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與反社交的思考

weixin_34377065發表於2015-03-05

在《認知盈餘》一書中舎基說到“擁有更快捷互動媒介的年輕一代正在把他們的行為從單純對媒介的消費中轉變過來,甚至當他們在看線上視訊時會根據電視節目內容跟朋友分享討論、貼標籤和評分等。”在這個時代,網際網路變成人的延伸,特別對於年輕人如果離開網際網路,這個世界將變得無趣。

如今年輕一代早已經習慣隨時用手機、平板開啟微信、微博、陌陌、QQ空間、國外的path、ins等,關注好友的一切最新動態,也和網上成千上萬素未謀面的人交流、侃大山。可以說,社交網路早已經發到可以知道好友究竟在做什麼、去了哪、吃什麼乃至幾點睡覺,也讓我們和無數網友神交。

但是我們真的願意把這些私密資訊分享出去,讓好友知道自己的一切嗎?真的想不知疲倦的和網友在各種社交工具裡交流、論戰,不停地或被灌輸或傳輸各種思想?近來,Same的火起和微信6.1上線後煽情地說了一句“點贊太容易,當面誇太難”,讓人開始思考反社交。

關於反社交,應該是最近才出現的名詞,因此沒有明確的定義,有人認為去關注,去評論則是反社交,有些則是把阻止社交發展視為反社交。而我跟傾向於認為反社交反的是毒式網路社交和虛榮不平等的社交,渴望的恰恰是正常社交的迴歸。

以最近很火的same為例,它 是一個崇尚「和而不同」的社群應用,在其獨特的設計和五花八門的頻道下,無數奇妙的事情在發生著。這個秉承「反社交,無關注」原則的產品,在不同使用者的眼裡有著完全迥異的用途。Same 裡面的很多設定值得思考,例如群組內的排序是嚴格按照時間排序的,無論是評論、點贊或者別的互動都不會影響排序,這也是為什麼我說 Same 很像一個移動版的聊天室的原因了,邏輯奇怪但用起來很合理。因為沒有關係滲透,所以更簡單直接,更容易聚焦在興趣及內容本身。

國外的玩法則跟國內不同,先來看看一款打出“反社交”旗號的照片分享應用Rando,Rando介面十分簡單,使用者下載應用後,可以拍一張照片並上傳,隨後這張照片就會像漂流瓶一樣被軟體隨機推送給另一位拍照上傳的使用者,而在15秒之後,發出照片的使用者也會收到一張隨機送回的照片。這款應用沒有拍攝者,也不能轉發照片,收到照片之後要麼存下來要麼刪除,唯一能知道的資訊是照片來自哪裡。它刻意延長的響應時間,幾乎沒有互動的操作體驗,反而讓這款應用成為科技潮人的新寵。

另外是一款初級的反社交應用Hell is Other People,它基於Foursquare的簽到資料,可以追蹤朋友們的簽到並在地圖上顯示出來,這樣就可以避開你的朋友。

“Hell Is Other People”是法國存在主義哲學家讓·保羅·薩特的戲劇《無路可逃》中的名句,原意為:“他人即地獄”,也就是說社交讓人感覺像是生活在地獄中。

從以上幾個產品可以看出,反社交,其實也是一種社交。same雖然沒有互粉機制,但簽到和評論已經形成很明顯的社交;Ramdo雖然只是一款隨機照片分享,但也是一種匿名社交;Hell Is Other People 之所以能做到反社交的功能,還是依靠社交功能才能完成;Path 再私密,還不是要跟好友分享內容。無論是祕密社交還是反社交,都是社交的組成部分,它們彌補了當前佔主流的社交方式的不足。

新媒體學者魏武揮說過,網際網路社交針對個體,需要建立一套更為完善的“更新”機制,去接納隨著時間不斷髮展的人們。不能讓網路社交成為“無止境的積累”。同樣,英國社會學者保羅·杜吉德也曾對媒體坦言,成為日記本的社交網路,很容易“讓人們迷失在記憶細節之中”。而這種積累和概括,恰恰和現實社交背道而馳,後者不像前者那樣強調“往事”,而是希望個體能夠不被往事束縛,能更堅定地活在當下,並調整行為融入未來社會。

數字技術突破了空間限制,卻製造了情感隔膜,“反社交”應用的漸紅,是意識到這種隔膜後情緒反彈真正迴歸社交,需要使用者迴歸現實。關於社交網路,只要人類還有社交的需求,社交網路永不滅,只是社交和交流的形式會發生些許變化,反社交只是在社交網路變得越來越虛假混雜時人們期望能有更加純粹的社交形式作為補充。


106431-1240fa5595448f3a.jpg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