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三個臭皮匠改寫了線上遊戲的歷史
1996年的某個清晨,一通電話從位於加州的索尼互動工作室(SISA)撥出,接線那頭是一家苗圃批發公司的員工,任誰都難以想到雙方會有什麼聯絡。然而正是這一通電話,間接促成了1999年《無盡的任務》(EverQuest)的誕生,也改變了MMORPG設計的下一個20年。
對於國內玩家而言,EQ只在大陸運營了很短一段時間。從2002年面向公會的內測開始,到2005年所有使用者被上海育碧轉移到國際服,因為硬體門檻、審美差異和上手難度的緣故,與之擦肩而過的人不在少數。但留下來的極少數先行者,卻無一不深深的為它著迷。
無論是精心安排的數萬個任務,還是廣袤的諾拉斯大陸,這款遊戲的魅力很難用三言兩語說清。它最大的特色便是那非數值化的“可見即可得”設計,背後是一套有悖常理的反人類邏輯。
聖騎士的盲眼術會導致電腦黑屏,不再是“意思意思”的特效和圖示。世界探索猶如野外求生,非但地圖全憑記憶,就連基本的“東西南北”都得依靠方向感知或是羅盤道具。敵人的強弱不得不借助評估來判斷,絕非頂在頭上的等級標籤。而怪物的武器甚至可以直接擊落,然後拿起來據為己有。
又比如,你死在一個需要鑰匙開門的洞穴中,沒辦法跑進去“撿屍體”……
這些不拘一格的創意大多來自早期的TRPG和MUD,EQ則藉助當時還不算成熟的3D技術,巧妙為其賦予實體,使作品變得獨具風味。讓我們回到這款遊戲誕生和成長的歷程中來,聊一聊那通電話背後的故事:三個飽受質疑和詆譭的臭皮匠聚到一起,最終寫下了一則值得銘記的業界插曲。
落寞之人的相聚
打電話的索尼員工名叫約翰·斯梅德利(John Smedley),大學畢業後便開始為蘋果電腦開發遊戲,後來又組建了Knight Technologies公司,面向Amiga和SNES等平臺提供軟體內容服務。雖然過去一直沒有特別拿得出手的專案,對於D&D的喜好也未能轉化為實際內容,但由於入行較早,他順利加入索尼,很快就成了SISA旗下的一名僱員。
約翰·斯梅德利
到了1993年,Simutronics Corporation推出的《CyberStrike》令人驚奇,這是一款允許16名玩家進行自定義機甲對戰的作品。儘管每小時的遊玩開銷高達6美元,卻讓斯梅德利萌生了“互動才是未來”的想法。抱著忐忑的情緒,他來到新上司凱利·弗洛克(Kelly Flock)的辦公室提出建議:製作一款以D&D為主題的線上遊戲。
CyberStrike
儘管當時的網路設施並不完備,弗洛克對專案的未來也是半信半疑,但受到下屬的熱情感染,弗洛克最終願意撥下幾百萬美元,允許斯梅德利組建一個獨立開發團隊。雖然待遇不怎麼樣,但無論如何,事情至少是邁上了正軌。
斯梅德利最先遇到的問題,是SISA內部根本沒有人願意參與他的專案。由於行業規模太小,他不得不將目光轉向外部的共享遊戲作者。經過多番篩選後,一款名為《WarWizard 2》的RPG映入眼簾,其中留有聯絡電話和兩位製作人的名字:布萊德·麥奎德(Brad McQuaid)和史蒂夫·克洛弗(Steve Clover)。
布萊德·麥奎德
麥奎德和克洛弗此時正為苗圃批發公司編寫軟體、維護後臺。早在1989年,他們就曾組建自己的公司MicroGenesis,著手共享遊戲《WarWizard》的開發。不過,這款作品的知名度不高,顯然未能取得商業上的成功。兩人為了生計只能白天上班,晚上熬通宵開發續作。
由於資金不足、進度緩慢,《WarWizard 2》幾乎註定失敗。他們乾脆把半成品傳到USENET(類似於論壇的資訊公告板),文件中附帶了遊戲介紹和求職信,希望能獲得援助,用克洛弗的話來講就是“反正不會少塊肉”。又沉寂了很長一段時間後,兩人突然接到了來自SISA的電話。
WarWizard
“我有一些好訊息,也有一些壞訊息。”斯梅德利直接了當的說到。雖然他對《WarWizard 2》的表現印象深刻,但此番聯絡的目的並非為了它的存續。而好訊息是,麥奎德和克洛弗可以加入SISA一展拳腳,這裡有一個規模更大的專案。
對於鬱郁不得志、待在苗圃批發公司的兩人而言,斯梅德利的提議如同雨後甘霖。而對於斯梅德利來說,麥奎德和克洛弗熟悉RPG的設計基礎,還能夠構思MUD大綱,是當時為數不多的對口人員。結束通話電話的兩天後,兩人便向老東家提交了辭呈,提著行李來到索尼,三個臭皮匠就這麼聚到了一起。
冷嘲熱諷下,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儘管麥奎德負擔不起《CyberStrike》每小時6美元的高昂費用,但他卻深諳MUD背後的運營邏輯。學生們通過機房的Telnet連入網路,用液晶屏上的文字替代基於傳統紙筆的角色扮演。幾個人的社交瞬間被擴充為成百上千的網狀聯絡,為幻想世界賦予了更多可能。
沒過多久,他就和克洛弗建立了一份20來頁的設計文件,勾勒了很多MMORPG的基礎概念:高魔化的生態大陸,基於職業的戰鬥系統,豐富多樣的環境探索。數不盡的冒險在克洛弗的腦子裡打轉,他隨即寫下了遊戲的名字——EverQuest,一款蘊含了無盡任務的作品。
EQ最初的設計文件
三個人,幾百萬美元,一款3A遊戲,光這幾個單詞就凸顯了專案的執行難度。幾個月下來,除了紙面上的設計之外,整個團隊還沒法投入程式碼的實際編寫,甚至沒有一個像樣的獨立辦公室。
設計草圖
最先遇到的阻力,是周遭同事的嘲笑。在一群體育愛好者的擁簇下,他們就像是格格不入的死宅。當斯梅德利一行人在餐廳打萬智牌時,路過的SISA員工蔑稱他們是“食屍鬼和哥布林”。“EverQuest”的名字更是在企業霸凌下被戲稱為“NeverQuest”,代表著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讓專案得以通過的凱利·弗洛克,對EQ的態度同樣有些曖昧。一方面,他意圖以較少的投入來推進實驗性作品;另一方面,在向日本的管理團隊彙報工作時,弗洛克決口不提EQ的名字。據斯梅德利回憶,日本高層很可能勒令公司砍掉專案,這反而為不被所有人看好的他們爭取了時間。
事實上,EQ的對外進展同樣不太順利。麥奎德的想法,是把成千上萬名玩家和一個巨大的開放世界結合起來,昂貴的小時計費門檻太高,但他們又不能免費提供遊戲,因此按月訂閱是最好的選擇。他找到那些曾經參與過線上遊戲製作的開發者尋求幫助,得到的反饋卻是“你們瘋了”,幾乎所有人都不認可這種商業模式。
萬般無奈之下,麥奎德一邊跑到公司周邊的大學裡張貼招聘啟事,一邊打電話給老友比爾·特羅斯特(Bill Trost)和凱文·伯恩斯(Kevin Burns)。這對搭檔曾為《WarWizard 2》作畫,由於沒有美術相關的專業文憑,他們最終只能以測試的身份加入索尼,在完成日常工作之餘還得負責EQ的美術,也算是講足了義氣。
比爾·特羅斯特
幸運的是,和EQ團隊同在一間辦公室的藝術家羅西·拉帕波特(Rosie Rappaport),漸漸對麥奎德的所作所為產生了興趣。當她看完了遊戲的設計文件後,立馬就向上司申請加入這個專案。招聘啟事同樣起到了一些作用,一位熱情洋溢的披薩外賣員前來應聘,事實證明他是個稱職的關卡設計師。
前前後後忙活了7~8個月,到了1996年底,EQ專案組已經擴充到10人之多。其中包括兩位前苗圃批發公司員工,一個送外賣的,兩名搞測試的業餘美術,科班出身的就只有斯梅德利和藝術總監拉帕波特。但這個看似魚龍混雜的草臺班子,卻逐漸散發出驚人的底力。
用“自己的方法”做遊戲
某種程度上,EQ最初的世界設定就很草根。首席設計師特羅斯特的方法,是用自己玩桌遊時擔任Dungeon Master的經驗為其賦予生命。他很快就不滿足於麥奎德那僅僅20頁的敘事大綱,開始將所有細節變得更為具體:要知道,作為TRPG的主持人,你必須靈活的解釋每一個元素。
獨樹一幟的方法,也為EQ中那些生動的角色打下了基礎。比如遊戲中的精靈間諜大師馬榮·米斯特摩爾(Mayong Mistmoore),這個活了10500歲還想成神的傢伙,首次被引入遊戲就是通過GM活動,他其實來源於特羅斯特玩TRPG時設計的人物卡。
馬榮·米斯特摩爾
有趣的是,儘管忙得不可開交,但工作室的很多人每週還是會抽空玩一把《龍與地下城》。特羅斯特認為這是一種非常重要的內部文化,他們把自己曾經設想過的東西拿出來,然後編出故事情節融入到專案中。EQ早期的可玩雛形正是一個多人地牢,僅僅能夠容納一個團隊在其中進行活動。
而將那些幻想塔樓描繪成為美麗圖景的,是藝術總監拉帕波特。如果你看過EQ的封圖和插畫,就能發現它與傳統的D&D有所不同。在上世紀80~90年代,人們更願意模仿奇幻畫派先驅法蘭克·法拉捷特(Frank Frazetta)的畫風,以棕黃和黑白的單色調為主,著重表現人體肌理,進而塑造出油畫的感官。但拉帕波特作為女性的細膩一面,卻引導她創造一些更異想天開的東西。
EQ的美術通常飽和度很高、畫面明亮,拉帕波特也不忘給一些醜陋的角色賦予更多喜劇色彩。比如滿地亂跑的哥布林也有細節,它們總會時不時去撓自己的屁股。特羅斯特同樣厭倦了傳統D&D的表現形式,兩人一拍即合,團隊後來還請來了插畫師基思·帕金森(Keith Parkinson),構築了很多令人印象深刻的形象。
基思·帕金森的畫作
與此同時,我們的“苗圃小組”也在推進自己的工作。麥奎德一口氣建立了14個職業和12個種族,其中有相當常見的高等精靈、矮人和人類,但你同樣可以選擇頭腦簡單、四肢發達的巨魔,或是擁有快速回復能力的伊克薩(蜥蜴人),它們附帶了一些更為罕見的種族特性。
相較之下,克洛弗負責的事情卻難以展開,由於引擎沒法負載太多的3D模型,程式有被拖慢的風險。簡單來說,MMORPG一般都會遇到同屏人數過多的麻煩,解決辦法無外乎兩種,一是耗時但更為保險的底層優化,二是讓使用者自定義調節顯示人數,簡單但會導致體驗打折。
為了還原最初的構想,斯梅德利在1997年8月緊急招募了程式設計師約翰·巴克利(John Buckley),對渲染、動畫和碰撞進行一系列優化,並適配了當時新推出的顯示卡,最終成功解決了問題。巴克利的技術力可見一斑,後來還得到了動視暴雪的賞識,跳槽到《暗黑3》專案組負責主機版本的優化。
另一個由人數引起的問題是網路連線。斯梅德利本想把FPS遊戲《Tanarus》的聯機程式碼轉用於EQ,後來發現該作TCP/IP的支援並不算好。當時人們普遍用28.8 kbit/s的調變解調器進行傳輸,而TCP/IP的規則是“如果資料包時延太高就會假定為丟失”,又得進行重傳,遊戲根本無法進行。
Tanarus
幸運的是,他們此時又引入了一位名叫文斯·哈倫(Vince Harron)的新人。雖然哈倫在加入SISA之前只有三個月的工作經驗,老東家倒閉後一直閒賦在家玩《暗黑破壞神》,但才華橫溢的他迅速就整理出一套方案:
·使用自定義的UDP傳輸替代基於TCP的通訊,提高網路效能。
·對客戶端/伺服器架構進行重大更改,提高穩定性、效能和可伸縮性。
·申請網路通訊技術專利。
儘管UDP架構缺乏可靠性,但它的傳輸過程比較”佛系“,允許錯誤和重複的資料包存在。事實上,對於線上遊戲、網路語音和流媒體而言,丟包是很正常的現象,哈倫的設計隨後被許多網路服務的開發者視為重要參考。而此時距離立項已經過去了差不多兩年,斯梅德利終於窺見了一絲完工的可能性。
成功背後的煩惱
EQ的首次公開宣傳應該是在1997年的E3展,光是3D化的奎諾斯城就讓人頗感震撼,玩家反響相當熱烈。幾個月後,由拉斐·科斯特打造的《網路創世紀》率先發布,且一經上市便取得空前反響,這意味著“客戶端付費+月訂閱”的商業模式完全可行。
到了1998年,麥奎德派人在加州長灘的GDC會場裡擺上幾十臺機器,來訪者可以建立1級角色進行試玩,體驗合作殺怪的樂趣。由於試玩時限是20分鐘,麥奎德留意到有人反覆排隊,玩家普遍能夠接受線上內容的遊玩形式,這讓他又多了些信心。
但經過幾輪高調宣傳,EQ這個專案很快就傳到了索尼日本高層的耳朵裡,他們勒令凱利·弗洛克停止資金供給。但弗洛克也有自己的原則,他承諾不會干涉遊戲的所有權,只是斯梅德利得想辦法從SISA之外的地方獲取投資。微軟當時對EQ抱有極大的熱情,就在雙方準備簽署轉手條約時,索尼線上娛樂(SOE)的一位金主伸來橄欖枝,他立馬就帶著團隊搬到了不遠處的另一棟辦公樓。
這些複雜的資本運作,大多由斯梅德利背地裡進行。當時的背景,是SISA重組為989工作室,轉向PlayStation 2內容的開發,一個網路遊戲的團隊在其中顯然格格不入。只有細心的拉帕波特發現自己的名片被重印了一遍,但她也沒有太放在心上。直到遊戲正式發行後,斯梅德利才坦誠的向大家表示:專案被高層腰斬的商討發生過5~6次。
SOE的大樓
1999年3月,EQ有驚無險的亮相人前,除了一些功能刪減之外,原始文件的內容幾乎“毫髮無損”的得到呈現。開發團隊最初對自己的作品不抱太高期望,因為這款遊戲的設計過於前沿,電腦配置不錯的玩家就那麼一點,再加上競品《子午線59》和《網路創世紀》已經提前搶佔市場,他們定的目標僅僅是賣出30000份。
但真實的情況卻讓他們大跌眼鏡,該作首日就賣出了10000份,這個數字在1個月後翻了6倍,遊戲發售半年後的成績更是達到22.5萬份。
準備不足的結果,便是長達數週的伺服器崩潰,由於頻寬要求是預估時的8倍,三名網路管理員只能8小時輪一班,什麼事都不幹,就盯著崩潰的伺服器進行重啟。當時的資料中心堆滿了機箱,為了能夠多塞幾臺裝置,助理製作人安德魯·賽茨(Andrew Sites)還得想辦法改裝櫃子。
徹夜工作的EQ團隊
值得一提的是,因為EQ的訪問量過大,導致網路提供商UUnet的線路擁塞。聖迭戈同城的幾家大公司一併受到牽連,每隔一段時間就有人被踢出網路,斯梅德利不得不跑去和UUnet談判,要求他們多鋪設一些線纜。UUnet自90年代中期開始便成了增速最快的ISP,這可以說是世紀之互動聯網泡沫的一個縮影。
自此之後,EQ就成了MMORPG的藍圖,暴雪娛樂總裁艾倫·布拉克(J.Allen Brack)也認為它是“《魔獸世界》的基礎”。複雜的任務關係,使得玩家的成長旅程不盡相同。而那些艱辛的冒險和反人類設計,又鼓勵人們建立互助性極強的社群。
儘管如今的EQ變得更為人性,不僅加入了地圖示識,與NPC的交談也不再依賴“在聊天欄輸入關鍵字”,但若是沉浸其中,仍然能找到一些20年前的獨特韻味。奎諾斯與自由港之間的航線便承載了無數人的回憶,回過頭來看,無論是旅途中千方百計尋得的船票,還是維持精力的食物與水,背後其實都是人與人之間一段段活生生的故事。
參考資料:
A nostalgia trip with the original EverQuest team
The story of EverQuest,the MMO that changed everything
EverQuest:20 Years of Retention
作者:箱子
來源:vgtime
原地址:http://www.vgtime.com/topic/1053752.jhtml?page=3&num=1
相關文章
- 有意思!一個關於 Spring 歷史的線上小遊戲Spring遊戲
- 用遊戲學歷史遊戲
- 光榮策略遊戲的歷史及未來——歷史篇遊戲
- 緊扣歷史策略遊戲核心,三國策略遊戲中的戰爭與人遊戲
- 也談遊戲與歷史的關係——來自歷史系出身的遊戲研究者的分享遊戲
- 還原歷史?這恰恰是歷史策略遊戲中最難做到的遊戲
- 單機遊戲的發展歷史(二)遊戲
- 通過《全戰:三國》聊聊歷史遊戲內的價值觀遊戲
- 在博物館裡儲存遊戲歷史有多難?(上)遊戲
- 國內策略遊戲這20年來經歷了什麼?遊戲
- 從STG射擊遊戲歷史看遊戲設計的演化遊戲設計
- 上下五千年,歷史模擬遊戲何苦只看三國?遊戲
- 兩年前CJ上提出的5個雲遊戲難題,現在解決得怎麼樣了?遊戲
- 遊戲論·歷史的維度丨韓國遊戲產業萌芽,從遊戲廳到個人電腦遊戲產業
- 「找找看」遊戲:埋沒在歷史中的遊戲文化功臣遊戲
- 我打造了一個線上簡歷生成應用
- 遊戲趣史:遊戲引擎的發展史遊戲引擎
- MMORPG網路遊戲批判——關於遊戲幣以及遊戲烏托邦的歷史考察遊戲
- App Store付費遊戲營收跌至歷史最低點 Apple Arcade能否改變局面?APP遊戲營收
- 又一款三消「黑馬」:上線3個多月,衝進美國iOS遊戲暢銷榜Top 20iOS遊戲
- 我在 MWC 體驗雲遊戲時突然想起,原來我 20 年前就玩過了遊戲
- 家用遊戲機的歷史:世嘉、任天堂和 PlayStation 的故事遊戲
- 遊戲論·歷史的維度丨韓國遊戲簡史:不良娛樂與被耽誤的價值遊戲
- Git改變歷史-章節筆記Git筆記
- 任天堂歷史遊戲銷量前十 《超級馬里奧兄弟》第三遊戲
- 孤獨的遊戲「考古」者:快速消失的遊戲歷史與搶救它們的人遊戲
- 遊戲論·歷史的維度丨橫跨東亞的潛流:韓國電子遊戲機盜版史遊戲
- 20個月完成4個平臺2個版本的開發上線,這款中式恐怖遊戲真的很拼!遊戲
- 遊戲行業誕生至今超過50年了,但誰在記錄它的歷史?遊戲行業
- 任天堂戰棋遊戲始祖的故事:《火焰》的歷史(FC篇)遊戲
- 人類Humankind for Mac(歷史戰略遊戲)原生版Mac遊戲
- 從抽象到具體,論射擊遊戲歷史抽象遊戲
- 用Swoole來寫個聯機對戰遊戲呀!(三)完善遊戲功能遊戲
- 如何避免遊戲炸服——遊戲上線的RoadMap遊戲
- 遊戲論·歷史的維度丨韓國網路遊戲的登場與成長遊戲
- Oculus Quest 2如何改寫遊戲規則?遊戲
- DNF端游到手遊的演變歷史:從ACT遊戲到MMORPG化遊戲
- 中國線上旅遊的風雲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