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更多的財務資料後,CFO如何做好企業的“晴雨表”和“預警器”?
《薩班斯-奧克斯利法案》推出以及全球經濟處於長期波動性和不確定性的影響下,企業的風險管控更加複雜。作為與資料打交道、用資料說話的財務高管,如何在大資料時代,收集、分析、挖掘與財務相關的資料,改進工作效率與效益,獲得業務發展的洞察?
大資料時代下,CFO的職能已經從財務管理延伸到提升企業整體績效,從而企業財務也要隨之轉型,即通過高效的財務流程對企業的現金流、收購兼併、資源配置、風險管控等進行管理,利用大資料等分析工具獲得深度洞察,將資源更好配置在增長領域。
據美國最佳實務研究和定量分析頂尖機構CFO 執行委員會(CFO Executive Board)2011 年調查顯示,30% 的 CFO 表示其公司的績效可能由於不達標的企業績效管理而蒙受損失,一些 CFO 表示這種損失比例高達 80%;財務部門被迫浪費大量的時間在蒐集和驗證資料(47%)以及管理流程(50%)上,相反,最為核心的增值分析只佔據 23% 的比例。
“無論是構建有效的財務共享服務平臺,還是提升財務組織卓越運營能力,抑或是加強戰略、運營和績效的關聯度,提升預算管理水平,進行有效的風險管控和資金管理,都需要依託強有力的資訊化平臺。”埃森哲大中華區董事總經理、財務與企業績效諮詢服務主管李忠寶對《商業價值》記者表示,在這個前提之下,對中國大型企業而言,把財務管理的流程統一化和標準化應作為當前財務管理轉型的重點。
財務標準化是未來2年重點
在埃森哲2012年針對15個行業的95家企業CFO的《2012年中國企業卓越績效財務研究》報告中發現,在資訊化方面,中國CFO認為實行財務標準化管理以確保財務管理流程在整個企業內保持一致是未來2年財務工作計劃的重點。相比而言,國際一流企業的CFO則把實施先進的企業績效管理工具及財務標準化作為工作重點。
“大資料”就是希望打破儲存的壁壘,對企業多年積累的業務、財務、市場和人事等方面的各種資訊進行深入的挖掘和分析,從中找出可以幫助和指導業務發展的洞見。“‘大資料’的興起有可能顛覆既有的企業資訊管理體系。”埃森哲大中華區財務與企業績效管理諮詢董事總經理王承衛表示。此前,企業在推進財務管理資訊化和標準化時,特別強調在內部建立統一標準,以確保財務資訊與業務資訊標準的統一。在大資料時代,因為資料探勘和分析的工具更為先進,即使資料格式不統一,仍然能夠進行高效的分析,為資訊基礎架構原本較差的企業提供了跨越升級的機會。
滯後IT平臺帶來諸多挑戰
大資料為企業管理提升創造了新的機遇,但是也帶來諸多挑戰。大資料的使用需要企業能夠打破業務條線和部門之間的資料區隔,從而全面分析處理企業內部的海量資訊。就財務管理而言,當務之急則是需要將財務資訊與業務資訊高度整合,並在此基礎上依託先進的資訊處理平臺進行分析,以支援決策。
一些企業已經深刻意識到相對滯後的資料管理不利於為決策提供支援。在埃森哲的調研中,有受訪企業的CFO表示,所在公司的資訊系統目前只能部分滿足決策支援的需要,許多財務管理的構想都因滯後的資訊化平臺而無法完全實施。而有些企業已經開始致力於搭建基礎資料平臺,下定決心將ERP從傳統的會計核算系統改造成為有效的決策支援系統,貫徹大資料分析的思路,充分挖掘和使用一批管理資料和支撐資料。
大資料的興起為推動企業財務組織轉型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契機。大資料不應僅僅侷限在提升企業資訊化水平上,更應該成為中國企業CFO整合企業內部資料資源的利器。中國企業CFO需要掌握經營分析和經營管理的權力,將資料的供應、分析和資源的配置都納入其管理範疇,推動財務組織從會計核算向決策支援的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