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101.5

199IT資料中心微信賬戶:i199IT

兩年前,我的一個臺灣設計師朋友何樵口跟我說他正在開發一個叫“慢郵”的APP,那是個聽上去莫名奇妙的想法:在 “慢郵” 體系裡,你在美國寄出一封電子郵件給一箇中國朋友,你首先要選擇交通工具,可以是飛機、船、甚至是步行。比如你選了飛機,那這封email要十幾個小時才能到達,而你的朋友會收到通知說郵件已發出,然後你們都可以在google earth上檢視這封虛擬的信曲曲折折飛到哪裡了,你要是突然後悔了,還能把這郵件收回來,或者讓這郵件到別的國家兜一圈。樵的說法是,“網路時代人們都忘了期待的感覺了,我想讓人們在等待郵件到達的過程中,重新體會到好奇或忐忑等情感的美好。”

我知道樵的這個想法即使再天使的投資人都會避而遠之,但是最近越來越希望它變成一個現實的產品。身邊一屏遮目的低頭族愈來愈多了,他們是不習慣等待的一群人,資訊來往當然要即時,購物最好一鍵完成,閱讀刷刷微博頭條就好,就連手中的iphone5也最好快點碎掉以便換成iphone6; 但他們同時也是無時不在等待的人,一次次刷微信,查郵件,升版本,搶優惠,彷彿始終在焦慮地等著下一次新鮮感,最怕錯過隨時都可能發生的任何事件。從他們更新自己狀態的次數來講,他們也算是活在當下,但他們的時間是如此碎片化,怎麼還能去感受時間的流逝或沉浸於身邊的風景?那麼設計是不是可以去幫助人們找到內省、適度、自如的生活節奏感?

有一個“慢設計”的理念在近幾年開始浮出水面,它最早是受到慢餐運動的影響。慢餐顯然是快餐的對立面,快餐往往讓人們吃的太快太多,而慢餐追求的是讓人心懷期望、適可而止而後回味無窮。慢設計則讓這種理念進入各種產品和服務的設計,越來越流行的DIY工作坊或者城市農場也算是其中的例子,因為它讓人們去體驗和享受一樣東西成形的過程,而不是無意識地消費。但更讓我著迷地是一些前衛的設計,它們試圖引發人們對目的和過程的思考。我的一位同事,建築師和商業設計師 Bea Camacho, 就出過一個設計圖叫 “等待之塔”。她說她受到“等待戈多”這一實驗戲劇的啟發,想為了一個不存在的目的地而設計一個等待的空間,好比沒有診所的候診室。更妙的是,她試圖利用建築結構,比如樓梯的跨度和陡度,讓在裡面的人意識到時間不是標準化的,而是隨著我們的感受變長變短。不幸的是,還沒有房地產商接受她的創意。

卡內基梅隆大學的“照片盒”專案論文截圖。

即使在以快為本的網際網路界,“慢網主義”這個詞也開始被人提及,美國設計師Jack Cheng 在2012年寫的一篇文章裡,對“慢網”有發人深省的定義:慢網和快網之間的區別,就是及時和即時、節奏和隨機、適度和過度、以及知識和資訊之間的區別。但在實際應用方面,這幾年我很難找到“慢網”的例子,也許是因為只有充滿了即時性和隨機性的產品,才能讓人們不敢下線,把焦慮變成流量。但是有一些實驗性的設計可以幫助我們想像未來,比如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的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Institute曾經設計過一個叫 “照片盒” 的實驗模型,它所做的只是每個月自動從你的Flickr (網上照片庫)中所有的照片中隨機抽四五張照片列印出來,而且它長得就像個老派的盒子,似乎在家裡已經存在了很久。人們上傳照片已經變得如此頻繁,網上照片庫的數量是如此龐大,很多人都已經忘了自己圖片庫裡到底有哪些照片。當這個照片盒被放到試用的人家裡後,有些使用者開始漸漸欣賞這個看上去遲鈍無用的東西,因為它平時無聲無息,但不時會打出一張你幾年前上傳的照片,也許是一個驚喜,也許讓你不由自主地回憶一個腦海中已經褪色的場景。

這給我一個靈感,也許手機上轟炸我們的推送不應該只是最新的通知。也許在我匆忙地走過一個街角去上班時,我的定位服務強大的手機會突然告訴我,“一年前的一天,你和愛人正是在這裡漫步”,這足以讓我的心一下子平靜下來。在將來,我們看到的 “慢網”設計應該是既智慧又富有情感的,因為它智慧,所以我們不用一次次重新整理只為了什麼都不錯過,因為它富有情感,所以它會不時觸動我們去回顧過去或感受生活,它其實不是慢,而是讓我們掌控生活的節奏。

作者金葛是商業創新諮詢機構IDEO的一名資深設計研究專家,主要研究人類行為。他曾是一名民族與文化學者、紀錄片製片人和作家,還曾參與管理非政府組織和社會企業。金葛擁有上海外國語大學、紐約福特漢姆大學(Fordham University)和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的學位與文憑。文中所述僅代表他的個人觀點。

摘自: 華爾街中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