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自動化、氣候行動、數字化和不斷演變的勞動力市場,在未來10年將會有大約11億勞動者需要接受再培訓。許多勞動者需要頻繁地轉換職業,隨時準備在全球勞動力市場上提供技能,並不斷調整職業路徑。

勞動力市場的這種演變將要求技能和勞動力發展系統更加個性化、更容易獲得(允許遠端和混合學習),並在整個工人的職業生涯中持續進行,從而改變全球核心的“以技能為中心”的政策轉型。

技能和勞動力發展正規化發生變化

全球大趨勢將改變現有技能和勞動力發展系統的某些正規化,特別是在以下方面:

1. 投資於青年將帶來更高的經濟回報。最近的實證分析表明,人力資本投資在整個幼兒期和成年早期具備很高的經濟回報。鑑於很大一部分非技術青年已經遠離正規教育系統,並將在未來幾十年內構成勞動力的很大一部分,因此投資於青年技能和勞動力發展將帶來高額經濟回報。

2. 受教育年限作為技能發展替代指標的可靠性將會降低,原因是受教育年限並不能代表所學技能的質量和相關性。

3. 技能(和技能證書)可能比某些學位更重要。高等教育仍然高度相關,高回報就證明了這一點,但在全球範圍內,一些企業,尤其是資訊和通訊技術(ICT)領域的企業,正在降低某些學位要求,以擴大人才庫。

4. 非正規教育對於勞動力發展將至關重要。技能發展將更多地發生在正規教育系統之外,主要藉助在職學習和短期勞動力發展計劃。

5.  企業在培訓和再培訓中將發揮更加突出的作用。僱主是勞動力技能的消費者和技能發展的來源。企業應當需要在為勞動力予以技能發展機會方面發揮更大作用。

6. 技術和專業技能將會以更快的速度貶值。技術進步和勞動力市場變化的速度可能造成技術和專業技能迅速過時。相反,批判性思維、解決問題和適應能力等可轉移技能將變得更具可轉移性,更能適應就業市場的變化。

7. 就業轉型將會變得更加頻繁。在全球範圍內,個人在其整個職業生涯中都會從事多種工作。參照結合世界經濟論壇的資料,當今進入勞動力市場的年輕人在其職業生涯中可能平均從事12至15份工作(例如,每3至4年一份新工作)。

8. 勞動者需要學會駕馭更復雜的非正規勞動力市場。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很大一部分勞動力從事非正式工作,其中許多人可能永遠沒有機會從事正式工作。

9. 數字技能將帶來更高的價值。數字技能將成為成功的教育和勞動力發展系統的基石。數字技術能夠提供培養訓練機會,讓更多的人得以學習,無論他們身在何處或社會經濟背景如何。與預想不同的是,尤其是在發展中國家,鑑於各種原因,其中包含缺乏網際網路連線、計算機或智慧手機的使用機會有限以及數字技能不足等,個人無法獲得這些機會。

為了在職業生涯取得進步,須掌握全套技能

如果想到達這樣的效果,必須在新的全球背景下取得成功,個人應當需要發展更復雜的“技能包”,其中包含認知和非認知技能。獨立學習技能——其中包含在職學習和終身培訓所需的基礎技能、數字技能和社會情感技能——將是正規教育計劃的基本目標。

過去30年來,僱主對非認知技能的相對需求持續上升,部分原因是技術已經將人類執行的許多工從常規任務轉變為應當需要解決問題、創造力和分析能力的任務。現有資料顯示,創造性思維、分析思維、同理心、好奇心和適應力等技能是全球僱主最應當需要的15種技能之一。

支援有效的職業轉型

最後,當代技能和勞動力發展系統予以滿足僱主需求和當地就業市場需求的技能,確保學習者能夠獲得就業,這一點至關重要。此外,幫助個人從學校到工作以及工作之間的過渡已成為成功培訓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些轉變可能令人望而生畏,但藉助正確的支援、資訊和職業指導,能夠更有效地管理它們,從而更快、更好地充分滲透就業市場。

總之,教育和培訓系統應當需要確保經濟相關性,全方位培養技能,促進經濟參加,並在向教育和就業過渡期間支援工人。這些核心功能從某種角度看來,這對於幫助個人適應新環境、獲得新技能並在就業市場保持競爭力至關重要。確保培訓系統予以適合僱主和當地勞動力市場需求的技能相當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