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機器人產業鏈齊聚這場論壇,開啟大模型賦能新階段

新闻助手發表於2024-06-11

當前,全球機器人產業正經歷一場由人工智慧、大資料等新技術推動的深刻變革。大模型讓人工智慧發展向通用化、平臺化邁進,機器人產業正在迎來新的機遇——實現具身智慧,走向通用機器人。人形機器人作為多種先進智慧軟硬體技術的集大成者,其在產品形態創新和商業化程序中的探索,對整個機器人產業的發展具有重要啟示。

6 月 6 日,2024 中國人形機器人開發者大會在上海張江順利舉行。作為大會重要組成模組,人形機器人產業發展新正規化研討會(以下簡稱“研討會”)在上海市經濟和資訊化委員會、上海市浦東新區人民政府指導下,由張江集團、傅利葉智慧、機器之心聯合主辦。

人形機器人產業鏈齊聚這場論壇,開啟大模型賦能新階段

本次研討會圍繞“大模型賦能人形機器人產業發展”這一熱門話題,匯聚頂尖技術專家、知名高校學者、產業鏈關鍵環節企業及投融資機構代表等 20 餘位重磅嘉賓,深入探討大模型賦能下的人形機器人核心技術、商業探索、產業生態,旨在促進張江人形機器人產業鏈資源集聚,助力浦東新區建設特色鮮明、規模顯著、產業領先的人形機器人產業高地,力求上海在人形機器人賽道的全球競速中拔得頭籌。

張江集團副總經理陳衡為論壇致辭。他指出張江機器人谷作為浦東新區打造上海人形機器人產業發展集聚區的主要承載區,在國家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的引領和指導下,目前吸引了人形機器人頭部企業、創新企業和創新機構超 80家。張江集團將積極協助國家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全力推進機器人產業發展,並邀請更多的企業、科研機構和投資機構加入其中,共同推動中國人形機器人產業向前、向前沿邁進。

人形機器人產業鏈齊聚這場論壇,開啟大模型賦能新階段

現場,俄羅斯工程院外籍院士、蘇州大學特聘教授、蘇州大學機電工程學院院長孫立寧以“人形機器人關鍵技術與創新發展”為題進行了報告。他指出,國家政策正將人形機器人置於未來產業的發展核心。圍繞人形機器人自主感知、智慧決策、語言互動與知識遷移四大核心議題,孫院士詳細解讀了機器人模擬複雜環境行為的技術追求與低成本、高可靠應用的可能性,並從自身長期實踐出發,為人形機器人產業協同創新生態建設建言獻策。

人形機器人產業鏈齊聚這場論壇,開啟大模型賦能新階段

隨後,人形機器人明星企業上海傅利葉智慧董事長兼 CEO 顧捷圍繞“智慧共融:構築高效協作的人形機器人生態體系”做了深入分享。他詳細介紹了人形機器人產業當前進展及未來前景,並指出人形機器人產業是一個巨大的產業鏈,需要各方群策群力,攜手構建集軟硬體、模型演算法、工具鏈等在內的開源開放平臺,併合作共建智慧共融的產業生態體系,只有當機器人應用場景豐富、產生一定泛化性後,人形機器人才能形成“爆量”併產生巨大市場,這對中國來說也是產業革命的重要拐點。

人形機器人產業鏈齊聚這場論壇,開啟大模型賦能新階段

研討會由上海機器人產業技術研究院副院長,張江科學城機器人產業叢集黨委書記(兼)田勁松主持。在 Panel 環節,與會嘉賓分別從技術、商業化探索、投資等多維視角,就人形機器人產業當下最為熱門的話題進行洞見解讀與觀點碰撞。

在技術 Panel 環節,與會嘉賓圍繞“人形機器人核心技術及機器人行業共性技術”這一主題,深入探討了大模型賦能下的人形機器人技術發展趨勢等話題。

人形機器人產業鏈齊聚這場論壇,開啟大模型賦能新階段

上海機器人研究所副所長、上海大學機械自動化工程系副主任李靜表示:通用大模型對人形機器人的實時響應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而定製化晶片端側部署未來是大語言模型與人形機器人結合的重要手段。滿足行業應用的垂類模型及專業語料資料積累未來有望助力人形機器人的多場景落地應用。

啟英泰倫創始人、董事長何雲鵬表示:要將人形機器人作為示範高點來投射整個人工智慧產業領域,透過最佳化大模型與促進生態建設發展,實現多場景應用,降低成本能耗,形成開放生態,最終推進人形機器人技術創新與產業升級。

小度智慧生態副總經理揭東輝表示:人形機器人產業和智慧車產業有許多相似之處,既要講雲端模型,也要講應用落地。人形機器人行業方興未艾,當前需要的是更多資源湧入與良好生態構建。




上海人工智慧實驗室青年研究員王棟表示:大模型要既能理解語言,也要理解物理世界,這是具身智慧領域當前面臨的一個核心問題,需要聯合學校、產業界等多渠道發力,為人形機器人產業發展創新提供持續動力。

在產業 Panel 環節,與會嘉賓圍繞“人形機器人商業化探索”這一主題,深入探討了人形機器人在多行業的應用場景及商業價值等話題。

人形機器人產業鏈齊聚這場論壇,開啟大模型賦能新階段

上海傅利葉智慧董事長兼 CEO 顧捷表示人形機器人技術生態建設與關鍵技術突破亟需產學研緊密合作形成創新鏈,政策支援、資金投入、高新技術和優秀人才是推動人形機器人產業生態良性發展的關鍵要素。

成都瑞迪智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副總經理、董事會秘書劉蘭表示人形機器人發展需重點關注硬體最佳化迭代及應用場景搭建,產業鏈上下游環節也應通力合作,以期實現人形機器人產業在各場景的加速落地。

上飛公司交叉融合技術室室主任、高階研發工程師張帥表示人形機器人在工業製造領域有著廣闊應用前景,但在可靠性和穩定性方面仍有進一步提升空間;此外,在腦機介面、養老康復等領域,人形機器人也有著良好落地前景。

太水科技創始人、CEO呂桂華表示:當前人形機器人產業面臨著“本體”和“大腦”不夠協調的問題;具體到潛在落地場景看,人形機器人起步階段可以考慮適用在提供“情緒價值”的辦公、服務場景。

在投資 Panel 環節,與會嘉賓圍繞“人形機器人產業鏈和生態機會”這一主題,深入探討了人形機器人產業的投資及盈利等話題。

人形機器人產業鏈齊聚這場論壇,開啟大模型賦能新階段

上海市人工智慧行業協會副秘書長徐琦表示:需要從核心技術的研發能力、生產能力以及成本控制優勢、好的公司治理結構、規模化經營能力、確定性的規模化應用場景、企業的可持續的盈利模式、產品業務及服務業務、定製化解決方案等多維角度來評估人形機器人企業的投資回報;人形機器人企業的發展依賴於針對性的政策資金支援、政府的行業引導基金、完整的上下游產業鏈、技術創新的引領性、機器人領域人才選用育留、針對性的高質量行業孵化基礎設施,以及一個完整的人工智慧三大要素大模型、大算力、高質量語料集聚的良好生態發展環境等。

金石投資長三角投資團隊負責人欒培強表示:核心技術和工程化能力是投資人形機器人需要考慮的主要因素。企業除了要不斷迭代遠大前程的機器人產品外,現階段擁有產生收入的基本盤產品也很重要。

晨暉創投投資副總裁文超表示:在多模態大模型持續賦能和上游核心部件提質降本的雙輪驅動下,人形機器人產業展現出了巨大的投資吸引力和回報潛力;工業和消費場景是我們現階段比較關注的落地應用領域。

雲啟資本高階投資經理韋辰睿表示:具身智慧的創始團隊需要和前沿科技站在一起,有能力擁抱技術路線的不確定性,朝著智慧化,可量產,低成本的方向不斷迭代。從應用場景上,消費是有非常有想象空間的場景,此外,開發者和對ROI不做要求的高危作業領域,會是比較適合前期落地的場景。

此次研討會是一場碰撞智慧、啟用潛能的頂級思想盛宴,驅動人形機器人產業變革的行業大咖們面對面暢談,從多視角勾勒了大模型賦能人形機器人產業的發展藍圖。以此次深度連結為起點,政產學研金各方將持續加強跨界交流與創新合作,打造“大模型X人形機器人”創新生態圈,緊抓大模型發展新契機,加速人形機器人商業化程序,推動更高質量機器人產業生態叢集建設與繁榮。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