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按照當前政治、經濟、衛生和教育等領域的進展速度,全球範圍的性別差距要99.5年後才能全面消除
  • 政治領域性別比例的改善縮小了全球整體性別差距,但經濟機會方面的性別差距過去一年有所擴大
  • 冰島仍然是世界上性別平等狀況最佳的國家,其次是挪威、芬蘭、瑞典和尼加拉瓜

世界經濟論壇今日釋出的《2020年全球性別差距報告》顯示,2019年,徹底消除性別差距所需的時間縮短為99.5年,比起2018年的108年略有進步,但仍然揭示了下列事實:在衛生、教育、職場和政治等領域,男性和女性難以在有生之年實現性別平等。

根據這份報告,今年的進展很大程度上歸功於從政女性數量的大幅增加。消除政界性別差距需要95年,而該數字在上一年度是107年。從世界範圍來看,女性佔據著25.2%的議會下院席位和21.2%的部長級政府職位,而在上一年度這一比例分別為24.1%和19%。

然而,政治仍然是迄今為止進展最為緩慢的領域。男女在教育和衛生/生存領域已接近實現性別平等,比例分別為96.1%和95.7%,而在經濟參與領域,追求性別平等的努力也面臨巨大挑戰:性別比例從2018年的58.1%退步至2019年的57.8%。2006年,世界經濟論壇首次開始評估性別差距狀況,僅從迄今取得的進展來看,需要257年才能消除經濟領域的性別差距,而去年的這一數字是202年。

經濟領域的性別差距在擴大

報告認為經濟領域的性別差距有多種原因,包括擔任管理或領導職位的女性比例長期偏低、工資停滯、勞動力參與度和收入水平低下等。女性面臨三大不利因素:首先,在零售和白領文員等最容易受到自動化影響的職位上,女性比例更高。

其次,在一些通常由技術主導的行業,工資漲幅最大,但卻缺乏女性員工。結果,女性通常都是從事中低收入的崗位,且自10年前金融危機以來工資基本停滯。

再次,社會上缺乏提供家庭照料的服務和融資渠道等根深蒂固的因素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女性的職業機會。在有相關資料可查的國家中,女性在照顧家庭和義務服務上花費的時間至少比男性多出一倍;缺乏融資渠道則抑制了女性創業熱情,而創業是決定收入水平的另一項重要因素。

經濟論壇創始人兼執行主席克勞斯·施瓦布(Klaus Schwab)表示:“支援性別平等對於建立強大、團結和具有風險抵禦力的社會至關重要。對於企業而言,性別多元化也必不可少,能夠幫助他們展示利益相關者理念這一指導原則。正因如此,世界經濟論壇攜手政商界利益相關者,共同加快行動,不斷縮小性別差距。”

“榜樣力量”能否消除性別差距?

一個積極的趨勢是,“榜樣力量”有望激勵女性走上領導職位,也可能會推動女性工資上漲。比如,在今年排名前十的八個國家中,女性政治權利增加的同時,伴隨著大量女性獲得高階職位。對比2006-2019年的政治賦權情況就會發現,進入政治領域的女性越多,在勞動力市場上擔任高階職位的女性也日益增多。

這兩者之間雖然相互關聯,但並非因果關係。在經合組織國家,女性擔任領導職位時間較長、社會規範更早開始轉變,這種榜樣力量有望積極影響勞動力市場。

未來職場中的性別差距

阻止經濟領域消除性別差距的最大挑戰可能是新興職位的女性比例偏低。與領英(LinkedIn)聯合開展的最新研究顯示,在大多數新興行業,女性比例普遍偏低。這種差距在“雲端計算”類職業中表現最為明顯,只有12%的專業人士是女性。在“工程”(15%)和“資料和人工智慧”(26%)等相關職業中的情況也不容樂觀,但在“內容生產”和“人員與文化”兩個快速增長的職業類別中,從業女性數量超過男性。

根據我們的資料,面對上述現實,領導者要想消除未來的性別差距,需要應對兩大挑戰:第一個也是最顯而易見的挑戰是,必須加大行動力度,為女性提供必要技能,幫助他們勝任需求量最大的職位。如果不採取這樣的措施,將會產生經濟成本,因為這些行業技能的缺乏將會抑制經濟增長。

第二項挑戰可能更加錯綜複雜。資料顯示,即使女性具備相關且所需的技能組合,她們也未必能獲得同等的就業機會。以資料科學領域為例。雖然擁有相關技能的女性佔比31%,但擁有相關職位的女性佔比僅為25%。同樣,雖然數字專家的技能方面沒有性別差距,但擁有相關職位的女性僅佔41%。

這些情況表明,我們必須實施三大關鍵戰略,才能穩步實現未來勞動力的性別平等:通過技能培訓或再培訓,確保女性掌握顛覆性技術;改善多元化招聘機制;以及打造包容性的職場文化。

論壇正採取哪些舉措來消除性別差距

世界經濟論壇“塑造新經濟和社會的未來”平臺旨在通過國家和國際行業合作來消除經濟領域的性別差距。通過“消除性別差距加速器”專案,論壇致力於推動變革,在相關部委和國內最大僱主之間建立行動聯盟,提高女性勞動力參與度,讓更多女性走上領導職位,縮小工資差距並幫助女性為未來工作做好準備。此外,全球企業界開展“在未來工作中落實性別平等”專案,激勵企業承諾到2022年之前,在其發展最為迅速的五大職位上僱傭50%的女性。最後,論壇已經承諾到2030年,將參加瑞士達沃斯-克洛斯特斯年會的女性參會者比例提高一倍以上。

世界經濟論壇管理委員會成員、新經濟和社會中心總監Saadia Zahidi指出:“為了在未來十年而不是兩百年內實現性別平等,我們需要動員各種資源,尋求領導層支援並推動公私部門攜手合作。循規蹈矩的做法不利於縮小性別差距,我們必須採取行動,在性別平等、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之間實現良性迴圈。”

2020年全球性別差距

在追求性別平等的過程中,北歐國家繼續領先世界。冰島(87.7%)仍然是性別平等狀況最佳的國家,接下來依次是挪威(第2位,84.2%)、芬蘭(第3位,83.2%)和瑞典(第4位,82.0%)。前十名的經濟體還包括尼加拉瓜(第5位,80.4%)、紐西蘭(第6位,79.9%)、愛爾蘭(第7位,79.8%)、西班牙(第8位,79.5%)、盧安達(第9位,79.1%)和德國(第10位,78.7%)。

今年進步最大的國家包括西歐的西班牙、非洲的衣索比亞、拉丁美洲的墨西哥和東歐以及中亞地區的喬治亞。這些國家在排行榜上的位次都上升了20名以上,這主要得益於他們在政治賦權方面的進展。

西歐連續第14年成為表現最佳的地區。該地區平均得分76.7(滿分100分),已經消除了77%的性別差距,在上一年度的基礎上繼續改善。按照當前的進展速度,西歐徹底消除性別差距需要54年。今年排名前四的國家全部位於該地區,分別是冰島(87.7%)、挪威(84.2%)、芬蘭(83.2%)和瑞典(82.0%)。排名第8位的西班牙是今年進步幅度最大的國家之一。

北美地區包括美國(第53位,72.4%)和加拿大(第19位,77.2%)。兩國表現未見起色,尤其在經濟參與和機會方面停滯不前。按照目前的趨勢,美國和加拿大需要151年才能消除性別差距。

到目前為止,東歐和中亞地區已經消除了71.5%的性別差距,和去年相比略有進步,大約需要107年才可以全面消除性別差距。該地區已經完全消除了教育領域的性別差距,改善了女性政治賦權狀況(雖然僅消除了15%的性別差距)。在該地區的26個國家中,有21個國家已經消除了70%以上的性別差距,其中排名最高(第11位)的拉脫維亞已經消除了78.5%的性別差距。

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迄今已消除了72.1%的性別差距,和去年相比提高了一個百分點。照此速度,59年後該地區可以消除性別差距。該地區在政治賦權領域取得了最為顯著的進步,和去年相比提高了5個百分點。報告對該地區的24個國家進行了評估,其中有15個國家改善了整體表現,而尼加拉瓜更是扮演了地區領頭羊的角色(第5位,80.4%)。在進步最明顯的國家中,墨西哥在去年基礎上提高了3.4個百分點。

截至目前,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區已經消除了68.0%的性別差距,和上年度相比取得了重大進步,距離徹底消除性別差距所需的時間縮短為95年。排名前十的盧安達(第9位)位於該地區,另外還有21個國家和去年相比取得了進步,特別是衣索比亞(第82位)成為全球範圍內進步幅度最大的國家之一。

東亞和太平洋地區消除了69%的性別差距。鑑於目前所處的水平,如果保持2006-2019年期間的進步速度,該地區還需要163年才能徹底消除性別差距,是所需時間最長的地區之一。在四大評估指標中,東亞和太平洋地區在其中三項上取得了進步,但同時也是唯一一個在政治賦權方面性別差距繼續擴大的地區(迄今僅消除了16%的差距)。表現最佳的國家是紐西蘭(第6位),消除了79.9%的性別差距,其次是菲律賓(第16位,78.1%)和寮國(第43位,73.1%)。

南亞地區已經消除了三分之二的性別差距。儘管在過去14年中已經提高了6個百分點,南亞地區仍然是世界上性別差距第二大的地區。如果仍然按照過去15年的進展速度,南亞需要71年時間消除性別差距。但是,儘管整體表現有所改善,但經濟參與和機會方面的性別差距今年擴大了。孟加拉國(第50位)是該地區排名最高的國家,而排名第二的尼泊爾要落後很多(第101位)。

雖然和去年相比提高了0.5個百分點,中東和北非地區仍然是得分最低的地區(61.1%)。如果目前的進展速度不改變,該地區大約需要150年才能消除性別差距。排名最高的兩個國家是以色列(第64位,71.8%)和阿聯酋(第120位,65.5%)。在該地區的19個國家中,有15個國家的排名在130位及以下水平。

“塑造新經濟和社會的未來”平臺

《全球性別差距報告》是世界經濟論壇“塑造新經濟和社會的未來”平臺的旗艦出版物。該平臺為相關各方提供機會,助力打造繁榮、包容和公平的經濟和社會。平臺重點在三大相互關聯的領域共同制定全新願景:增長和競爭力;教育、技能和工作;以及平等和包容。各利益相關方通過這一平臺攜手合作,深入瞭解各項複雜議題,制定新型模式和標準,推動各方加大協作力度,共同促進系統性變革。

目前,全球100多個領先企業和100個國際組織、公民社會組織和學術機構參與平臺合作,倡導採取全新策略,在第四次工業革命時代提升競爭力;為未來勞動力提供教育和技能;制定有利於員工和企業發展的新型方案;以及將平等和包容的理念納入新經濟發展,為10億人提供更加優質的經濟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