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來自芬蘭的移動分析公司 Zokem 近日釋出一份報告,指出像 iPhone 和 Android 這些智慧手機上安裝的原生資料應用(所消耗的資料流量)佔據全部移動資料流量的 50%。該項針對全球智慧手機資料流量的研究還發現移動瀏覽器仍是最大眾化的手機應用,但其使用率增長速度不及其他原生應用。

原生應用程式佔資料流量50%

50%!Zokem 公司表示這並非標題黨。他們通過在 2009 至 2010 年間對 16 個國家超過 1 萬名智慧手機使用者和 650 萬應用程式的使用情況進行調查,發現這是當下實實在在的一種趨勢。另外根據研究,近乎每一位智慧手機用家都有資料流量套餐,他們每月平均花在網頁瀏覽的時間約為300分鐘。這一數字和移動語音服務的使用時間相當。報告還指出,瀏覽器作為最大眾化的資料應用,和本地應用程式(包括瀏覽器)分別佔據資料應用使用時間的 54% 和 46%。而兩者在資料流量方面的使用正好持平。(見下圖)

行動網路50%流量來自智慧手機應用

移動端,Twitter比Facebook 更有引力

毫無疑問,隨著網路社會的發展和普及,行動網路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其中一點就是 “ anywhere anytime ”。那些著名的網路服務在移動端表現如何呢?以 Twitter 和 Facebook 為例,研究發現在智慧手機平臺上,原生 Facebook程式有 12% 的活躍使用者,平均每月泡在 app 上時間為 188 分鐘。相比之下,儘管 Twitter 原生應用只有 4% 的活躍使用者,他們每月平均使用時間卻更給力,達到 311 分鐘。

為什麼是原生應用?

Zokem 創始人 Hannu Verasalo 表示就在這幾年時間內,智慧手持網路瀏覽在行動網路中的使用比例驟減,最高峰時它們曾佔據網路使用的 70-80% (他還指出儘管網路瀏覽從絕對值來說仍在增長,但比例不可避免的遭受其他應用程式的蠶食)

行動網路50%流量來自智慧手機應用

造成這一趨勢的主要原因是使用者體驗,程式能帶來更棒的體驗。“假設你是 Android 使用者,你是願意通過瀏覽器訪問線上流媒體還是願意通過其優化過的本地原生程式?” Verkasalo 問到。

但是,這並不表明基於網路或是雲端計算程式就一定會失去所有使用者群,而是說基於網路的程式經編譯打包後或許能更好的吸引使用者。不過,面對當下那麼多的智慧手機作業系統,開發者不可能全平臺兼顧,利弊權衡之下他們會做出自己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