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IT資料中心微信賬戶:i199IT
“十三五”即將拉開帷幕,如果盤點過去“十二五”期間最為關鍵的資訊科技,網際網路肯定名列前茅。過去5年甚至10年以來,網際網路如何改變生活,大多數人都有深刻感受,但很少有人能真正講清楚,中國網際網路到底發展到什麼程度了。CNNIC(中國網際網路絡資訊中心)最近釋出了“十二五”中國網際網路發展十大亮點。透過這十大亮點中的大資料,或許能對中國網際網路的發展現狀有一個最真切而系統的認識。
1、固定寬頻使用者超2億,居全球首位
“十二五”期間,中國已初步建成快速便捷的網路環境。
網路覆蓋更廣,中國固定寬頻接入埠數達4.07億個,覆蓋到全國所有城市、鄉鎮和93.5%的行政村。固定寬頻使用者數超過2億戶,同比增長33.7%,寬頻使用者規模居全球首位。
網路速度更快,8M以上接入速率寬頻使用者佔比達到53.4%,20M及以上接入速率使用者佔比達到19.6%。國際通訊更強,國際出口頻寬已達4,118,663 Mbps,同比增長22.75倍。
網路基礎資源更加豐富,資源質量明顯提升。下一代網際網路地址資源平穩過渡, IPv4地址數量 3.3億,總數全球第二;IPv6地址數量達到19338塊/32,同比增長47.2倍。域名資源達2232.5萬個,同比增長157.8%;.CN國家域名註冊數量達到了1225.1萬個,同比增長200%,在全球國家頂級域中排名第二。中文頂級域成功實現入根和全球解析。網站總數357萬,同比增長86.9%。
2、行動網路使用者6.74億,手機網民5.94億
“十二五”期間,移動網際網路飛速發展,引領中國網際網路絡發展“第三波浪潮”。移動寬頻(3G/4G)使用者累計達到6.74億戶,公共及家庭Wi-Fi無線網路環境日益普及, WLAN公共運營接入點(AP)總數達到604.5萬個。
“十二五”期間,行動網路應用跨越式發展,手機超越電腦成為中國網民第一大上網終端。我國手機網民規模達5.94億,同比增長86.8%,使用手機上網比率相比PC多20.5%。手機應用軟體(APP)爆發式增長,主要應用商店規模超過400萬個,更多網民選擇在手機端使用新聞、搜尋、社交、消費、訂票、娛樂等應用。
3、九成新聞機構形成“一站兩微一端”
“十二五”期間,正能量資訊佔據網上主流。全網正面資訊大幅增加,鞏固壯大了主流思想輿論。時政要聞24小時佔據網站首頁和移動端首屏頭條。微博粉絲達千萬級的媒體法人達到6家,媒體融合發展成效顯著,90%的傳統新聞機構形成“一站兩微一端”的立體格局,並通過採編轉型與流程再造實現了在不同平臺的差異化內容產出。
網上不良資訊大幅減少。網上暴恐音視訊、淫穢色情、網路暴力、網路欺凌、網路詐騙等違法、不良內容的蔓延得到有效遏制,網上造謠傳謠現象得到遏制,網路整體環境明顯改觀,人民群眾網路安全意識明顯增強。相比“十一五”, 80.1%網民認為網路輿論環境明顯好轉,78%的網民認為網路文明水平發生改觀,85.6%的網民認為網路正能量資訊日漸增加,90.6%的網民對我國網路健康發展充滿信心。
4、網際網路經濟GDP佔比7%,超過美國
“十二五”期間,中國網際網路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明顯提升,位居全球前列。網際網路經濟在GDP中的佔比持續攀升, 2014年達到7%,佔比超過美國。
“十二五”期間,網路零售交易額規模躍居全球第一。中國網路購物使用者規模達到3.61億,網購在網民中的滲透率達到55.7%;網路零售交易額規模達到27898億元,同比增長2.6倍,超過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網路零售市場。網際網路對擴大內需發揮積極促進作用,國家統計局《2015中國網購使用者調查報告》資料顯示,22%的新增需求因網路購物產生,53.7%的網購使用者增加了消費支出,48.4%的網購使用者將進一步提升網路購物消費支出比重。
“十二五”期間,網際網路帶動電子資訊相關產業市場高速增長。中國智慧手機累計出貨量超過10億部,銷售規模超2萬億元。移動資料及網際網路業務收入達到2707.2億元,年均增速達53.9%。網際網路行業促進了資料中心市場的繁榮,中國IT 投資規模達到1萬億元,帶動伺服器、儲存和基礎設施等相關市場的增長。
5、網際網路企業市值佔中國股市總市值25%
“十二五”期間,中國網際網路企業市值規模迅速擴大。網際網路相關上市企業328家,其中在美國上市61家,滬深上市209家,香港上市55家,市值規模達7.85萬億元,相當於中國股市總市值的25.6%。目前,阿里巴巴、騰訊、百度、京東4家上市公司進入全球網際網路公司10強;華為、螞蟻金服、小米等非上市公司也可進入全球前20強。
6、網銀使用者3.07億,網上支付使用者3.59億
“十二五”期間,網際網路的發展給百姓衣食住行帶來極大便利。網際網路金融方面,網上銀行使用者數達3.07億人,同比增長120%;網上支付使用者數達3.59億人,同比增長162%。餐飲預訂方面,團購使用者數達1.76億,同比增長8.4倍。旅遊出行方面,網上預訂機票、酒店、火車票或度假產品使用者達2.3億人,同比增長5.3倍,主流叫車軟體日訂單量峰值超千萬。網路理財產品給網民帶來收益超千億元,線上線下融合服務提升了使用者體驗,改善了消費質量。
“十二五”期間,網際網路發展簡化了公共服務流程,促進了資源均等化。微信“城市服務”已接入全國27個城市,覆蓋超1.5億使用者,提供包括交管、交通、公安、戶政、出入境、繳費、教育、公積金等16項民生線上服務。公共服務的網路化一定程度上解決了辦事難、視窗難、出行難的問題,將網際網路的透明化、均等化在服務領域惠及更多群體。
7、網路文化產業規模達1500億元
“十二五”期間,網路產品種類豐富、數量攀升,屢創歷史新高。網路視訊、網路音樂、網路文學、網路遊戲等使用者規模達4.81億,同比增加1億人,其中,網路視訊使用者達4.6億,同比增長60%;網路音樂使用者達4.79億,同比增長33%;網路文學使用者規模達2.8億,同比增長50%;網路遊戲使用者達3.8億,同比增長26%。。
網路文化產業規模達1500億元,同比增長200%,其中,網路文學市場規模達88億,同比增長13倍,網路原創文學作品超過當代文學紙質媒體發表作品50年的總和;網路音樂市場規模達98億,同比增長2.5倍;網路視訊市場規模達240億,同比增長3.3倍,累計播放超千億次;網路遊戲市場規模達1108億,同比增長1.4倍,特別是自主研發網路遊戲走出國門,收入達到200億元,同比增長近10倍。
8、政府資訊公開上網度78.1%
“十二五”期間,網際網路加快了“陽光政府”建設。網際網路成為政府資訊公開的重要平臺,政府資訊公開上網度78.1%,同比增長32.4%。移動政務客戶端發展迅猛,運用即時通訊工具、社交媒體等開展政務資訊服務,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政務微博賬號近28萬,政務微信公號已逾10萬,“兩微一端”成為政務公開的新模式。
“十二五”期間,網際網路推動“服務型政府”建設。96%的政務網站提供了網上線上辦事服務,基本實現個人和企業使用者服務需求的全覆蓋,政務事項網上全程辦事率73.3%,同比增長40.7%。
“十二五”期間,網際網路促進“法治政府”建設。92%的政務網站開設“政策法規”欄目,廣泛宣傳普及法律知識,政策法規解讀力度明顯加大。2014年,通過中國政府法制資訊網,完成了7部法律草案、15部行政法規草案和108部部門規章草案的公開徵求意見工作,網民提交意見12萬多條次。
9、76部網際網路法律法規、規範性檔案,佔立法總量62%
“十二五”期間,網路立法程式明顯提速。制定出臺網際網路相關法律法規、規範性檔案共76部,同比增長262%。特別是中央網路安全和資訊化領導小組成立以來,頒佈實施47部網際網路相關法律法規,佔“十二五”期間立法總量的62%,網路立法速度明顯加快。
“十二五”期間,網路內容管理執法卓有成效。從2014年開始,先後開展了“淨網2014”、“劍網2014”、“打擊偽基站”、“剷除網上暴恐音視訊”、“整治網路彈窗”、移動即時通訊工具治理等20餘項專項行動,協同整治網路亂象,網路行為更加規範有序。
10、網際網路國際交流合作日益深化
最後還有一項數字體現不出來的變化——國際網際網路領域的話語權。
“十二五”期間,中國首次提出網際網路領域的“中國主張”,國際話語權和影響力明顯提升。2014年7月,習近平主席在巴西國會演講時第一次提出“共同構建和平、安全、開放、合作的網路空間,建立多邊、民主、透明的國際網際網路治理體系”,得到國際社會廣泛認同。
此外,中國還發揮主場優勢,積極搭建網際網路領域國際交流的中國平臺,首次召開“世界網際網路大會”、“中國-東盟網路空間論壇”和“中國-阿拉伯國家博覽會網上絲綢之路論壇”,服務“一帶一路”建設等國家戰略。
與此同時,中國網際網路業界機構和人士還積極參與網際網路國際組織,提升中國國際規則制定中的話語權,比如積極參與全球網際網路名稱與地址分配機構(ICANN)等國際組織,趙厚麟當選國際電信聯盟祕書長,馬雲等當選全球網際網路治理聯盟主席等等。
摘自:瞭望智庫
http://www.lwinst.com/index.php?m=content&c=index&a=show&catid=17&id=11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