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中國網際網路絡資訊中心CNNIC最新發布的《第34次中國網際網路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截至2014年6月,我國網民規模達6.32億,網際網路普及率為46.9%,較2013年底提升了1.1個百分點。與已開發國家相比,仍有較大差距。在我國總人口中,非網民佔比為53.1%,非網民規模在7億以上,這部分群體相對較難接觸,且消費力較低,通常被研究者所忽略。

從非網民群體的性別結構來看,非網民群體男女比例為49.8:50.2,性別比例均衡,無顯著差異;從非網民的年齡結構來看,50歲以上人群佔一半以上,這部分人群年齡較大,轉化為網民的可能性較小,10-39歲人群佔比為25.4%,這部分人群如果有條件能接觸網際網路,能有效提升我國的網民普及率;從非網民群體的學歷結構來看,小學及以下學歷人群和初中以上學歷人群各佔50%左右,初中及以上學歷人群、10-39歲人群就成為下一步網民轉化的主要力量,那麼,如何影響這部分潛在的網際網路使用者,進一步提高網際網路的普及率呢?我們認為,可以從非網民群體的媒體接觸習慣入手。

 

結合CNNIC第34次調查的資料來看,在本次調查的11類媒體及廣告中,除電視外,非網民群體對其他媒體及廣告的滲透率都低於網民,而且兩類人群在傳統媒體(電視、廣播、雜誌)上的滲透率相對較小,而在新媒體上的滲透率差距較大。

對於非網民群體來說,電視是他們接觸的最為頻繁的媒體,57.6%的非網民在過去7天內接觸過電視,高於網民群體對電視的接觸率,這也是唯一一個在非網民群體中滲透率較高的媒體。此外,廣播、報紙在非網民中的滲透率也接近20%,僅次於電視。


  從非網民每週接觸的媒體數量來看,21.1%的非網民每週接觸了3類媒體以上,雖然遠低於網民58%的水平,但這也從另一個角度表明非網民群體並非不可觸達,他們雖然由於網路裝置和網路條件的限制不能接觸網際網路,但他們仍然存在我們的媒體環境中,傳統媒體、新媒體對他們的生活不可避免的產生影響。


  結合以上資料可以看出,非網民群體依然存在於大的媒體環境中。加快推進電信、電視、計算機三大網路之間的逐步融合,是迅速縮小我國網民與非網民之間數字鴻溝的重要途徑,國家應該從政策、法律上加以推動,保證大多數人乃至所有人都能充分享受到資訊科技革命帶來的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