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造“使用者感”以《超級馬里奧》為例談行動理論與遊戲體驗設計
Talcott Parsons於1937年提出了他的行動理論(Action Theory),本來是來解釋人們遇到給定情況時會發生的什麼的分析方法。
在《遊戲迭代設計》一書中,作者Colleen Macklin和John Sharp借用了這個理論來解構遊戲體驗。他們將遊戲體驗分為五個層次,即感官(sensory)、Information(資訊)、互動(Interaction)、框架(Frame)和目的(Purpose)。
作者的這種解釋有些牽強,而行動理論最佳的實踐場景,還是去分析互動設計效果和玩家行為。
01什麼是行動理論?
Talcott Parsons將人的行動分為六個部分:
信念(Beliefs):即一個人過去的經驗以及因此形成的看待世界的觀念,這會影響他們對外界刺激的反應。
反應(Reaction):反應是我們基於信念,在碰見情況、狀況時的反應。
需求(Desire):基於產生的反應,人給與自身行動的動機。
意圖(Intention):在需求的驅使下,我們形成的行動計劃。
行動(Action):在有了意圖之後,我們於是開始執行行動計劃。
重複(Repeat):一次行動結束後,環境可能已經發生了變化。我們會根據新的環境狀態重新開始行動迴圈。
上述對概念的闡釋暫時只停留在了理論層面,我們多結合一些例子來加深理解。
02用行動理論分析行為
我們用一個孩子在陪父母逛街時,看到一個變形金剛玩具的情況為例:
信念:這個孩子過去看過變形金剛的電影和動畫片,也在其他小孩子的家裡看到過變形金剛的玩具。所以在他的信念裡,變形金剛是個好玩的玩具。
反應:當這個小孩在跟父母逛街看到變形金剛時,他的反應是“這個玩具很好玩!”
需求:孩子此時的渴望是“我很想要這個玩具”
意圖:不同的信念此時又會將孩子引向不同的意圖。比如和父母親密的孩子,他的意圖可能是“直接和父母說,我想要這個玩具”。而和父母不夠親密的孩子,此時的計劃可能是“我死死站定盯著這個玩具,我不提要求,但等著父母來發現我的想法。”
行動:基於不同的意圖,孩子可能直接去向父母表達,也有可能站在原定開始默默注視著玩具,同時也注意著父母有沒有覺察到自己的異樣。
重複:這一個迴圈會產生一定的後果,孩子再根據這個後果造成的環境變化,再進行新的行動迴圈。
這就是一個典型的行動迴圈,我們可以用這個理論再去分析一個玩家在遊戲中的行為。
03行動理論與《超級馬里奧》
我們接下來用行動理論來試著分析玩家在第一次玩《超級馬里奧》時碰到第一個怪物時的行為。
信念:玩家一般都會認為面目憤怒不是什麼友好的形象,同時棕色如“屎”樣的東西不會是什麼好東西。
反應:當玩家看到這個面目憤怒,一頭棕色的東西時,心理反應是“這個看起來不是個好東西!”
需求:明白這個怪物不友好後,玩家的需求是“我要想辦法避免讓它對我造成傷害。”
意圖:這時候意圖會因為玩家過往的遊戲經驗和自身的風險認知而產生很大不同。風險承受力較高的人可能會想“碰一碰這個怪物看看會發生什麼?”,風險承受力較低的人會思考“等這個怪物過來我跳過去吧”。
行動:依據意圖的不同,玩家可能選擇直接去碰怪物,或者等怪物靠近後越過。
重複:此行動迴圈結束了,遊戲的狀態也因此發生了變化。玩家會基於新的遊戲狀態產生新的行動迴圈。
結語
行動理論對我們主要的幫助是塑造我們的使用者感:即理解使用者感受的能力。我們都知道要面對使用者換位思考,可一個玩家究竟是怎樣思考的?
有了行動理論作為框架,我們以後在評估我們的體驗設計時,可以思考一下玩家會如何理解這個情形?他們產生什麼樣的需要?他們會覺得他們可以做什麼?他們又能夠做些什麼?以及他們如何解讀他們這些行為的後果?
作者:藍為一
來源:為一筆談(ID:weiyibitan)
相關文章
- 遊戲心理學研究:以《博德之門3》為例,淺談遊戲中的閱讀體驗遊戲
- 寫給新人——以體驗為導向的遊戲設計遊戲設計
- 多位開發者以產品為例談三消遊戲的設計關鍵遊戲
- 遊戲論·現實的媒介:《超級馬里奧:奧德賽》中的媒介哲學遊戲
- 沉浸式遊戲互動設計(上):心流體驗和沉浸感遊戲
- 以IT行業為例,談談KAIZEN模式的優勢!行業AI模式
- 以“空城計”為例的專案管理執行方法論乾貨專案管理
- 開發者以Band of Defenders為例談遊戲的系統建造遊戲
- 淺談應用動態體驗設計
- 以 Python 為例項,介紹貝葉斯理論Python
- 使用者體驗之——動態設計
- 策劃經驗談:遊戲策劃設計的是體驗遊戲
- 以流動債務為例論指標的合理使用指標
- 淺談法律與輿論的關係——以許霆案與藥家鑫案為例(上)
- 使用者體驗為王 —— Android 設計師 Taylor Ling 訪談Android
- 微軟Phil Spencer希望超級馬里奧遊戲登陸Xbox One微軟遊戲
- 以QT為例談環境搭建QT
- 以核心體驗設計為引,深入剖析“打鐵”遊戲《只狼》的精妙之處遊戲
- 從《英雄聯盟》的裝備系統談玩家行為與遊戲設計遊戲設計
- 遊戲設計與理論化研究(2)——黑箱方法論的運用遊戲設計
- 尷尬的遊戲使用者體驗設計師遊戲
- 軟體測試用例設計實用經驗之談
- 畫素畫動畫教程:超級馬里奧動畫
- 遊戲敘事與互動:情感代入、積蓄與昇華——以《Florence》為例遊戲
- 超級馬里奧系列經典遊戲三十年曆史回顧遊戲
- 任天堂歷史遊戲銷量前十 《超級馬里奧兄弟》第三遊戲
- 談理論與實踐
- 遊戲是什麼?淺談遊戲設計基礎的祕招“心流理論”遊戲設計
- 架構與體驗,在戰棋遊戲關卡設計背後的雜談架構遊戲
- 軟體設計是怎樣煉成的(8)——使用者感覺好才是真的好(使用者體驗設計)
- 以“反轉”強化體驗 遊戲中的反直覺設計遊戲
- 大型專案研發經驗分享:以3A遊戲為例遊戲
- 多款遊戲新穎的設計體驗與分享遊戲
- 以《少年三國志2》為例,分析數值驅動的滾服遊戲設計遊戲設計
- 網頁設計“進化論”:使用者體驗、廣告策略等網頁
- 淺談賽車遊戲的體驗設計,什麼才是最核心、最根本的體驗?遊戲
- 遊戲為何而難? 談談遊戲的難度設計遊戲
- MOBA遊戲核心體驗:發育和驗證;以及英雄設計的方法論。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