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開放平臺是平臺型電商下一輪角力的重點之一。
天貓、亞馬遜中國、京東商城等均通過彰顯自己平臺的特點與優勢招徠商家。但是,商家們在這些平臺上的真實生存狀況如何?同一家商家、同樣的產品,在哪個平臺上最賺錢?這既關係商家利益,也是平臺發展的長遠利益。
這是平臺型電商需要回答的重要問題。
但是,若不不親身把這幾家平臺經歷一遍, 很難給出明確答案。
最近,一家要求匿名的3C產品賣家,向虎嗅發來一份它內部針對幾大平臺做的分析報告,報告以京東、亞馬遜中國和天貓的三個平臺為樣本,從財務角度模擬計算某3C數碼產品在三個平臺開店運營未來三年的預估損益。
結論是什麼呢?
報告原文:
根據資料綜合分析,數碼產品以及利潤低(10%以下)的產品,在天貓商城或是亞馬遜中國平臺均不能養活一個運營團隊,僅作為品牌宣傳視窗使用。亞馬遜虧在沒人氣、流量低,天貓有流量,但費用高昂。
該賣家向虎嗅解釋說,這結論裡沒有提到京東,主要是因為京東以前主要是搞經銷的,代銷才剛剛起步。
殘酷
如果說低利潤的3C在這些平臺上活得艱難是在所難免,那麼奢侈品品牌呢?似也不是那麼順暢。去年年底高調入駐天貓商城的奢侈品集團LVMH旗下品牌貝玲妃(Benefit),半年試營業之後已撤出天貓。(官方說法是本來也只是想試水瞭解下電商情況、蒐集使用者資料),美國新銳奢侈品品牌COACH,也以同樣的理由在天貓上淺嘗輒止,一個月合約期滿即撤出。
這暴露出傳統商家與開放平臺對接之困:靠品牌與傳統渠道驅動的產品,網上與線下左右互搏;而靠走量賺錢的產品,在平臺高昂各項費用之下,利潤被削到沒有。
對大量商家來說,電子商務、平臺,並非美好,而是殘酷。
報告
拋開傳統品牌轉型線上的自身侷限不談,虎嗅從上述3C賣家提供的報告中,摘出三大平臺相關比較資料(虎嗅僅作引用,不對其準確性負責),歡迎虎友來點評或吐槽。
一、流量趨勢分析

虎嗅點評:阿里系無疑是流量的“控制者”。
報告提供人評價稱,“這也正是天貓與其它平臺最大的不同——哪怕商鋪裡沒有人賺錢,也要去那擺個攤,展示與廣告效果所達到的品牌效應是關鍵之需”。
二、競爭環境分析

通過採集資料分析得出,天貓商城賣家數量是亞馬遜中國的10倍,競爭異常激烈。
注:京東商城中3C數碼產品,各大品牌均為供貨形式,京東採用自營方式,沒有計算在內。
三、綜合成本比較
表一,各平臺預估營業額年增長率

此表分析來看,京東增長趨勢會超過天貓。
表二,各平臺預估損益表

 

 

注:京東及天貓都有自己的特色的店慶活動,且已經有一定的影響力,對銷量幫助也非常明顯,如京東6.18,天貓夏季促銷、雙十一等。
表三:三年預估費用合計如下:

此表分析來看,三個平臺中,京東和天貓三年營業額趨勢接近,三個平臺三年經營下來皆虧損,但天貓虧損最多。
天貓為什麼?
為什麼在天貓開店的費用成本遠高於其它平臺?
1、商業模式。從淘寶開始,淘寶系走的就是廣告收入模式。商家要在激烈競爭的天貓平臺上脫穎而出,必須要付出極大的推廣費用。該報答人士說,天貓向商家收入扣點僅2.5個百分點,但要在天貓生存,商家還需要通過“直通車”、“淘客推廣”、“鑽展”等買客戶流量。天貓的流量大,但是是需要錢來買的。
該商家預計,明、後年花在直通車上的費用大概佔其銷售收入的4-5個點。
而商家在亞馬遜上的費用基本就是銷售扣點(大概不到5個點。)換言之,在亞馬遜花錢是買不到客戶的,全憑商家的產品與信用,上述人士稱,“如果想尋找長期公平的平臺,亞馬遜首選,但中國人是否習慣亞馬遜?如果沒有使用者群,也就沒有銷量”。
2、運營人員成本是差異所在,如果以月平均工資4950計算,京東和亞馬遜平臺只需要僱傭1.5-2人,而天貓則需要6人。原因何在?上述人士稱,“天貓對服務的要求高,人工自然上升,最直接的體現是評分體系,天貓高度重視評價的權重,所有公司都會加大投入,甚至要作假,這直接導致天貓的隱形成本很高”。
3、天貓與淘寶之潛在腐敗。
在該人士提供的表上,虎嗅可以看到,商家向平臺的公關費用,天貓是京東或亞馬遜的兩倍。該人士說,“我認為平臺應該是給商家提供公平競爭的平臺,而不是靠賣流量、賣廣告為主要收入。天貓就是走後者模式。這正是阿里系內部腐敗的根源。你聽說過‘駐淘辦’嗎?就是商家為了搞定淘寶的人,要長駐杭州,跟他們搞關係。人家有個說法:杭州一到晚上,三分之一餐廳的生意都跟淘寶有關係。”
虎嗅問天貓
天貓商城運營成本越來越高,流量和資源也越來越集中在大賣家或是資本手裡,天貓的流量優勢最終被高昂的推廣成本吞噬。天貓需要反思嗎?
繼亞馬遜、京東、噹噹等之後,後起的蘇寧易購也即將上線開放平臺,它們各有各的優勢與競爭力,天貓如何應對、當好電商平臺的老大?
從阿里系最近與媒體的交流情況來看,阿里與天貓還在持續探索中,並沒給出明確和肯定答案。
天貓的兩個核心問題需要解決:
1、如何平衡買家與賣家利益關係?
天貓立場鮮明保護買家利益,沒錯,但也不能不考慮賣家運營成本問題。比如,天貓怎麼看待對待職業差評師?
曾鳴對“差評師”有過一番意味深長的講話,大淘寶生態系統同所有生態系統一樣是有機體,每個部分的關係不是特別簡單和明確的,沒有絕對的對與錯或者好與壞,一個生態系統不可能沒有吃輔食的動物,如果沒有把浪費轉化的機制,這個生態系統也是無法發展的。因此,差評師可以說是生態系統的衍生品。曾鳴認為,這需要動態管理。
2、阿里內部腐敗的出血點“如何堵”?
虎嗅整理的答案是,這並非簡單的“疏”與“堵”的關係。天貓也好、阿里也好,可能需要為買賣雙方尋找新的關係模式乃至商業模式。
固然,阿里通過大輪崗、內部修身養性等措施來從制度與文化上防範腐敗風險,但與此同時,阿里在目前模式下不得不繼續將決策力下放到一線。但是,未來的方向,應該是“小二的職責不再是分配流量,而是匹配流量”。——後者,意味著淘寶天貓可能要走向新的媒體或社群形態。
via:huxi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