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翻查資料,原來“學習”這個詞是孔子發明的,最早時期“學”和“習”是分開的兩個獨立字。孔子在《論語.學而》提出了“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這句話的原意是:
學了一些知識、技能之後,經常地去溫習它、實習它、練習它,不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嗎?
這裡有幾個知識點:
1、學。
主要指的獲得知識、技能,然後有思考的從自身角度進行加工、個性化,並進一步昇華.
自古以來凡是學的好和不好的人有個最大的區別在於:前者能把學到的東西加工成自己的,如有創新還能開宗立派。
後者往往採取填鴨式的學,僅僅是把東西灌入大腦,不拿出來應用、不會舉一反三。
2、習。
如果第一點“學”沒做的好,那麼後面的“習”就不可能擴充套件下去。
從現代角度來理解,“習”主要指的是“預實踐”。前面我寫了個文章有個關於馬雲的名言:給夢想一個實踐的機會。
只不過馬雲說的只是後半句,如果沒有自身積累和學的過程,那麼實踐將會是漫無目的的“瞎忙”。
同時,從學到實踐中間還夾了個“習”,譬如大家想創業,那麼儘可能的進行創業前的一些步驟、過程的“預實踐”,如:
1)、把自己學到的管理知識先應用到現在公司的團隊管理上
2)、把學到的技術知識嘗試做一個半成品出來
3)、把學到的商務知識嘗試先用到現在公司的客戶資源整合上。
4)、把學到的人際交往關係在工作之餘運作起來,把人脈積累起來
也許一段時間後,你會發現這些知識你從學習到掌握已經具備一定基礎了,那麼這時你真的可以勇敢的進行真人“實踐”了。之前的過程稱為:習。當你真正投入到創業大潮時,這就是真的“實踐”了。
3、快樂
如果學習對你來說不是一件快樂的事。那麼,一方面你不可能學得好,第二方面,說明學習的方法和方向不對。
同樣,進入實踐階段其實也講究“快樂”。我有個朋友早幾年也在創業,但是我發現他越往後發展越“鬱悶“,譬如專案問題、員工內部管理問題、客戶資源整合問題、公司高層內鬥嚴重等等。
大約是在前年,這廝果斷去了大上海某家大公司任中高層。對於他來說,“不快樂的實踐“還不如回到社會繼續做個”學習者“。
從這個角度來看,學習的目的並不一定要實踐,當然能夠實踐最佳。有時我們永遠做個學者、習者或者實踐者都是一條路,只要快樂,沒有什麼不可以。
(PS: 這就是為何各種培訓如創業培訓等大神老師,但他自己並不會去做一個創業者。要我說,在快樂這個角度:學、習、實踐三者都是平等的。)
總結一下:
學習其實是:學、思、習、行的總稱。
簡單來說,我們通過一定方法學到了知識【學】;然後結合自己現在掌握的知識進行增量索引、合併索引【思】;習,把學到的知識通過區域性模擬練習進行驗證,從而產生方法論【習】;根據個人理想和口味,最終投入到轟轟烈烈的實踐中去【行】。
這裡我插段小例子:
11年前的我是個技術菜鳥,家裡買了接近30本技術開發紅皮書,天天在家啃,甚至在馬桶上都抱著一本書在看,但總是提高不了自己的技術水平。
最後出現了一個大神,在瞭解我的學習經過後給我指出了“為何提不高水平”的幾個要點:
1、學習的範圍不全面,譬如當時我學習.net。光學習c#是不夠的,還要學習html、資料庫以及效能方面的知識
2、要動手做一些模擬專案。如果只是在練習程式碼,那和背書沒啥區別
3、多接觸同行,多與人溝通和交流並樂於分享。這也讓我懂得技術不是蘋果,不會因為被人咬一口而少一坨。
4、接私活。這條我採納的最深,這一條和上一條的實施程度密切相關。當然,這裡並不推薦大家在沒有完成本職工作的時候“玩私活”
5、嘗試到一些培訓機構做免費代課。這條其實也很有用,不過這和當時培訓機構剛起步,急缺實戰型講師是有關的。
以上5條送給大家,雖然可能過時了。但是不妨礙大家理解:學、思、習、行四部曲。
接下來的話題比較天馬行空,請大家謹慎閱讀。
我們去除實踐這個階段,我們到底該怎麼學和習呢?
經過我“無聊“之時通過QQ群、微博、微信統計,大部人的的學習方式有以下幾種:
1、看書
這個比較高大上。我從小不愛看書(除了武俠書),但是到了大學後半期猛然間發現,看書對不管是學習還是工作包括人際交往實在太重要了。
學習:
只有通過讀書你才能學到課內學不到的東西
工作:
一旦進入職場,技術並不是唯一的,尤其管理知識、團隊知識、職場藝術,這些東西通過讀書能讓你有更全面的理解,注意:這裡強調的是“全面“。
人際交往:
這條其實是大家需要到了一定年齡層次才能深刻體會得到。除了純技術書,包括歷史、哲學、名人傳記等書籍等能極大的提高你肚子裡的“墨水”。而,你要積累人脈需要遵循“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的原則,因為事實上我們很難做到和“人脈”保持同等的文化、觀點、思路以及見識水平,但同時我們確實需要和這些“人脈”交往甚至產生G點,那麼唯一彌補我們不足的最佳辦法就是看書。
2、看網上的文章
網際網路發展到今天,紙媒已經遠不如網媒龐大和迅速。但是,網媒僅僅在新聞、時間傳播和資訊獲取度上大大超過紙媒。從全域性而言,網上的文章大多具有時效性限制。
另外,習慣於網上看文章學習的人大多生活節奏規律性程度不高,節奏較快。因此通過網上獲取知識學習成為最佳首選。
3、向牛人學習(垂直學習)
這其實也是一個好辦法。譬如你是IT從業人員,那麼不管你到達什麼層次肯定有比你更具有經驗和技術的牛人,或者在網上也可以找到很多牛人進行點對點的學習(不過成功率有待商榷,因為很多牛人不太愛理菜鳥).
向牛人學習有個好處:同一個問題,你向不同的牛人提問,他們可能會使用他們自己各個理解角度的觀點給你解答,這樣你會同時獲得不同角度的思維。這是一個極好的垂直學習方法。
只不過這種方法有個弊端是:你必須是一個善於發現問題的人,同時你發現的問題對你有著較高的價值前瞻性。
當然還有很多種學習方法,不過今天這個話題既然落在了我們手裡,那肯定不能用這麼簡單的思維來理解“學習”這個如此純潔的字眼。
今天我們不談讀書、不談網際網路學習,我們只談最後一種:向牛人學習。
有人問我最崇拜的古代英豪是誰?我一般都會列舉幾個人
1、 武則天 2、劉邦 3、皇太極 4、司馬懿 5、李鴻章
以後的有空我來把我為什麼崇拜這些人的原因來撰出幾篇文章出來。
今天我們來舉個漢高祖劉邦的案例:
看過史記或者影視劇的朋友一定會大概知道劉邦這個人是“流氓”出身,除了他一開始的“放蕩不羈”,他還有一個特色就是:不愛看書
有的朋友就不理解:劉邦為何後面能做皇帝呢?為什麼會有這麼多死黨為他打天下呢?難道是因為他講江湖義氣?難道胸無點墨真的有資格做皇帝嗎?
這裡我想說,劉邦確實不愛看書,他甚至在他在去逝前不久,給兒子劉恆寫了遺囑:“吾遭亂世,當秦禁學,自喜謂讀書無益。
這裡面就有一句話叫做:自喜謂讀書無益。其實也就是早年的他認為“讀書無用“,當然這和劉邦當時所遭的歷史環境還是有一定關係的,另外當時的書就是寫在竹簡上的,要看完一本書確實是一件蠻痛苦而且不環保的事。
劉邦的不愛看書主要是指:他不喜歡看“實體書“。也就是竹簡書一律不看,不但如此,當時的西楚霸王也同樣不愛看書。根據我們開頭講的三種主要學習方式,一不看書 二有沒有網際網路,那麼辦呢?幸好劉邦還有一種辦法可以學習:我們簡稱為向牛人學習。
劉邦的“找牛人“有如下特點:
1、廣泛的結交牛人
也就是不侷限於自己的“專業領域”,拿到現在來比喻就是不會“因為自己是程式設計師,所以圈子裡都是程式設計師”。
就像劉邦,他早年是亭長,平時所接觸到的都是徵租、催糧、抑送壯丁的苦活。大家試想一下,如果劉邦永遠只停留在這些交際圈,那到後來他能做皇帝嗎?雖然也許劉邦會成為一個徵租、催糧的好手(譬如任何亭長都催不過他,徵的糧沒他多)。
這是“我們該怎麼學習”的第一法:不要只向自己所屬的圈子裡找牛人學習。如果大家都是矮子,那麼你最多比他們高一點點。
2、擇牛人而學
這點是第一點的補充。如果你是C#程式設計師,你結合第一點結交了10個的C#高手,我會告訴你,你又進入了“矮子圈學習思維”了。
相反,你更適合10個牛人中結交2個C#高手就差不多了,另外幾個留給資料庫、演算法牛人、管理類牛人更划算。
所以,劉邦的措施是:擇友而交。套到現代我們可以理解為:結交擁有不同能力的人,才能學到更全面的知識。而不是“來者不拒”。
就像劉邦結交的牛人當中大都是相對獨一無二的。如果他拜了蕭何之後,繼續結交更多的“蕭何”,那麼張良、韓信等人該去哪呢?
附註一點:這裡並不是指菜鳥不交,因為再菜的人都有他閃光的一面。如果他沒有智那麼肯定會有勇,如果智和勇都沒有,那麼上帝肯定對他另有安排,只是你現在一時還發現不了。
3、挖牆腳
這是劉邦學習程度如此之高的一個最重要原因,他早年結交了蕭何、曹參、夏侯嬰等大將後,逐漸發現除了從這些人身上能學到的東西和利用的價值有限,相反敵人陣營裡一些極為優秀的人甚至比他身邊的大將更有價值。
於是張良、韓信、陳平等成為劉邦的挖牆腳“教科書”,以至於大家到後來都懂得一人—項羽的親叔叔項伯。
劉邦最後能成為皇帝,除了其他原因從學識上來講,劉邦靠的就是向這些“牛人“學習並把這些牛人身上的知識、經驗、謀略和手腕融化為自己的技能從而淋漓盡致的發揮出來。簡稱:借腦謀勢
當然,以上只是我崇拜劉邦的事蹟之一。我結合劉邦的案例對”怎麼學習“下的結論是:
學習知識武裝自己這句話是肯定對的。但是學習這個東西因人而異,並不是所有人都適合走“讀書“這條路。有時候用自己的腦不如借腦來的更快、更實在。
最後個人總結:
1、孔子教導我們要做一個學和習的結合者,也就是學習者
2、在當今社會,我們如果有機的把學和習分開搞也未必不是一條好路
3、領導和員工的區別?領導往往善用“學”,員工被迫”習”。
4、創業者是啥?當有的員工被”習”逼的受不了了,只能跑出去“實踐”了。
5、往往企業裡會有一種領導崗位,他既不從事業務也不從事技術,那這樣的人有存在的必要麼?我想說,真有。因為這種崗位往往承擔了“思”的角色
6、如果再擴充套件開去,就變成了團隊問題。一個團隊需要四種人:學—往往是總監;思—-往往這種人是老闆;習——–研發;實踐—–專案組或實施團隊。
最後把以上文字濃縮一下:要想做一個好團隊,那麼必須把團隊打造成一個“學習型”團隊。
我們把“學習”拆分成:學、思、習、行。也許大家就真的理解這句話以及它的出處了。
當然,如果從拆分式的個人角度來看,你更願意做個學者還是習者呢?或者說願意做思者還是行者呢?
相關閱讀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