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調研簡介
金匯獎此次調研從問卷製作到問卷髮放再到問卷處理,耗時近一週,期間獲得母基金研究中心、36氪、人民創投、安徽省私募協會以及與金匯獎形成合作的投資機構及個人投資者的支援。通過一對一定向傳送,截至2020年2月7日,回收有效問卷104份。其中北京48份、上海18份、深圳12份、合肥5份、福州4份、石家莊2份、香港2份、蘇州2份、西安2份、成都2份、鄭州、長春、廣州、寧波、鹽城、南京、青島各1份,參與調研機構所屬類別如下表1:
注:調研問卷中此題為多選題,所以該題比例加和不是100%(下同)
透過調研資料,從機構可用資金規模來看,所調研的機構目前可用於投資的儲備資金都較充足,具備後疫情投資的基礎。如下圖1,近85%以上的機構可用投資資金在5,000萬以上;可用資金在5億以上的投資機構數量佔比為50.96%。
二、調研結果及分析
通過調研,總體上來看,在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大部分投資機構依舊看好中國股權投資市場的持續健康發展。機構認為困難只是暫時、階段性的,主要因為股權投資行業持續週期長,因此受影響相對較小。另外,部分投資機構利用自身專業知識和過往累積資源,能夠快速根據市場變化調整投資策略,轉危為機,尋求到更好發展機遇。具體調研內容如下:
從此次疫情對機構業務造成的影響來看,僅有9.62%的機構表示並未制定有效應對措施,疫情對業務影響很大;超50%的機構認為疫情對業務開展造成的影響不大,主要因為部分業務可採用線上辦公的方式來有效減少影響。。具體資料如下圖2:
為什麼有這麼多的機構並未受到疫情的影響,我們通過多方調研以及36氪2020.01-02月資料,從投資數量和投資金額資料來看,資金依舊集中於科技、金融、消費、文化、娛樂、醫療健康以及高階製造等行業,與受疫情影響嚴重的餐飲、院線消費等線下行業有較大差異。從重點關注企業服務、醫療健康、人工智慧、技術驅動行業的騰訊、紅杉資本和經緯創投等投資機構來看,此次疫情的爆發對於這些深耕垂直細分領域和致力於長期投資的機構的影響是有限的。無論是客觀資料還是行業觀察,股權投資機構重點佈局的行業在這次疫情中受到衝擊,但影響相對較小。
此次疫情拐點的來臨及結束時間受到社會各主體的重點關注。儘管目前還未有一個明確的預估,但從各家機構的調研來看,超過一半的機構認為疫情所帶來的影響將持續一個季度;超過86%的機構認為疫情帶來的影響持續在半年以下。具體情況如下圖3:
從募資情況來看,雖然被調研的大部分機構可投資金充足,但2020年的募資計劃並未暫停。只是受到此次疫情影響,短期內增強了募資難度或需要根據疫情影響情況調整募資計劃和策略。根據調研可知,有75.96%的投資機構已有的募資計劃受到影響,有65.38%的投資機構覺得募資難度加大。在此情況下,大部分機構還是選擇構建多元化募資結構,如政府引導基金、市場化母基金、企業投資者等等都成為重點關注的募資渠道,具體情況如下表2:
由於疫情已對我國實體經濟造成階段性的負面影響,雖然不會改變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但是短期內或將加劇我國股權投資市場募資困難的局面。對LP而言,個人投資者、上市公司及其他非上市企業因受疫情衝擊,其短期內資金主要用於維持企業的正常運營,出資節奏勢必放緩;而以政府引導基金、政府出資平臺為代表的國資LP,受行政管理、財政預算影響較大,投資活躍度較以往也將有所下降。
對投資機構而言,基金募集相關工作的操作難度也將加大。外幣募資由於部分國家政府頒佈臨時入境禁令及外資LP對中國經濟未來發展的不確定性,募資難度進一步增加;實地盡調、線下訪談等部分工作內容無法通過線上工作完全替代,因此也會對投資機構短期內的募資活動造成不利影響。
從投資方向來看,TMT、生物技術/醫療健康、人工智慧及智慧製造還是資本重點關注的熱門方向,具體情況如下表3:
從投資策略來看,受此次疫情影響,有近一半機構的投資策略受影響:
更加重視週期因素。一方面投資時間要分散,讓團隊經歷完整的投資週期。投資時間的分散是指不在某一年份集中投資。部分投資機構為規避“黑天鵝”、“灰犀牛”等突發事件,因此會設有明確的投資週期和退出週期,明確的投資策略和執行程式,比如股權母基金通常設定3年的投資期,目的是減少週期帶來的不利影響。本次疫情屬於突發的重大事件,危中有機,部分資金充足的機構就會在疫情過後,迅速找到新形勢下的投資機會並展開佈局。
考察團隊方面更加關注是否經歷過完整週期。一般情況下,一支股權投資基金的運作週期為8-10年,如果團隊經歷過完整的週期,能夠將過往失敗經歷轉化為成功經驗,對風險的防範意識就越強。
更加重視海外資產配置。這次疫情雖然對國內餐飲、零售、旅遊、電影、線下培訓等行業造成較大影響,但因為產業之間的關聯性,最終會慢慢傳導到其他行業,進而會對整個中國經濟產生影響。如果投資佈局均在國內,那整體均會受到拖累,特別是本次疫情較為嚴重的湖北武漢地區的被投企業。但如果有部分資產在境外佈局,這部分資產受影響的程度將較為有限。
危機的一面是危險,另一面則是機會。每次危機都會孕育新的公司。如2003年非典期間,部分網購、教育、旅遊等企業在危機中總結經驗,積極研發適應市場需求的產品並實施轉型,在疫情過後快速佔領市場,從競爭中脫穎而出。在此新冠肺炎疫情的背景下,有超過一半的被調研機構認為肯定會有新投資機會和風口產生,具體情況如下表4: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階段性的改變了居民的消費習慣,為很多專注線上業務的TMT創新企業帶來發展機遇。特別是遠端辦公需求的增長,助力了一波行業相關企業的發展。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的資料,截至2017年,美國超過八成企業引入了遠端辦公制度,已有3,000萬人在家中遠端辦公,佔美國工作人口的16%-19%。資料顯示,截至2017年,全世界已有24%的公司尤其是科技公司採用遠端辦公方式;據預測,到2020年,大約有50%的科技公司將會有約29%的員工實現遠端辦公。
招商證券研報顯示,目前來看,遠端辦公在中國普及率依然較低,但維持一定的增速,未來還有較大的滲透空間。據GlobalWorkplace Analytics的調查資料,2005年中國僅有180萬名遠端辦公員工,而到2014年,這一資料上升至360萬,年均複合增長率為8%。2012-2017年,我國遠端辦公平臺市場規模呈現較大增長,2017年遠端辦公規模達到60億元,同比增長68.07%。2012-2017市場年均複合增速達到95.52%。
除了上面提到的遠端或居家辦公,也有調研機構提到其他風口,如視訊會議、生物技術及醫療健康、視訊電商、線上教育、生鮮電商及物流配送及環保領域等等。還有投資人具體提到網娛、人工智慧和機器人會有一個爆發期,醫療投入這部分的資本也會變多。
受疫情影響,可投專案的數量也發生了變化。根據調研可知,有40.38%的機構認為投資專案將變少,有超一半的機構保持觀望。有小部分機構認為投資機會將增多,除了有新的風口,一些優質資產或因資金緊張等問題而降低企業估值尋求融資。此外,部分資金鍊面臨斷裂的企業,則會因急需資金而不斷降低企業估值,投資機構可藉機佈局,從而獲得更高的超額收益機會,因此投資專案反而增多。在適合投資專案的時間上,有超過一半的機構認為在3-6個月之間,具體調研資料如下表5:
從投資節奏來看,行業投融資速度階段性放緩。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了多數企業的正常執行,投資機構對標的專案的跟蹤、談判、盡調等工作都受影響,專案投資進度也有所推遲。如下表6:
但從長期來看,股權投資週期長,階段性的事件衝擊對股權基金影響較小,然而對所投資的專案影響相對較多。據調查,被調研機構投資的所有專案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有四分之一的投資機構認為對所投專案影響很大,具體情況如下圖4:

從投後來看,大部分基金對所投子基金或專案受疫情影響有一定了解。如一些母基金,在疫情發生後,第一時間聯絡了所有GP,通過各家反饋瞭解影響程度。通過調查,經歷過全投資週期的機構反應速度明顯較快,主要是因為部分GP要求創業者儲備6-12個月的現金,如果資金不夠需要啟動預警機制,儘快融資。有的GP能第一時間瞭解投資組合中有多少比例的專案受到影響,是否有足夠現金,能扛過這次危機,這也說明這部分機構平時投後做的很紮實。
正因為較為紮實的投後工作,部分投資機構能快速瞭解已投專案中,受疫情影響較為嚴重的行業。通過各家機構的調研及相關資料查閱可知,新冠肺炎疫情對旅遊、酒店、物流、對外貿易以及勞動密集型製造業等產生了較大影響。
消費方面:本次疫情爆發於春節之前,對消費影響較大。春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也是全年消費最旺盛時間段之一。根據政府統計資料,2019年春節黃金週期間,全國零售和餐飲企業實現銷售額超過1萬億元。受疫情影響,2020年春節期間消費大幅度減少。其中,餐飲、酒店、旅遊、娛樂、交通等行業首當其衝,有關企業收入出現較大下跌。當然,受到交通管制和隔離雙重影響,網上購物、網上訂餐和網上娛樂等相對活躍,可以部分抵消上述不利影響。疫情期間所積蓄的某些消費需求也會在疫情後得到釋放,但像餐飲、娛樂等消費在此期間形成的損失難以彌補,與此同時疫情還會減弱一部分群體的消費能力。
值得指出的是,經過多年的需求結構調整,2019年消費行業在我國GDP中的佔比大約為60%,成為經濟增長的第一驅動力。由於疫情影響,2020年消費對GDP增長的貢獻將出現較大幅度下降。
進出口貿易方面:疫情造成消費和投資增長趨緩,再加世界衛生組織於1月31日宣佈此次疫情構成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PHEIC)後,一些國家採取了撤僑、限制入境和暫停航班往來等短期措施,出口貿易和外商直接投資(FDI)都受到一定程度影響。另外,節日期間很多人因疫情取消出境旅行計劃,導致我國服務貿易進口大幅度下降。
從退出情況來看,超過一半的投資機構並未因為疫情影響而改變本年度的專案投資退出計劃,具體情況如下表7:
據調查和公開資料可知,絕大部分機構認為目前只是階段性下降,長期保持樂觀。雖然此次疫情初期影響著我國股市發展,春節後A股首個交易日重現“千股跌停”局面,上證綜指下跌7.7%。但我國股市於2月4日起開始回彈,連續兩個交易日上證綜指均小幅上升。未來在市場避險情緒疊加企業盈利欠佳影響下,短期內我國股市將處於疫情衝擊後的不穩定狀態。基於個股股價在短期內相對不穩定,加之疫情防控下,審計、報會、發行等線下工作難以開展,被投企業或趨於暫緩IPO程式。由此可見,股權投資市場IPO退出數量,短期內將有一定下降。
此外,併購、股權轉讓等其他退出方式所需的盡調、訪談,談判、協議簽署等線下活動受疫情影響難以開展,因而退出市場整體將呈現階段性下降趨勢。然而,我國經濟近年來穩步發展,退出環境不斷改善,疫情給退出市場帶來的負面影響僅限於短期。長期來看,隨著疫情結束及經濟逐步恢復,投資機構退出壓力將得到釋放,我國股權投資市場退出形勢較為樂觀。
從政策層面來看,雖然疫情短期內對我國實體經濟產生一定程度的負面衝擊,但中央及各地方政府已陸續出臺多項措施,對中小企業在疫情防控期間所面臨的困難給予幫扶。
在股權投資領域,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於2020年2月1日釋出《關於疫情防控期間私募基金登記備案相關工作安排的通知》,通過建立針對疫情防控相關領域資管產品備案綠色通道、適當延長新登記私募基金管理人完成首支私募基金產品備案時限、私募基金管理人及其管理私募基金的各類資訊報送更新時限等措施,保障疫情防控期間私募基金行業相關業務平穩運轉。
一些地方政府也對受疫情影響較大的行業制定了針對性的扶持政策,如廣州科技局印發關於全力支援科技企業抗疫情渡難關穩發展若干措施的通知,通過提供科技金融精準服務,拓寬科技企業融資渠道。充分發揮市科技成果產業化引導基金的作用,引導相關子基金(合作機構)重點投資我市科技型中小企業。對受疫情影響較大且有股權融資需求的優質科技型中小企業,予以優先推薦支援。
除各級政府已對外公佈的一些支援政策,(此次調研也從各家機構瞭解到除財稅金融政策外,也有提出其他一些具體的政策建議,如下:
1.  將民營中小股權投資管理公司列入中小微企業,納入國家中小企業支援行列;
2.  減免政府引導基金關於門檻收益率等的要求,為被投專案鬆綁;
3.  突破兩級政府參與單隻基金不能超過50%的限制,提高對區域經濟的賦能;
4.  落實IPO註冊制,降低二級市場門檻;
5.  階段性放開私募基金紓困上市公司的政策;
6.  放寬政府引導基金的條件,簡化備案流程,加快開放註冊制;
7.  基金業協會提供更多與地方政府的對接工作,讓基金與地方經濟的需求更加匹配;
8.  組織遠端專案和融資對接會,避免企業現金流斷裂,和提高基金搭建的效率。
部分參考資料來源:普華永道中國、清科研究中心及好買財富
來自: 金匯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