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向的亞裔程式設計師,如何在西方交到朋友?

發表於2014-06-19

最近在聽高曉鬆的《曉說》時,聽到他議論西方人和中國人的區別:西方人重公德不重私德,重國家而不重個人。中國人正好相反。他講了很多例子,聽起來都是很有道理,並引導我得出自己的判斷:中國辦不好開源社群也是這個原因。

今天在網上看到的一個事件也印證了這一點:一個亞裔程式設計師實習生在網上寫了一篇求助信,得到了網友的大量熱情洋溢的回覆和支援,很多人寫了大量的篇幅來開導這個程式設計師小夥。

就我的見識,中國人好像只對緋聞事件或中日開戰有這麼大的熱情。像這樣充滿人文關懷的討論並不多見。

這個程式設計師小夥的憂愁是:像我這樣的一個內向的亞裔程式設計師,如何在西方交到朋友?

很明顯,這個小夥很孤獨,但他提出問題並不孤獨。不說他在美國實習時感到孤獨,很多想我這樣在國內的程式設計師同樣也會感到孤獨,沒有朋友。

如果你喜歡看英文,可以直接看這裡。下面是我草譯的他的這篇文章。

像我這樣的一個內向的亞裔程式設計師,如何交到朋友?

我知道這個問題聽起來非常的不好回答,但我心裡就是想的。

我是學軟體開發的,現在在加利福尼亞的一箇中等規模的公司裡實習,我可以在那裡實習到 8 月份。

我喜歡我的工作,我自認為也是一個聰明、感覺、和氣的小夥。

然而,讓我憂鬱的是,我發現週末時我只能自己一個人獨自發呆,或一個人做自己的事情。

我的實習生活 2 月份就開始了,每到週末,我都是獨自吃飯、看電影、購物、散步,所有的事情。我連室友都沒有。

大多時候這也沒什麼,但一旦遇到不順、缺乏自信的時候,這極為痛苦。我甚至認為這樣下去會很危險。

每當我看到街上一群人相伴而行,妒忌的心情就好從心底升起。我很好奇他們是如何相互結識的,他們是如何做到如此親密的。

我 26 歲,我也希望認識一些不錯的女孩。

我的主要問題——我自認為的——是:

1. 3 年半的大學生活,我沒有任何的社交,我內向的非常嚴重。我跟陌生人在一起時感到特別不舒服。

2. 我以為我的英語還可以,但後來發現這只是跟那些其它亞裔學生比較時才是這樣,現在我越來越認識到我的英語還不行,成為了跟其他說英語的人成為朋友的障礙。在公司裡經常會遇到各種人,我試圖表達清楚我的意思,但往往方式非常笨拙,甚至糟糕,當很多人在一起說話時,我很難參與到他們的交談中。

3. 我沒有車,雖然對於在舊金山灣區的很多人來說這不是問題,但對於我,它成為我社交的巨大障礙。試想一下,那個女孩願意和一個很笨的、而且沒有車的傢伙約會!

我該怎麼做?我經常想象我應該在咖啡店裡或排隊時和身邊的人交談….但我知道我無法像一個普通的美國人那樣交談,我退縮了。

我開始恐懼週末的到來。對我來說,它就是兩天絕對孤獨的日子,毫無建設性的、永遠浪費掉的兩天,讓自己越來越痛恨自己的兩天。

【完】

  Hack News 上網友的回覆超過了 400 條,而且很多都是大段中肯的建議。

網友的回覆之一:(奮鬥中的胖胖 譯)

jonnathanson says,

這是我在漫長的30年內向辛苦學到的:問題不是在哪或怎樣見別人,而是你如何與人保持聯絡。

看看你的周圍的人。每天在各種環境下,你有上百種與人打交道的機會,真的有。你可以地鐵跟陌生人搭訕。在你在超市排隊付款的時候,可以跟排在你前面的女孩徵求建議。你可以邀請同事下班後一起去玩,或者跟他們一起去吃午餐。你可以去參加見面會,或者見網友。重點是,很多人都問,“我怎樣與人會面?”,然而這是錯誤的。

如果你是真心內向,最大的敵人是你自己。你內心渴望孤獨。你想要獨處,遠離他人,待在家裡看Netflix或玩遊戲。交朋友意味著需要花時間跟朋友待在一起,哪怕你沒心情,沒時間。

我討厭做活動計劃。可以每當我跟一兩個好友聚在一起時,我還是很開心的。然而,我幾乎不會連續兩次跟好友相聚。我不想做太多的社交計劃。當我不參加社交活動的時候,就犧牲了友情。友情就跟寵物一樣,你需要餵它,遛它,幫它洗澡。有些朋友會特別活躍,他們會幫你制定社交計劃。但是有一些朋友不會這麼做,他們屬於被動接受型,等著你來搞活動。剩下的朋友偶爾也會依賴你來組織活動。這就是友情的相互性。

因此我想問你,你的問題是不知道怎樣見人還是不知道如何維持關係?如果是前者(害羞),樓裡有很多好建議。如果是後者(內向),那你就必須經常地努力克服自己的傾向。就像克服拖延症一樣。你必須跟自己獨處的傾向鬥爭。你可能要把注意力從組織活動的麻煩轉移到活動中的喜悅。

第一次認識別人的時候不會立刻跟他們成為朋友。友誼是建立在常常相互來往上的。你需要花時間栽培,一旦建立了深厚的友誼,你需要花時間去維持。你需要因地制宜地去建立和維繫友情。你不會在跟同事吃完一頓飯後就立刻成為了朋友。你需要再三約那個同事去吃午飯,最後也許你們能夠成為朋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