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最火爆的新款飲料:水。”
人們的“渴求”沒有減弱,但他們正在向最基本的東西迴歸。研究表明,水是飲料行業增長最快的細分行業之一,而傳統汽水的銷量卻呈現下降態勢。市場研究機構英敏特公司(Mintel)2012年的一份報告顯示,2009年到2011年普通軟飲料銷售額下降1.9%至270億美元。報告說:“如此看來,這個門類似乎已經見頂,目前正在回落。”(美國飲料業協會(American Beverage Association)一位發言人說,消費者在越來越多地選擇熱量更低或沒有熱量的飲料。)
這種下降體現了消費者口味的變化。據飲料資訊集團(Beverage Information Group)和美國人口普查局(U.S. Census)資料,從2001年到2011年,瓶裝水的年人均消費量猛增56%至26加侖(約98升),用普通的20盎司(約590毫升)瓶子來裝就相當於166瓶。與此同時,汽水人均年飲用量下降16%至44加侖,相當於281瓶左右。事實上現在很多汽水生產商也擁有瓶裝水品牌。可口可樂(Coca-Cola)有“Dasani”,百事(PepsiCo)有“Aquafina”,Dr Pepper Snapple有“Deja Blue”。
雖然銷量可能是跑了一些氣,但汽水短時間內不會消失。市場研究公司NPD Group的首席行業分析師哈里•巴爾澤爾(Harry Balzer)說,10年前80%的美國人每兩個星期至少喝一瓶汽水,現在72%的人繼續這麼做。他說:“汽水仍然是美國人飲食中非常流行的部分,喝汽水的美國人多於喝能量飲料和咖啡的美國人。”
2. “可樂喝胖了聖誕老人。”
通常認為可口可樂對於聖誕老人現代形象的形成功不可沒:最早在20世紀30年代的時候,這個紅臉蛋、大塊頭的傢伙就出現在可口可樂的廣告之中。聖誕老人的原型、歐洲的聖尼古拉斯(St. Nicholas)的形象就要更加苗條一些。但在肥胖率上升引起日益強烈擔憂的情況下,聖誕老人的三圍已經開始蘊含新的意義。英敏特的那份報告說:“汽水仍被認為是造成肥胖的原因,減肥行動的支持者繼續呼籲對這種飲料徵稅。”
據美國醫學研究院(Institute of Medicine)2012年發表的一份報告,含糖飲料飲用量的增加是肥胖症流行的一個重要原因。根據市場研究機構蓋洛普(Gallup)和醫療諮詢機構Healthways編制的“幸福指數”(Well-Being Index),約26%的美國成年人認定自己為肥胖。華盛頓非營利組織公共利益科學中心(Center for Science in the Public Interest)營養政策部門負責人馬戈•烏坦(Margo G. Wootan)說,糖攝入量過多是II型糖尿病最直接的肇因之一。事實上,根據《糖尿病雜誌》(Diabetes Journal)2010年發表的一篇論文,每天喝一到兩瓶含糖飲料會使患上II型糖尿病的風險增加26%。
飲料行業否認這些研究證明了軟飲料是肥胖問題的重要原因、甚或成因。美國飲料業協會發言人克里斯托夫•金德樂斯伯格(Christopher Gindlesperger)說:“這些論文都沒有說喝軟飲料會讓你肥胖。”但他說,軟飲料行業還是響應這些擔憂,大幅降低了飲料的含糖量:目前所售45%的軟飲料都是零熱量,每份飲料的平均熱量已較1998年減少23%。他說:“這很能說明消費者的口味和我們企業的作為。”可口可樂一位發言人說,從2006年該公司加入“更健康一代聯盟”(Alliance for a Healthier Generation)以來,它和其他公司一道將校園所售“飲料卡路里”數量減少了90%。“更健康一代聯盟”是克林頓基金會(William J. Clinton Foundation)和美國心臟協會(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共同成立的一家機構,宗旨是在美國形成一套新的校園飲料銷售政策。
3. “低糖飲料不是健康食品。”
壞訊息:低糖汽水可能也不利於你的健康。法國研究人員最近在《美國臨床營養學雜誌》(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上發表的一篇論文指出,低糖飲料與II型糖尿病風險增加之間存在高度相關性。這項研究發現,飲用“低糖”飲料的女性往往比飲用普通含糖飲料的女性多喝43%。另外在飲用同等數量飲料的時候,人工增甜飲料跟患糖尿病風險增加之間存在關聯。
但相關性不等於因果關係。美國飲料業協會的金德樂斯伯格說,這些論文沒有排除飲用人工增甜飲料以外其他因素與糖尿病之間的相關性。他說,其他因素難逃干係:比如據美國國立糖尿病、消化及腎臟疾病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of Diabetes and Digestive and Kidney Diseases)資料,II型糖尿病風險更大的人群包括特定種族、超重人群或有家族糖尿病史的人群。
4. “我們有咖啡因依賴症。”
能量飲料是飲料行業的新來者,專家說,它正在悄無聲息地奪取傳統汽水的市場份額。據市場研究機構Packaged Facts資料,到2017年,能量飲料銷售額將在去年125億美元的基礎上增至215億美元。軟飲料企業有自己的能量飲料品牌。可口可樂有“NOS”,百事有“Amp Energy”,Dr Pepper Snapple有“Venom Energy”。
但能量飲料裡面的咖啡因成份曾引起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簡稱FDA)的注意。FDA為軟飲料咖啡因含量設定的上限是0.02%,相當於12盎司聽裝飲料可含72毫克左右。
但FDA一位發言人說,能量飲料沒有這樣的限制,某些能量飲料的咖啡因含量可能超過了FDA的推薦限值。這位發言人說:“迄今為止,其他型別的飲料還沒有設定監管性質的咖啡因含量限值,不過FDA曾接到多封要求制定這類規定的請願書。”
市面上最流行的能量飲料之一、16盎司聽裝“Monster Energy”含有大約160毫克的咖啡因(12盎司聽裝百事可樂的咖啡因含量是38毫克),而且消費者一天喝幾聽的現象也並非罕見。Monster Beverage發言人塔米•泰勒(Tammy Taylor)指出,該飲料的咖啡因含量只有很多大杯咖啡的一半。據公共利益科學中心的資料,大杯(16盎司)星巴克(Starbucks)咖啡含有330毫克的咖啡因,16.5盎司的Panera冰摩卡含有267毫克的咖啡因。
5. “咖啡因和酒精配成了危險的雞尾酒。”
太多往往不是好事,咖啡因含量極高的能量飲料尤其如此。據聯邦政府藥物濫用和精神衛生管理局(Substance Abuse and Mental Health Services Administration)3月份公佈的醫院調查報告,2007年到2011年,急診室反映喝能量飲料後心跳加速、疾病發作以及頭痛的患者數量從一萬增至兩萬多。該調查報告稱,其中大部分人都是青少年或年輕成年人。
急診醫師、美國急診醫師學會(American College of Emergency Physicians)發言人湯姆•蘇格曼(Tom Sugarman)說:“帶著這些問題前來就診的人越來越多,特別是把能量飲料同酒精混起來喝的年輕人。”而且不只是年輕人。前不久,一位接受蘇格曼諮詢的母親說孩子老是不睡覺,結果發現是她在哺乳時喝了能量飲料。蘇格曼說:“能量飲料直接就進入了孩子身體裡面。”
能量飲料生產商對上述急診數量調查結果持不同看法。Monster Beverage的一位發言人說,這項調查“極具誤導性,並不支援能量飲料對消費者不安全的結論”。另外正如美國飲料業協會的一則官方宣告所說,這份調查報告“顯示42%的急診量都是承認飲酒或服用非法物質、藥物的人前來就診……而這些物質同能量飲料混合飲用,意味著能量飲料可能與此並不相干”。
6. “我們的產品是一些人喝的最後一口飲料。”
很多能量飲料被當作膳食補充劑,所以生產商必須向FDA報告可能與產品存在關聯的死亡案例。截至2013年3月6日,有一份報告表示一個人在死前喝了膳食補充劑兼能量飲料Rockstar Energy;13份死亡報告提及“5-Hour Energy”可能起到了作用;八份死亡報告提及Monster。Monster準備將其標籤換為常規食品,但它曾向FDA表示,打算在換用標籤之後繼續自願提交負面事件報告。
當然誰也不知道飲料與死亡之間的關聯是不是隨機性質。美國飲料業協會發言人莫琳•比奇(Maureen Beach)說,能量飲料在美國已經“安全享用”了15年以上,在世界上安全享用的時間則已超過25年。5-Hour Energy(不是美國飲料業協會會員)的發言人伊萊娜•盧茨(Elaine Lutz)說,5-Hour Energy是一種1.93液體盎司的“藥劑”(shot),而不是一種“飲料”(drink),並且只作為膳食補充劑賣給成年人。Monster和5-Hour都表示,這類報告的提交併不意味著是產品導致了人的死亡。盧茨說,5-Hour不向兒童銷售產品,並建議每天飲用量不超過兩瓶(中間間隔數小時)。Rockstar Energy沒有回應置評請求。
7. “沒辦法我們就是喜歡大杯。”
今年3月,紐約州最高法院(New York State Supreme Court)推翻了紐約市市長邁克爾•布隆伯格(Michael Bloomberg)禁止餐館、餐車、食鋪、體育場和電影院小賣部出售16盎司以上含糖飲料的計劃,讓很多公眾健康代言團體深感失望。布隆伯格政府計劃提起上訴,但專家表示,即使超大杯汽水禁令得以頒行,零售商還是會馬上找到辦法繞開禁令。
在禁令被推翻之前,唐恩都樂(Dunkin’ Donuts)掛出招牌對顧客說,他們可以在大杯、超大杯飲料當中自己加糖或“調味花”。此舉可以在事實上幫助顧客繞開禁令。該公司一位發言人說,紐約全城的唐恩都樂門店都為遵守紐約市飲料規章做好了準備。她說,為顧客配備調味品架讓他們自己新增調味品或增甜劑,主要是為了“儘可能地消除困惑”。
美國國家餐館協會(National Restaurant Association)政府關係負責人斯科特•德法夫(Scott DeFife)說,禁令本身沒有什麼實際意義。他說,比如即使禁令有效,紐約的連鎖南方風味餐館Brother Jimmy BBQ的顧客還是可以點大罐裝的馬格麗塔等雞尾酒(以及吃到撐的排骨),也可以通過點多份小杯的辦法點24盎司的飲料。另外,7-Eleven超大號的“Big Gulp”飲料不會受到禁令的管轄,因為大部分便利店和超市都在紐約市政府的監管範圍之外。
8.“我們財大氣粗,汽水稅行不通。”
專家說,當公眾健康代言團體和參議院領袖加緊研究針對汽水和其他含糖飲料開設新的聯邦稅種時,汽水企業的遊說支出也在不斷加碼。公共利益科學中心的執行理事邁克爾•雅各布森(Michael F. Jacobson)說,從2005年到2009年,在公眾健康代言團體大力爭取對汽水徵收聯邦稅的同時,汽水行業的遊說支出增長了30多倍,達到了2009年的4,030萬美元。雅各布森說,這些支出是徵稅主張在全國層面失利的原因之一。
從2009年到2011年,費城、得克薩斯州、華盛頓特區等多個州市的立法機關都曾研究徵收汽水稅,但大部分提案都遭否決。此後,遊說支出開始減少。雅各布森說,2011年可口可樂、百事和美國飲料業協會的支出金額下降至1,000萬美元。
軟飲料行業表示其遊說行動也針對農業、稅收、營養和交通等其他問題。美國飲料業協會發言人金德樂斯伯格說:“我們是在應變周圍的環境。”他說,一項重要的任務是代表消費者就“稅收和禁令等歧視性提案”進行遊說。(可口可樂拒絕置評,百事沒有回覆置評請求。)
9. “我們的慈善捐贈物件有些奇怪……”
非營利組織公共利益科學中心3月份公佈的一份報告說,汽水公司的慈善捐贈物件本來是有可能對這個行業持強烈批評態度的。比如報告聲稱,該行業向“食品研究與行動中心”(Food Research and Action Center)、“養活美國”(Feeding America)的捐贈,就導致有人對這兩大反飢餓組織“與食品飲料企業的長久關係”提出了質疑。
部分公眾健康代言團體說,企業與非營利組織之間的這種關係有可能構建出一個充滿利益衝突的灰色地帶。比如公共利益科學中心的雅各布森說,針對禁止利用“補充營養援助計劃”(Supplemental Nutrition Assistance Program,簡稱SNAP,以前叫做食品券計劃)購買含糖飲料的擬議規章,這兩家組織都站在軟飲料行業一邊持反對態度。批評者懷疑,如果沒有獲得汽水行業的捐贈,那麼這兩家組織還會不會支援利用SNAP救濟購買汽水。兩個團體各自發布宣告表示,它們一直反對針對SNAP救濟設限,因為肥胖問題有更好的應對辦法。另外它們還說,接受飲料行業的捐贈與它們的使命不衝突,也不會削弱它們對使命的追求。
可口可樂公司一位發言人說,去年該公司向社群組織投入了4,500萬美元。她說:“說我們的社群慈善行動是受善意之外的某種東西驅動,是非常不準確的。”百事一位發言人說,該公司支援一系列在它所服務社群工作的組織。
10.“……包括醫師和牙醫。”
據公共利益科學中心的那篇論文,應該建議人們多喝水少喝汽水的機構恰恰也在收受汽水公司的金錢。論文說,軟飲料行業曾向代表醫師、牙醫和營養師的團體捐贈款項,增加了他們提供公正諮詢服務的難度。論文說:“飲料企業在利用策略性慈善來保護它們的形象和利潤。”
汽水企業則說,它們的捐贈意圖不是消除可能出現的批評聲音。
2009年,可口可樂付款60萬美元給美國家庭醫生學會(American Academy of Family Physicians,簡稱AAFP),來幫助設立一個倡導健康飲食的網站。學會理事長、華盛頓州斯波坎(Spokane)醫生格蘭•斯特里姆(Glen Stream)將可口可樂與AAFP的合作稱為“消費者聯盟”,並表示可口可樂不具採編控制權。他說:“可口可樂的資金與AAFP提供的資訊之間有一道絕對的防火 。如果針對含糖飲料的稅收實際上真的高得足以影響消費,那麼我們將會予以支援。”
本文譯自MarketWat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