozilla)市場與戰略發展總經理過元錚介紹說,FireFox OS首創了動態的HTML5應用搜尋Adaptive App Search ,它將世界上現有的HTML 5應用做成一個集合,根據使用者提供的大致內容搜尋關鍵詞,就能用LBS判斷使用者所在的具體區域,向其推薦精準便捷的本地化應用。
而Intel和三星合作推出的Tizen,也是基於HTML 5的作業系統。據Intel軟體與服務事業部市場總監陳緒介紹,Tizen結合了Limo和Linux作業系統的長處,並且內建了基於HTML 5和W3C的標準web開發環境,可以跨平臺為裝置研發應用程式。也能在同一終端上執行多種不同的OS,這無疑能充分展現HTML 5的開放以及跨平臺特性。也為應用程式開發者們提供了一個穩定且靈活的開發環境。
HTML 5主宰網際網路未來
在應用層面,基於HTML 5的Web App終將會成為人們移動上網的首選,因為未來的瀏覽器主要呈現的並不是內容,而是應用程式,人們可以根據需要,直接瀏覽器上搜尋並應用程式,而不用單個進入應用程式介面享受服務。
當然,這是未來的一個理想狀況。在當下,原生App、Web App還有基於原生App技術與HTML 5技術混合的hybirdApp依然將維持共生共存的局面。而它們要想取得長足發展,良好的使用者體驗、遵循使用者的使用習慣是其發展的關鍵。
在作業系統層面,儘管目前iOS和Android佔據主導地位,基於HTML 5的開放性OS尚處於初次嘗試階段,不過歷史早已證明,在以開放自由精神主導的網際網路,沒有壁壘是不可攻破的,諸如微軟、Intel等曾經的寡頭已經走下神壇,而新的壟斷者將面臨著同樣的挑戰,未來的作業系統,必將會是開放且極富個性化的。
現階段HTML5的發展主要還存在二個問題,一個是一些新的提案還沒能確定下來,比如說一個叫WEBAPC的技術,它可以實現直接通過網頁的視訊聊天,但是在標準上還沒有統一,所以沒有很好的實現,這其實就是普遍被人們提及的碎片化問題。第二個問題,以微軟的IE為代表,在PC端上還有一些對HTML5支援非常不好的舊瀏覽器的版本,但是卻佔據了很大的市場份額,同樣也成為HTML5發展路上的絆腳石。
時至今日,HTML5被執行情況是不容樂觀的,根據MAMA工具分析,完全符合W3C標準的只有4.13%的網站,其他50%的網站雖然都在HTML中標示自己符合W3C標準,但實際上在具體網站建設中很少嚴格按照標準執行。無論如何,標準的相容的Web符合網際網路生態圈的整體利益,只有標準制訂者和行業各界人士共同努力,令HTML5的標準滿足行業不斷髮展的需求,標準才會被更多的人認同和採用W3C。
而目前看起來令人擔憂的HTML5碎片化問題,在謝子斌看來,其實這有好處也有壞處,它說明HTML5的發展超出了人們的預期,原本只是想用來解決一些頁面上的基本(如視訊格式)問題,但在實踐和探索的過程中,不斷有人提出好的思路和方案,標準在吸收了很多新的內容之後得到了很大的擴充,仍舊統稱為HTML5。
過元錚的觀點和謝子斌不謀而合,“我認為在火狐的OS上了碎片化問題肯定也會出現,因為什麼都是完全開放的,誰都可以拿去用,大家都利用這些又開放出一些新的東西,都分享出來的話,差異化就出現,碎片化問題也就來了,這其實是發展的一個必然過程。”
任何一種技術的推廣,都是取決於三個方面的力量,一個是使用者,第二是各類商業公司,第三是技術機構,HTML 5的推進同樣並不是某一群人的功勞,而是一個整體的趨勢。儘管當初的制定者曾經因理念分歧而分裂,但並不會過多地阻礙HTML 5的發展,因為兩個標準制訂組織中最活躍的成員幾乎是同一批公司員工,而他們正是HTML 5最主要的推動者。儘管標準會有不同,但WHATWG維護的living standard給行業提供一個相對激進的試驗場,而W3C為行業提供一個成熟穩定且得到免費授權的標準版本。
自:科技信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