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AI是當前時代的焦點,那麼百度正是如今中國AI的焦點。
日前,《哈佛商業評論》釋出《2019人工智慧專項調研報告》,以谷歌、蘋果、微軟、百度和亞馬遜構成的全球AI五強榜單也隨之公佈。其中,百度位居全球前四、中國第一,作為中國唯一上榜的企業,AI實力備受關注。
同時,在國際權威諮詢機構Frost&Sullivan(中文簡稱“沙利文”)釋出的《2019年中美人工智慧產業及廠商對比白皮書》中,百度的AI憑藉在中國AI廠商中綜合實力第一的實力再度被認定為中國AI的領跑者,成為研究中國AI發展的關鍵物件。
AI發展至今,不管是在國際還是在國內,都在成為市場與企業發展關注的重要技術領域。在《哈佛商業評論》與沙利文的兩大權威報告中,我們可以看到國內外AI廠商的實力排名,但或許這都不是關鍵,排名之後更深度的思考也是值得討論。
兩份權威報告,如何看待AI廠商實力?
其中一項,比起榜單排名的確定,如何排名的方式更值得關注。
眾所周知,不管是《哈佛商業評論》,還是沙利文,對AI廠商的實力評估並非憑空想象,都有一套屬於自家權威的考量標準。
為此,從這些權威機構的觀察視角切入,或許我們能看到當前AI廠商更全面的佈局表現,來判斷如今AI發展更看重AI廠商哪些方面的實力。
首先,在《哈佛商業評論》與沙利文的兩份報告中,對AI廠商實力的綜合考量是一個關鍵。也就是說,谷歌、蘋果、微軟、百度和亞馬遜作為上榜的全球五強AI企業,並不是在某一方向的單一成績,而是基於技術儲備、AI佈局、AI生態、落地應用等多層面綜合實力的衡量。
以百度為例,技術儲備、技術佈局等方面的廣泛與深度便是其上榜的一大重要原因。
在技術儲備上,國家工業資訊保安發展研究中心公佈的資料顯示,2019年百度AI專利申請量達5712件,位列中國第一,並有200多篇論文被國際頂級會議收錄。
在技術佈局上,語音識別領域百度SMLTA模型創新全球第一,語音識別準確率97%;計算機視覺領域,百度在2019接連斬獲ICCV VOT單目標短時跟蹤冠軍與ICME人臉106關鍵點檢測比賽冠軍,實力強勁;在機器學習平臺、自然語言處理等AI核心技術領域,百度依舊領跑中國,佈局廣泛之外更見深度。
不難理解,在《哈佛商業評論》的全球AI五強榜單之上,正是當前AI領域的集大成者。
其次,基於技術打造的AI生態力量,也正是兩大權威報告所看重的關鍵。
簡單的說,作為AI領域的領跑者,不僅是要自己做強做大,也要帶領其他的合作伙伴一同成長,通過AI賦能,實現共贏。這裡對AI廠商便有兩點要求,先是技術實力足夠強,後是技術生態足夠開放。
如今,百度在AI開放平臺上不斷完善,恰是說明了AI廠商在技術賦能與開放合作上的輻射趨勢。以百度大腦AI開放平臺、Apollo開放平臺、小度開放平臺等百度旗下的開放平臺的表現來看,賦能合作伙伴與開發者持續創新,提高AI生態的創造力與影響力正在成為百度錨定AI的重點。
同樣的,這樣的生態力量又將反哺百度,成為其AI發展的一大驅動,也是百度AI實力的一部分。
最後,基於行業發展階段的判斷,AI的落地應用表現也在成為AI廠商的硬核考量之一。
“AI發展跨進深入應用階段,AI技術與製造、金融、消費等領域深度融合,助力產業轉型,深化產業賦能。”沙利文在《2019年中美人工智慧產業及廠商對比白皮書》中對當前AI發展做出如此判斷。
類似的,百度CTO王海峰在2019年末的演講中,也提到,“AI發展進入大生產階段”,而李彥宏在烏鎮大會上也率先提出“智慧經濟”的概念,由此可見AI的商業化落地正在成為AI廠商的一大發展方向。
不難理解,以百度地圖、智慧音響、小度助手、百度智慧雲服務等模組所打造的百度AI商業版圖不斷擴充套件,恰是百度在AI發展進入產業應用階段的一個實踐。
如今,這個實踐,即AI的應用落地,也在成為各大權威機構評估AI廠商實力的一個考核標準,權重不斷上升。
為此,在《哈佛商業評論》和沙利文的兩大權威報告中,我們能看到的不僅僅是各大AI廠商的技術實力,也有當前時代發展對他們的要求,即生態、應用兩大方向的深化。
百度領跑,中國“追趕者”的AI現狀
此外,除了AI廠商的實力排名,在報告中,我們亦能看到另一項更值得討論的巨集觀話題,即國家AI實力的對比與發展現狀。
當前的AI賽道,以中美兩國領跑世界,是國際的焦點。所以,中美兩國也常常被拿來對比,在沙利文釋出的《2019年中美人工智慧產業及廠商對比白皮書》上,兩國的“膠著”熱點由此可見。
但是,綜合各大權威報告和產業發展來看,在AI領域,中國與美國仍然具有不小的差距,雖然在某些細分領域已有追平美國的實力,但如同對AI廠商的考量一樣,綜合實力才是關鍵。
如此,在綜合表現上,中國在AI領域更準確的定位應是“追趕者”,而非“領跑者”。所以,綜合來看《哈佛商業評論》和沙利文的報告,大抵可以洞察兩點明顯的差距。
其一,僅百度一家上榜,中美AI仍有“巨頭差距”。
一方面,中國不缺AI企業。在全球AI企業數量top10城市分佈中,北京、上海、深圳等中國城市位列前茅,其中北京更是以412家AI企業位居全球第一城市。而中美兩國在2018年的AI企業數量基本相當,均為30%的全球佔比。
但是,另一方面,中國缺少的是領跑世界的AI巨頭。在各項權威報告或排行榜上,位列前茅的AI企業基本由美國的谷歌、微軟、蘋果、亞馬遜等佔據,中國目前上榜的、在AI領域得到國內外認可的企業也僅有百度一家,位居世界前四。
《哈佛商業評論》的世界五強AI企業,中國企業僅佔一席,可見中美兩國在AI領域的差距。在AI發展上,既需要巨頭領跑,也需要同跑,僅百度一家,對於中國AI而言,或許是落寞了些。
其二,注重實踐,中國AI嚮應用層面發力
另一箇中國AI的發展現狀,即中國的AI企業更多的是往應用層發力,注重落地實踐,在基礎層與技術層的佈局仍然落後於美國。
其中之一的表現,除了百度飛槳之外,其他的主流深度學習開源框架均來自於美國。除此之外,晶片、算力等領域也同樣是由美國領跑。
不難理解,越底層、越基礎、越深度的領域,需要更多的技術研發、人才和資源投入,中國仍有很長一段路要走,也是中國發展必須篤定的方向。
正如百度CTO王海峰所說,“下一個十年,以人工智慧為核心的第四次工業革命,將會在各行各業產生更為深遠的影響,改變我們的生產和生活方式,甚至影響人類對世界的認知。”
百度CTO王海峰
當然,在此並非是說中國AI錨定應用層有什麼不好,畢竟正是對應用層的集中發力,才使得中國目前在計算機視覺、語音識別、互動技術等領域有了與美國抗衡的實力。
同時,在日常的生活中,支付、語音助手、智慧搜尋等應用的落地實踐確實是讓使用者看到和感知AI技術的優勢,更加篤定科技改善生活的發展理念,讓中國的AI市場始終保持熱度。
這是其中的一個顯著優點。但是,從另一個層面來看,中國AI與美國的當前差距以及中國AI未來發展的關鍵,必然需要往基礎層和技術層攻略,來實現真正的實力抗衡。
為此,百度飛槳的上線,也正好告訴我們,越是難啃的“骨頭”,越是需要更多像百度這樣的AI公司來領跑中國的AI發展。
那麼,未來百度的排名是否更進一步,或是是否有新的中國企業上榜,都是一件值得討論的事情。一個企業的進步,折射的也正是一個國家實力的進步。
在AI領域上,像百度這樣的中國公司,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