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球各地的交易所吸引了自金融危機以來最多的上市交易,美國的上市交易活動復甦,中國的上市交易數量創下紀錄,這證明人們無需擔憂企業對上市的熱情正在減退。

根據Dealogic的資料,2017年有近1700家公司上市,比2016年增長44%,是自2007年以來首次公開發行(IPO)交易最多的一年。IPO募資額增長44%,至1960億美元,這是自2014年以來的最高金額。2014年阿里巴巴(Alibaba)募資250億美元的上市推動了當年的募資額。

在美國,2017年企業上市交易共募得490億美元,比2016年(10多年來最糟糕的一年)募得的240億美元翻了一倍。歐洲的上市交易數量增長了逾40%,中國2017年的上市交易數量創下紀錄,拉高了全球上市交易的數量。根據安永(EY)的資料,在2017年,有逾400家公司在由深交所和上交所組成的中國內地市場上市。

在亞洲,2017年的IPO主題包括印度保險公司的上市熱潮,而IPO市場也反映出中國的經濟基礎從製造業轉向服務業的趨勢。

然而,2017年規模最大的一些上市交易的表現讓一些投資者對2018年的熱情有所消退。

據旗下管理著專注於IPO的基金的晉新資本(Renaissance Capital)介紹,平均而言,2017年美國新上市股票的股價漲幅為23%,並未顯著超過標準普爾500指數(S&P 500) 20%的漲幅。

香港交易所(HKEx)在2015年和2016年連續兩年成為募資額最高IPO交易所,但在2017年被紐約證交所(NYSE)奪走這一桂冠。紐交所從第3位上升至首位,而港交所下滑至第4位,落後於上交所和納斯達克(Nasdaq)。倫敦證交所(London Stock Exchange)排在第6位。倫敦挺過了一系列的上市交易取消,除此之外今年歐洲的IPO市場表現積極。

香港已經採取措施吸引更多企業,計劃允許雙層股權結構。這種股權結構對於尋求保留更大控制權的科技創業家格外有吸引力。

花旗(Citi)大中華區股權資本市場聯席主管Bruce Wu說,“開啟這些新的篇章應該有助於香港成為有這些特質的企業的一個更可行的上市場所”。

他補充稱,今年亞洲有很多“新經濟”企業上市,比如金融科技企業和生物科技企業。“幾宗這類IPO的有吸引力的定價和良好的上市後表現可以解釋為,現在本地區的機構投資者更樂意以一種與美國機構投資者相當的估值眼光接受這些企業和為其估值了。”

上市後再尋找企業收購的“空頭支票公司”也在2008年的金融危機後首次大規模復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