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馬遜剛剛公佈了今年第一季度的財務報告,從總體資料來看,亞馬遜本季度的表現不俗,超過了華爾街預期。同時,亞馬遜的圖書業務依然發展迅猛,Kindle的銷售也夠強勁。不過,這份報告也揭露了亞馬遜目前商業模式的一個瓶頸,以及亞馬遜今年的一個戰略走向。
利潤太微薄
儘管亞馬遜所有的重頭業務在這個季度的銷售量和營收都有所增長,但是,亞馬遜整體的利潤空間還是很窄,淨利潤也有所下滑。亞馬遜本季度全球的利潤率是 1.5%,低於一年前的3.3%。而蘋果在本季度的利潤率則高達44.7%。儘管拿這兩個風馬牛不相及的資料作比本身意義不大,但是,這也從側面說明了兩個公司在業務和商業模式上的區別。
對蘋果來說,它只要專注於那幾個明星產品即可。電子產品本身的利潤空間是比較可觀的,同時,蘋果通過產品的高階定位以及生產外包,進一步擴大了利潤率。而做電商的亞馬遜什麼都賣,而且必須通過各種途徑來銷售它的產品,以保證盈利。由於不同產品的利潤率不同,而實體零售牽涉到各種組織和物流成本,它的實際利潤空間還比較有限。
幸運的是,亞馬遜的數字產品並沒有實體商品的其他成本,所以Kindle系列有望擴大亞馬遜的利潤空間。而且,這個戰略似乎也確實起到了作用。今天,comScore就釋出報告說,Kindle Fire的市場份額佔到了Android平板電腦的一半以上。盡亞馬遜通過Kindle和Kindle Fire本身並沒有賺到什麼錢,但是這兩款產品卻幫助亞馬遜迅速擴張了它的消費者市場,促進了其數字和零售產品的消費。
不過,還有一個原因不能忽視:亞馬遜將大筆的資金都投資在公司的未來發展上了,而這是亞馬遜一貫的作風。上市公司應該儘自己最大努力保證公司具有長遠的發展、使股東利益最大化,這已成為業內信條。而亞馬遜在這方面堪稱典範,而它現在依然是全世界增長最快的公司之一。
大投資
亞馬遜的投資回報率下降到了12%。但是,不得不說,亞馬本季度的幾項投資都算是長遠投資。
Kindle Fire可以說是亞馬遜的第一個明星產品,而它本身就是一筆投資。在前面我們已經說過,亞馬遜通過賣Kindle Fire本身掙不到錢,但是這是亞馬遜佔領消費者市場很重要的一步。而這一步現在已經算是成功了,那些購買Kindle Fire的使用者確實也消費了更多亞馬遜的媒體產品,而後者才是亞馬遜賺錢的利器。
除此之外,亞馬遜本季度還花了7.75億美元收購Kiva系統。亞馬遜管理庫房的機器人都是由Kiva生產。所以,在這次收購之後,亞馬遜就可以建造自己的機器人。這筆收購的價格不菲,但是,Kiva的機器人能舉起重達3000磅的貨物,像蜜蜂一樣成群地在倉庫裡來回穿梭忙碌。而且,倉庫的電腦控制系統會指揮機器人把最暢銷的貨物放到最前面,把用來搭配銷售的貨物放到同一個貨架上。Kiva System創始人Mick Mountz表示,Kiva可以讓每小時處理的訂單量達到傳統方式的2-4倍。所以,這種高效的倉儲管理可能會為亞馬遜的產品銷售帶來更大的利潤空間。而且,亞馬遜現在也可以依靠出售這些機器人給其他公司來掙一筆。
招兵買馬
但是,奇怪的是,亞馬遜卻並沒有因此而少僱人。實際上,亞馬遜本季度的第三大投資便是:招了9400名員工,而這是亞馬遜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季度招聘。根據亞馬遜CFO的訊息,大部分新招的員工都是在運營和客戶服務部門工作。
按理說,Kiva的機器人應該會為亞馬遜減小不少的勞動力,為什麼亞馬遜還需要大規模招人呢?部分原因是,亞馬遜的這種業務模式隨著其規模的擴大,人工勞動也會擴大。
文章來自36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