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有人引用我的話說現在社會化網路時代即將完結。之後,很巧的是,Blippy退出了市場。
Blippy失敗是因為他們不懂社會化。他們的產品是用來分享信用卡購物資訊。他們把所謂的“社會化元素”建立在——“每個人都是朋友,無事不值得分享”——這樣的理念之上。
自Facebook之後,這種理念彷彿幽靈一般伴隨著每一個社會化軟體,而這個時代已經接近尾聲。從此以後,再追隨這個理念的網站終將像Blippy、蘋果的Ping和谷歌的Buzz一樣,以失敗告終。
我並不是說人們將不再分享他們的想法、照片和連結。人們喜歡自由地表達。Facebook、Twitter、LinkedIn以後仍然會很好地發展,因為它們已經成為了社會化網路的基礎。它們對我們社會的功能將類似黃頁:人人都用,無處不達。它們的存在是必要的。過去的五年是社會化網路作為功能平臺的崛起。而現在,它的基礎已成形,下一個五年將是在此之上建立上層建築。新的社會化App將重點關注如何與特定群體分享。也就是說,“社會化網路時代”已經結束,我們正在邁入“社會化圈子時代”。
為了講清楚我是如何看到這個趨勢的,我將用生日派對的例子來說明。
當一個學齡前的小朋友舉行一場生日派對時,他(她)會邀請整個班的同學參加,這包括了所有他(她)見過的人。幾年後,當他(她)與其中的一部分人建立起友誼和社交圈子時,他(她)就會漸漸地邀請這部分人多於其他人。而這需要一些時間。
“社會化網路”就像學齡前小朋友的生日派對。這並不是由嚴格意義上的“朋友”組成,他們只是你儲存在那裡的、目前你所知道的一群人。正因為目前的社會化網路工具還沒能發展到可以建立更加複雜的社會圈子,所以你只能與每一個你見過的人都產生關聯,而“社會圈子”才是成熟的社交關係方式。電子社會化的發展方式將遵循人類現實中的社交行為的發展規律,這是能說得通的。
“社會化網路”的特點是“每個人都是朋友,無事不值得分享”。而“社會化圈子”的特點是“群體是動態的,分享是選擇性的”。
“社會化圈子”將關注於如何自動基於人們的真實社交圈建立群組。它們將動態地吸納新朋友並自動移除那些疏遠的朋友。“朋友”這個詞的含義將變得和真實世界中的一樣:一群與你有緊密聯絡的人。你的內容將有選擇性地與那些與此有關的人分享,就像你在現實生活中與密友說悄悄話一樣。
我已經聽到有人反駁說“社會化網路”同樣能做到這點。不,它不能。讓我來解釋給你聽。
去年,我經歷過無數次以下這種對話:
我:你使用“簽到”服務嗎?
他們:不!
我:為什麼?
他們:我不想讓所有人都知道我在哪兒。
我:但是你不用讓所有人知道啊,你只要加一些你的親密朋友就行了。
他們:這不可能。我用Facebook的時候,所有我見過的人都來向我發好友申請。我覺得糟透了,但之後我還是加了他們。
當人們談到“簽到”帶來的隱私問題時,並不是因為他們不想讓任何人知道他們的位置,而是他們不想讓所有人知道他們的位置。問題在於沒有工具能為人們建立一種動態的、親密的群體,而這個群體的成員是使用者願意與其分享資訊的。如果這個問題得以解決,我們將看到簽到服務會有一個巨大的提升,併成為主流使用者的寵兒。
Facebook有不少用來管理朋友群組的工具。它們失敗了因為它們都依賴於用於人工將群組歸類。使用者不會為了建立“社會化圈子”而做這些工作,就像他們不會先選擇幾個朋友再做“簽到”一樣。
解決這個問題變得很有趣。如果你想知道為什麼Path 和Color能募到那麼多錢,這是因為他們在努力解決這個問題,但他們也沒能解決。投資人正在把賭注押在某個能解決這個棘手問題的人身上,他可能就是那些團隊中的某一個。而對我來說,我會把賭注押在那個拋棄了“每個人都是朋友,無事不值得分享”理念,而遵循“群體是動態的,分享是選擇性的”來創造新軟體的人身上。
【譯者小評】
仁者見仁,這是原文作者對未來社會化網路發展趨勢的一種預測。譯者認為“社會化圈子”的大趨勢是合理的:與願意交流的人建立圈子,並與之交流其感興趣的事情。而其根本其實是為了篩選掉社會化網路中的大量無用資訊。有些你分享的資訊可能對某一特定人群有意義,但對你的大部分“好友”只是垃圾資訊。
但譯者想對一個問題提出一點小異議:社會化網路是否應該完全模擬現實社會的社交圈,嚴格劃分出(儘管可能是動態的)好友圈?譯者拙見認為有些所謂的 “無關資訊”並非完全沒有意義。這些資訊從某些角度體現了網際網路與現實生活不同的隨機性和外沿性。比如一個你本來並不十分關心的很疏遠的“好友”的新動態可能給你帶來生活的新角度甚至新機會。所以如果將全部“spam”剔除,僅僅保留“純淨的”小圈子,這在某個角度看也是抹殺了網際網路世界帶來的多重可能性,這也是違背網際網路根本精神的。因為你並不能嚴格意義上地定義什麼是“spam”。每個人的生活都不是封閉的,不是嗎?
當然,原文作者提出的全智慧的動態關係圈還是非常誘人的,但目前仍需要大量的思維創新和技術攻關,希望在不遠的將來能看到這種產品的雛形。
原文:Business Insider
譯文:過境之風